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之2023届高考二轮复习:情境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之2023届高考二轮复习:情境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7 22: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202.03.22
融入情境 明确任务
——情景式任务驱动作文二轮复习
新高考命题的导向:
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尤其要以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载体,设计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多样化、综合性和整体性表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里43次提到“情境”,平均不到300个字就提一次“情境”。
2019年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助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 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全国三卷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全国新高考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交际场景不同:
“面向全体同学”
“班级读书会”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
“电视台《中华地名》节目”
交际主体不同:
“在复兴中学读书的我”
“班级中的我”
“中国青年代表”
“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交际对象不同
“学校中的老师同学们”
“班级中的同学们”
“世界青年代表”
“电视机前的观众”
交际目的不同:
倡议大家“热爱劳动”
谈自己对那个人物感触最深
以“……”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写一篇主持词
不同点:
相同的情景要素:
1、话题情境
——为考生呈现写作的由头,这是写作的起点
2、任务情境
——规定考生写作是要“写什么”
其中包含“内容指令”“交际指令”“问题指令”
3、要求情境
——提示考生写作时“怎么写”,是写作的常规。
怎么办?
增强情境意识,营造交际氛围
增强身份意识,量体裁衣进行表达
增强对象意识,注意交流互动
增强目的意识,融形式、内容为一体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99公益日”是指每年9月9日,通过移动互联网化、社交化等创新手段,用轻松互动的形式,发动全国数亿热爱公益的网民通过小额现金捐赠、步数捐赠、声音捐赠等行为,以轻量、便捷、快乐的方式参与公益活动。有人认为:公益是公民的一种爱心表达、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有人认为:对公益的相关信息了解太少,校园里、社区里或媒体上的宣传力度不够。还有人认为:做公益是传递爱心,但也要量力而行,对于捐赠物的使用与管理应该透明。
班级计划举办一个以“弘扬大众公益心,倡导社会公益情”为主题的班会,请围绕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增强情境意识,营造交际氛围
例一:
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班会课上发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公益是人们传达爱心的一种方式……
例二:
了解公益,参与公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提到公益,大家可能会感到熟悉而又陌生,它好像离我们很远……
辨析修改:
例三:
弘扬公益心,倡导公益情
大家好,现在由我来给大家展开本次班会内容,我所拟写的标题为“弘扬公益心,倡导公益情。”
(修改稿: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讨论有关公益的话题,我发言的题目是:“弘扬公益心,倡导公益情。”)
例四: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班会的主题是关于公益的,我将把我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聆听。
修改稿: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班会的主题是关于公益的,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不妥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增强身份意识,量体裁衣进行表达
例五(开头)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
近来,人们对于公益的讨论比较多,有的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公益活动,有的人说自己没时间参与,还有人说不了解公益活动。对此,我的观点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大众公益心,胸怀社会公益情。
例六:(结尾)
同学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的努力虽小,但积聚起来,就是无穷无尽的力量。
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回报社会,弘扬公益心,传递奉献情。
增强目的意识,融形式、内容为一体
增强对象意识,注意交流互动
例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99公益日已过,大家参与公益活动了吗?为公益事业奉献力量了吗?做公益不仅是为了传递爱心,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今天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为公益发声:弘扬大众公益心,倡导社会公益情。我们在行动!我的观点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大众公益心,胸怀社会公益情。
增强对象意识,注意交流互动
例八:(结尾)
我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公益就在我们身边。从填满家门口的旧衣物收集箱开始,从喂喂路边的流浪猫狗开始,从不随意浪费食物开始……我们都是公益践行者。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做公益,也需明辨是非,量力而行。并非所有以“公益”为名的活动均为传递爱心,切莫好心成为坏事。并且,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不可以中途放弃。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例九(结尾)
我们都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眼中看到的,不应只有时代的辉煌成就,还应有世间冷暖;心中所有的,除了铁骨铮铮的家国情怀,还应有风花雪月的人间真情。处于高中时代的我们,可能并不能为这个世界做出经天纬地大事,但也应该不时从题海中抽射,关心当下的时政与人情冷暖!
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大众公益心,倡导社会公益情,贡献小我,成就大我。
注意紧扣材料:
例十(结尾)
……
相信同学们已经深刻了解了公益活动的巨大意义,在同学们投身公益活动之前,我还有几点建议给同学们:第一点,也是作为公益事业核心精神的一点,公益是起源于爱心的,不要夹杂功利的情感或目的,我们不能把公益作为自己邀名的工具,也不能以公益的名义强求他人参与;第二点,进行公益活动要去找正规的机构,切不可让自己的一份真心,成为了他人谋利的工具;最后一点,做公益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的攀比。
希望同学们能借此开启自己的公益之旅,也希望社会能由于公益事业而更加美好!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九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在校园体育课中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三个目标。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中表示,关于“体育课留作业”,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但是体育课作业必须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的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消息一出,教育部称“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的话题一下子冲上热搜,引起了广泛关注。班级计划举行辩论会,围绕“体育课是否必须布置作业”展开辩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文体和写作方向的限制。“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辩论稿”,文体必须是辩论稿,不能写成发言稿、演讲稿或一般议论文, “围绕体育课是否必须布置作业展开辩论辩论”,写作方向明确要求围绕“体育作业”。
2.真实情境的限制。“班级计划举行辩论会”,情境场景是辩论会,面对的对象是老师和同学,写作语言既要符合辩论场景和发言人的学生身份,也要考虑作为听众的老师和同学的感受。
3.写作背景的限制。作文材料“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文件”“教育部领导讲话”均体现出国家从宏观政策方面对体育的重视。“‘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的话题’冲上热搜”,表现出民间大众对“体育课作业”的关注,辩论词必需在国家大背景和民间个体态度的限制之下。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辩论的话题是“体育课是否必须布置作业”,写作观点既可同意“体育课必须布置作业”,也可认为“体育课不必布置作业”,自圆其说即可。
2.写作角度的开放性。辩论词内容在现行大政教育方针下,既可联系学生个体发展分析,也可联系校园健康,校园安全等教育现状做分析。
写作时要注意文体和观点,做到文体明确,观点鲜明。写作格式必须符合辩论稿的形式,开头有称呼语,结尾有收束语。写作要态度鲜明,层次清晰,以立为主,破立结合。辩论的话题是“体育课要不要布置作业”,写作不能偏离话题,比如写成“要不要重视体育锻炼”“高三要不要上体育课”等,写作过程体现知识、思维、语言等综合能力。整个写作要有情境意识,突出“我是谁”“写给谁”“为什么写”,语言要有理有据,不可夸夸其谈,过度放大,上升到国际国内形势,也不可全篇反问,咄咄逼人,忽视了班级辩论的情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