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学习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1、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上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运用气候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4、能运用图表等材料,推理说明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阅读教材P95-96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和《图4-19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1、图中出现几次大冰期?出现在哪个时间?
3次。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
2、恐龙繁盛的时期大约在哪个代的哪个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中生代侏罗纪,温暖干燥
3、总结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三、阅读教材P96-97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图4-20 《 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1、近5000年来,两条曲线 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大体一致
2、在这一段时期,全球气候出现了几次较大的波动?
两次。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3、比较分析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气温 表现
温暖期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 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4℃ 北半球的极地冰川曾经消失,海平面要比现在搞出75厘米
寒冷期 15世纪以来 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2℃ 出现于14—17世纪欧洲的小冰期,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
四、阅读教材P97-98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和图4-21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项目 降水 气温 雪盖和冰川面积 平均海平面
热带地区 亚热带 北半球中高纬
变化趋势 增加 减少 增加 上升 减少 上升
五:阅读教材P99-100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1、读课本99页文字内容,归纳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见教材99页
2、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应对全球变暖?
知识拓展: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目标检测】
1、喜马拉雅地区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5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你认为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
全球气候变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产生影响: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毁坏沿海建筑;影响港口码头;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发展。
(2)、试将下列的选项按其因果关系,设计一个网络联系框图表现出来(注意:框图内只能填字母代号)。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的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受破坏与砍伐
5、右图是近代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图,图中
灰色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模拟值。黑色代表的是实际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回答问题:
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 该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气候变暖的 如何解决
人为因素。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大量森林受破坏与砍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一方面,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此外加强植树造林
H
E
F
G
C
B
A
D
H
F
H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