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8 12: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认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 动形象。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2、 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3、 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
三、 教学过程:
导入: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 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 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1、 认识什么是拟人句?
1) 、拟人句的作用是什么?
2) 、了解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2、 认识什么是比喻句?
1) 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2) 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
3) 比喻句的运用应注意什么问题,
3、 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1)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 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 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犹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2) 、如何判断这个句子是否比喻句?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 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 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3) 、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 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4) 、如何判断这个句子是否是拟人句?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 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 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 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 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 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四、复习巩固
判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1)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 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 着。()
(4) 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5) 像绿毯一样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7)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
(8) 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9)夜空的繁星,仿佛碧玉盘中撒满的宝石。()
五、教师小结: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 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 之间的特点。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 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了。
六、教学反思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修辞知识,当他们往往在练习时出现分歧时, 常虚心地请教老师。同时,如果不是有这个微课比赛驱使我,,我也不会静下心 来思考一下比喻和拟人这两个知识点。如果不是为了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不会搜 集那么多关于拟人句与比喻句的区别的资料。没有这一行动,那么也许几年后的 我对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分仍是一知半解
记得曾经思考过“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子。这个句子究竟是比 喻句还是拟人句? 一开始,我认为它该是一个拟人句,因为它把春风当人来写, 而且赋予了春风以人类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可是有同事认为这是一个比喻句,一 种理由是“抚摸”不纯粹属于人类的动作,一种理由是教参上如是说。但我还是 偏向于它更多成份体现了它该属于拟人句,理由是:如果只说“春风像母亲的手” 或改成“春风像抚摸着你的母亲的手”,那么它该是比喻句,因为缩句后“春风 像手”,其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非常明显。但原句缩句后应该是“春风抚摸着 你。”,虽然“抚摸” 一词可以用于动物的动作,但在此句中又明显用“像母亲的 手”来提示把春风当人写了,而强调的是赋予了春风如人类的思想感情和动作。
歧义难解,也因为我想认真地上好这一节课,真正备好这一课,我搜寻了大 量资料。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区分的关键点了,知道这个句子应该是比 拟句,又或者可称作“联想句”。原来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 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些知识点也是我在本次 课堂上的讲解重点。但如果在讲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时,分别举一个比喻句和 拟人句作为例子,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并分析句子结构,找出比喻句中“把什 么比作什么”,“本体”、“喻体”、“比喻词”分别是什么,而拟人句是把“什么当 作什么来写”,标志性的词语是哪个动词等,学生了解这两个修辞手法的区别也 许会更为直观,印象更加深刻。为此,我希望在下次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思考, 选择更好的题材,发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上好每一节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