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2课时)
一、单选题
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骑自行车上学
B. 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 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 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C. 锈蚀的铁制品无回收价值 D. 自行车链条涂油有防锈作用
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
B. 同样的铁制品在海南比在兰州更易锈蚀
C. 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
D. 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合理开采
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为了防止铁被腐蚀,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在金属铁制品表面涂上油
B.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其他不易生锈的金属
C. 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
D.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与干燥
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 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 D. 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如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为:乙甲戊
B. 丙中的铁钉不生锈
C.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D. 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为了防止水龙头生锈,给水龙头镀铬
B. 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 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D. 为保护金属资源,可采取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和回收利用金属等措施
下列环境中,铁制自行车最容易生锈的是( )
A. 寒冷干燥的东北地区
B. 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
C. 寒冷多雪的高原地区
D. 炎热多雨的南方地区
如图所示,有一段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取一块废旧石棉网上剪下的铁丝网,用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食盐水,迅速塞紧瓶塞,过一段时间观察气球的变化是( )
A. 比原来大
B. 比原来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无明显变化
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 B. C. D.
为研究影响铁锈蚀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有关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内容 实验现象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的空气中一个月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氧气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A. 对比说明铁丝生锈需要水分
B. 对比说明铁丝生锈与氧气浓度有关
C. 对比说明铁丝生锈需要有氧气
D. 对比说明铁丝生锈的速率与温度有关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端与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 端与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 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水有关
D. 若将管中注满水会减慢铁的锈蚀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 甲图中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空气是否有关
B. 甲图中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乙可探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二、填空题
黄铜是铜锌合金,它是一种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可乐罐、废旧电池等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如重金属污染等,请写一条防止金属污染的做法: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们将等质量、相同规格的光亮的铁钉同时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一段时间后,铁钉无变化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用植物油将水封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上述实验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
对实验的创新和改进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对课本实验的改进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体现。课本实验中,铁生锈需要较长的时间,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一段时间后观察:处铁丝依然光亮,处铁丝表面灰暗,处铁丝依然光亮。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 和 有关。
、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请写出日常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措施 。
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利用图中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从导管通入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中所示待形管内充满后,在导管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后在导管处连接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中乙所示。
步骤一段时间后,观察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下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步骤中,检查形管内是否已充满的方法是 。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在此试验中能支持此结论的证据是 。
通过对比实验现象,还可得出影响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 。
形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
借助形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酚酞试纸从到依次变红,该实验说明分子 ,湿棉花的作用是 。
借助形玻璃管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有明显锈迹,干燥的钢丝没有锈迹,此现象说明: 。
实验结束时,细心的同学发现浸没在冷却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具体改进方案: 。
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不包括制造纯铁: 。
借助形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中食盐水的作用是 。
20.某兴趣小组为了解铁生锈耗氧量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连接实验仪器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称取一定量铁粉和克活性炭粉,在研钵内混合均匀待用。将浸有饱和食盐水的棉花平铺在锥形瓶底部。
用纸槽将取出的铁粉和活性炭粉快速均匀平铺在棉花上,迅速把带有氧气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的双孔橡皮塞旋紧,如图甲所示。
持续采点。绘制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并得到气压测量仪上数据,发现气压先升后降。手触锥形瓶外壁,有明显的发热现象。
将铁粉换成等量的粗铁丝,重复上述实验,刚开始无明显现象,几天后粗铁丝表面红色物质明显增多,氧气浓度不断下降。
【查阅资料】采用活性炭可使铁粉疏松、透气;饱和食盐水可促进耗氧反应。请结合上述过程,完成下列回答;
实验中,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 ______ 来反映耗氧量的多少。
铁粉比等量的粗铁丝耗氧量快的原因是 ______ 。
铁粉生锈耗氧量情况的实验中,气压先升后降。请解释气压上升的原因 ______ 。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混合物 对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16.【答案】;
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
隔绝空气氧气;
将铁钉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17.【答案】
;
氧气的浓度
涂油答案合理即可
18.【答案】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形管内已充满氧气
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器内氧气体积减小
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
19.【答案】在不停地运动;吸收氨气,防止氨气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钢铁锈蚀需要水;在盛有冷却水的形管两端液面上滴加植物油
刷漆或涂油、制成合金等,答案合理即可
形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处;加快铁的生锈速率
20.【答案】氧气浓度变化
等质量的铁粉比粗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铁生锈放热导致气压增大的幅度大于氧气消耗导致气压减小的幅度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