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点睛把脉】2014高考历史考前知识点整合:必修三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纲要求+课程标准+知识整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前点睛把脉】2014高考历史考前知识点整合:必修三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纲要求+课程标准+知识整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28 06:4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考纲要求】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3、科学发展观。
◇ 【课程标准】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
3、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出现许多新变化、新问题的关键时期,以江泽民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知识整合】
一、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内容:①、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
评价:①、积极性: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②、局限性: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三 民 主 义 新 三 民 主 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⑴、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突出了反帝反封建、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等内容,是一个较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具体不同之处在于: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并提出要实现国内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比较空洞,强调资产阶级民主,新三民主义则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并且和反帝结合起来;民生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新三民主义则确定了“耕者有其田”的方针,新三民主义还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⑶、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集中体现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上。没有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就失去了灵魂。这也是新旧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阶段 时期 著 作 标 志
发端 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形成 井冈山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成熟 延安时期 《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基础、独立自主
3、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
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与发展:
①、形成: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②、成熟: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国十五大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历史意义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四、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精 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形成过程:(1)、2000年江泽民第一次完整概括三个代表的思想;
(2)、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4、历史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2)、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比较
解决的问题 思想精髓 重大作用
毛泽东思想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实事求是、群众基础、独立自主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三个代表”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