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斜面的启示 5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斜面的启示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2-28 15: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3.斜坡的启示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三课。对于简单机械方面的学习,《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几种最简单的和最典型的机械,最好能让他们动手操作这些机械,真正体验到这些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了解这些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每种机械有什么功能,大致可用于什么场合,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做简单的应用,也可以让他们了解这些机械的改进.结合和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斜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教材开篇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进行讨论: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是否有好的方法?在组织学生讨论后,我设计把一袋沙子提到讲桌上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比较深入的了解.体验斜面这一简单机械。在探究斜面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环节,我认为最好不用书本的多少来改变斜面的坡度,因为这需要学生准备很多厚的书(书太薄,坡度改变不大,实验效果不明显)。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设计不同坡度,只要坡度变化明显,实验的结果就会一目了然。
螺旋和楔形是斜面的两种变形,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它们与斜面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螺旋.楔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深刻理解斜面这一简单机械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认识到机械的改进.结合和发展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本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能够就斜面坡度与用力大小的关系做出假设并探究可能的答案。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楔形的功能及作用;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一段圆木.一块长的木板.一袋沙子
2.分组实验器材:实验用的小车.木板.弹簧秤
学生准备:螺丝钉.瓶盖.剪刀.钉子等具有斜面的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认识斜面
1.展示书中搬自行车上台阶和把重物搬上卡车的图片,组织讨论:谁有好的解决方法?
2.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各种方法。
3.提供讲台.木板和沙袋,让个别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会比较省力气。
5.谈话:古时候的人们也想到用这种斜坡把笨重的物体从低处拉到高处,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斜面)
6.利用多媒体出示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斜面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评析】 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展示不同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斜面坡度的大小与用力的关系
出示问题:斜面坡度的大小对推自行车上坡有什么影响?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点评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说明】 在点评学生设计的实验时,一定要重点指导学生在实验时哪些是要改变的因素,哪些因素不许改变,掌握好控制变量,保证实验的公平和公正。
6.学生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记录
斜面坡度 竖直提起 1 2 3 4
所需的拉力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坡度大小影响用力大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
三、认识变形的斜面
课件出示,提问:你愿意从哪边坡爬这座山?为什么?
讨论:怎样才能爬上这座陡峭的山?
3.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4.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5.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和螺钉上的螺纹都是变形的斜面。
6.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7.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8.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9.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评析】 这一环节是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对斜面形状和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尤其是把实验探究到的结论(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应用到爬山,利用课件有效解决了盘山公路是一种省力的斜面。
四、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斜面 螺旋
教学片断赏析
1.“设计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教学片断
师:斜面坡度的大小对推自行车上坡有什么影响?
生:我认为斜面如果很陡的话,推车的时候会很费力。
师:斜面斜坡陡,我们就说斜面的坡度大;斜面的斜坡比较平缓,我们就说斜面的坡度小。
生: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越小,越省力。
师: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吧。各个小组讨论一下,我们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发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组讨论)
生: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木板.文具盒.小车.弹簧秤
师:这些材料如何使用?
生:木板是做斜面的。把它搭在文具盒的长.宽.高三个不同位置,就制造出不同的坡度。弹簧秤是用来测量在这几个坡度上拉小车都分别用多大力。
师:一个文具盒就制造出三种坡度,这个主意真好!而且,这三种坡度相差的比较大,这对于实验结果的比较很有利。其他小组还有什么好办法?
生:我们可以把木板搭在墙的不同高度上,也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坡度。
师:这几个不同的坡度就好比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怎样才能保证他们公平的进行比赛?哪些条件要相同?
生:不管在哪个坡度上拉小车,斜面的长度要不变,都要从头拉到尾。
生:小车不能换。
生:小车上也不能装任何东西。
生:小车行驶的“路面”也不能变,否则由于摩擦力就会影响拉力的大小。
师:我建议各个小组在不同的坡度测量结果时要多做几次,你们猜为什么?
生:这样实验数据会更准确。
【评析】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对比实验是科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实验,教师在这里有必要谨慎的指导学生如何学会控制变量,使他们的探究能力.探究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
2.“交流怎样才能爬上陡峭山?” 的教学片断
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利用斜面把物体从低处提高到高处比较省力。
生:斜面的坡度越小,我们就越省力。
师:(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山)你愿意从哪边坡爬这座山?为什么?
生1:从坡度小的一边爬,那样比较省力。
生2:老师,他从坡度小的一边爬,虽然比较省力,但是我发现这边的路程要比坡度大的一边长,会浪费时间的。
生1:我们在坡度小的这边爬又省力又安全,速度会快一些,不会浪费时间。
(其他学生纷纷要参与争辩)
师:你们观察的仔细,思考的也很周密,这部分知识是中学的物理学科的内容,我们先暂时放一放,只从省力的角度考虑。
师:(课件出示),这样一座陡峭的山可就不好爬了。我们把它分割成4个高度,每一个高度怎样爬会省力?
生:爬第一个高度时从左下角向右上角爬,坡度小,比较省力。
师:(引一条线)那么以后的路,我就知道如何走了。
师:这样爬的道路,你们见过吗?
生:是盘山公路。
生:原来盘山公路是根据斜面省力的道理修建的!
【评析】 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斜面。在这里,教师不是先利用三角形围绕铅笔来模拟盘山公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利用实验得出的结论(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来指导自己爬山。通过设计爬山路线自然得出了盘山公路是根据斜面省力的道理修建的。在这里涉及到中学的知识内容,教师能够做到及时调控,避免探究活动偏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