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17 21:4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2.使学生能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3.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了二次根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对比,得出除法的运算法则.
2.引导学生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及类比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经历探索二次根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获得成就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2课时 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会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教学难点】
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
学生:三角尺、铅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3)
站在水平高度为h米的地方看到可见的水平距离为d米,它们近似地符合公式为d=8 .
问题1 某一登山者爬到海拔100米处,即时,他看到的水平线的距离d1是多少?
学生答:d1=8=16
问题2 该登山者接着爬到海拔200米的山顶,即 时,此时他看到的水平线的距离d2是多少?
学生答:d1=8=16
问题3 他从海拔100米处登上海拔200米高的山顶,那么他看到的水平线的距离是原来的多少倍?
解:
教师提出问题:乘法法则是如何得出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该怎样算呢?除法有没有类似的法则?
(二)探索新知
1.探究二次根式的除法(出示课件5)
教师依次出示下列问题:
计算下列各式:
(1)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学生依次解答如下:
学生1答:(1) =2÷3=;=;
学生2答:(2) =4÷5=;=;
学生3答:(3) =6÷7=;=;
教师问: 观察两者有什么关系?
出示课件6: 观察三组式子的结果,我们得到下面三个等式:
依次展示学生答案:
学生1答:(1) =;
学生2答:(2) =;
学生3答:(3) =
教师问:通过上述二次根式除法运算结果,联想到二次根式乘法运算法则,你能说出二次根式的结果吗?(出示课件7)
学生回答: =
教师问:在前面发现的规律 = 中,a,b的取值范围有没有限制呢?
学生讨论回答:a≥0,b>0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示课件8)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a≥0,b>0)
教师问:你能利用文字描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吗?
学生答: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被开方数商的算术平方根.
教师追问:当二次根式根号外的因数(式)不为1时,如何处理呢?
学生答:类比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化简.
教师总结如下:
文字叙述:
算术平方根的商等于被开方数商的算术平方根.
当二次根式根号外的因数(式)不为1时,可类比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易得 =(a≥0,b>0,n≠0)
考点1: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计算根号外因数是1的二次根式
计算:(出示课件9)
(1);(2);
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
解:(1) ==;
(2)=;
教师追问:像(2)除式中有分数或分式时,如何化简呢?
学生答:先要转化为乘法再进行运算.
出示课件10,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
考点2: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计算根号外因数不是1的二次根式
计算: (出示课件11)
(1);(2)2;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1) =;
(2)2=;
教师问:类似(2)中被开方数中含有带分数的怎样计算呢?
学生答:应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运用二次根式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出示课件12,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
2.探究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从前面知识点1的题目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三个等式:
(1) ;
(2) ;
(3) .
教师问:通过上述二次根式除法运算结果,联想到二次根式乘法运算法则,你能说出二次根式的结果吗?
学生回答:.
教师问:在前面发现的规律 中,a,b的取值范围有没有限制呢?
学生回答:a≥0,b>0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示课件13)
二次根式的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0,b>0)
教师问:你能利用语言描述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吗?
学生答: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考点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的应用
化简:(出示课件14-15)
(1) ;(2) ; (3) ;
(4) (x>0); (5) .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展示学生答案如下:
学生1解:(1) =;
学生2解:(2) =;
学生3补充解法: =.
学生4解:(3) = =;
学生5解:(4) ==;
学生6解:(5) = =.
教师问:像(5)可以如何计算的呢?
学生答:可以先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再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
出示课件16,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
3.出示课件17,探究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教师依次展示下列问题:
计算:(1);(2) ;(3)
学生讨论后分别解答:
学生1解:(1)==;
学生2解:(2) ===;
学生3解:(3) =
教师问:观察上面各小题计算的最后结果并思考:
(1)你觉得这些结果能否再化简,它们是否已经最简了?
学生回答:是最简.
(2)这些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类比最简分数,你认为一个二次根式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说它是最简了?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示课件19)
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或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教师强调:当被开方数是整式时要先判断是否能够分解因式,然后再观察各个因式的指数是否是2(或大于2的整数),若是则说明含有能开方的因式,不满足条件,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考点1:分母有理化
计算:(出示课件20)
(1);(2) ;(3)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1)=;
(2) ===;
(3) =
总结点拨:
分母形如的式子,分子、分母同乘以可使分母不含根号.
方法点拨:(出示课件21)
师生总结归纳: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一般方法:
(1)将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者因式进行开方,如 =;
(2)若被开方数中含有带分数,应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去分母,并将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者因式进行开方,如 = =
(3)若被开方数中含有小数,应先将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进行化简,如 = = .
出示课件2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
4.二次根式的应用
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长分别为a,b.已知S=2,b=,求a的值.(出示课件20)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S=ab,
∴a= ===;
出示课件24,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
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5-29)
练习课件第19-23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
(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30)
二次根式的除法 内容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各个被开方数积的算术平方根.即 =(a≥0,b>0).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商.即(a≥0,b>0).
最简二次根式 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16.3第1课时)的相关内容.
知道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法则.
七、课后作业
教材第10页练习第1,2,3题.
八、板书设计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2课时
 1.二次根式的除法
 考点1 考点2
 2.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考点1
 3.最简二次根式
考点1
4. 二次根式的应用
 5.练习
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以问题的方式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观察、计算、归纳,运用类比学习的方法探究得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在探究过程中注意观察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品质得到升华,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发展.本课时设计充分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探究性,基本达到了通过再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目标.
存在问题: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练习量大,学生基本掌握了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但一些学生在计算时,没有把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补救措施:在总结二次根式乘法一课的学习方法之后,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学本节内容,让学生观察、归纳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重点进行计算练习,提高二次根式乘除运算的能力.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