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课后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课后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17 19:3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一、单选题
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灯泡发光,瓶内盛放的物质可能是( )
A. 烧碱固体
B. 乙醇
C. 液态
D. 澄清石灰水
下列关于酸、碱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浓盐酸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
B. 浓硫酸有挥发性,需密封保存
C. 氢氧化钠易潮解,可以做干燥剂
D. 熟石灰易溶于水,容易配制饱和溶液
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
A. 用不锈钢作炊具 B. 氧气作高能燃料
C. 稀有气体冶炼铁 D. 石灰水作补钙剂
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钠用途的是( )
A. 制造肥皂 B. 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 用于造纸和纺织 D.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球升入高空后会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慢慢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些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离子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氢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A. B. C. D.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科学与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废旧电池不要随意丢弃 B. 波尔多液可用铁桶存放
C. 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 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 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 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通过胶头滴管向广口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能使气球鼓起来的是( )
序号 广口瓶中的物质 胶头滴管中的物质
溶液
浓硫酸
石灰水
固体 水
有关和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都是白色固体 都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溶液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固体都有腐蚀性 溶液中通入都变浑浊 固体曝露在空气中都易变质
A. B. C. D.
下列相关比较中,关系正确的是 ( )
A. 金属活动性:铁铜 B. 熔点:汞金
C. 导电能力:稀硫酸蔗糖溶液 D. 着火点:煤炭棉花
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
B.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二、填空题
俗名______、______、______,其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______而使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______;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_而变质,生成______。因此固体必须______保存。
氢氧化钠应 保存,因为 ,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减少空气污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熟石灰是常见的碱,在生产中有很多用途。
由生石灰制取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石灰砂浆抹墙,墙面逐渐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上述用途外,再举出一个应用熟石灰的实例:
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会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洗涤该试剂瓶时应用 洗,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示意图。
请写出下列酸和碱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的符号。
盐酸: 和 。
硫酸: 和 。
氢氧化钠: 和 。
氢氧化钙: 和 。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通过书写上述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试归纳: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能解离出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能解离出 。
三、实验题
小龙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证明能与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 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进行实验。
序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Ⅰ 打开弹簧夹,关闭弹簧夹、 、,将水注入锥形瓶中,关闭弹簧夹,振荡锥形瓶,打开弹簧夹 无明显现象
Ⅱ 关闭弹簧夹,打开弹簧夹,将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关闭弹簧夹,振荡锥形瓶,打开弹簧夹 锥形瓶中的热水剧烈沸腾
实验分析 锥形瓶中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 。
实验反思 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能与发生反应。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 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 。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明和其他同学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来验证。
甲、乙中的现象分别是 。
小王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余同学提出了疑问,他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原因为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甲装置,需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火碱;烧碱;苛性钠;吸水;潮解;二氧化碳;碳酸钠;密封
16.【答案】密封 易吸收空气中的和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稀盐酸
17.【答案】
18.【答案】实验分析 与,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实验反思 不赞同;水能吸收,只做一个实验无法说明是被水吸收还是与发生反应
19.【答案】甲中塑料瓶变瘪,乙中熟鸡蛋被吸到瓶内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
有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了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
收集与甲装置中等体积的二氧化碳,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对比塑料瓶变瘪程度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