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病句辨析
中考真题导向
1.[2022·天津]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②“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④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2021·天津]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②阅读这些典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典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还能带给我们许多人生启迪。④在阅读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精神更加丰盈。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3.[2020·天津]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②许多家庭都有弃用的旧手机、旧电脑等电子垃圾。③这些电子垃圾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④因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2019·天津]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
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2018·天津]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考点技法突破
二、常考病句类型归纳及训练
(一)搭配不当
随堂小练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有语病的打“×”。
(1)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 )
(2)大家要深刻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大战略的行动中来,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
(3)学生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拥有强健体魄的关键。 ( )
(4)根据开凿红旗渠的真实经历拍摄的电视剧《红旗渠》,塑造了基层党员平凡感人的故事。 ( )
(5)方向不仅来自选择,而是可以来自创造。 ( )
(6)这座大桥计划于2023年年底通车,建成后其宽度将是同类桥梁中世界第一的大桥。 ( )
(二)语序不当
随堂小练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有语病的打“×”。
(1)实现干部自身能力与任职情境的匹配,需要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制度。 ( )
(2)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 ( )
(3)随着科技的发展,多数老人限制了智能时代的衣食住行。 ( )
(4)黄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开发、保护与传承,如黄姚豆豉加工技艺已被打造成为黄姚的文化名片之一。 ( )
(5)由文物专家主编的《故宫营建六百年》,面世数月就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学术界的好评。 ( )
(三)成分残缺
随堂小练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有语病的打“×”。
(1)通过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百年大党的辉煌历程。 ( )
(2)天津市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光秀美。 ( )
(3)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 ( )
(4)五月上旬,我们学校初中部“放飞梦想”诗歌朗诵比赛。 ( )
(四)成分赘余
随堂小练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有语病的打“×”。
(1)截至目前,我区各乡镇已开放疫苗接种点11个,完成接种大约96000多人次。 ( )
(2)“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 )
(3)从另一个别的角度看,语言也是心灵的窗户。 ( )
(4)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育才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 ( )
(五)句式杂糅
随堂小练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有语病的打“×”。
(1)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 )
(2)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 )
(3)《外太空的莫扎特》这部电影定档在今年暑假,主要是面向以暑期的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 )
(4)抗疫题材纪录电影《武汉日夜》秉持以客观记录为创作原则,讲述了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不同身份的人在特殊时期守望相助的真情故事。 ( )
(六)表意不明
随堂小练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有语病的打“×”。
(1)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 )
(2)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创建华坪女子高中,让山区1800多个贫困家庭的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出了贡献。 ( )
(3)天太热了,人们除了喝水什么也不想做,毫无食欲,鸡也不吃了。 ( )
(4)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 )
(七)不合逻辑
随堂小练
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有语病的打“×”。
(1)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 )
(2)看到盛开的丁香花,他马上渐渐地停住了脚步。 ( )
(3)四月下旬国内旅游价格大幅上升,此前一直居高不下的出境游价格却下降了将近一倍。 ( )
(4)实验中学严禁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 )
专题突破训练
1.[2022·和平区一模]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科学研究的魅力在于拨开纷繁杂乱的表象,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②它带给人的幸福感源于发现真理、验证未知、探索自然时的兴奋与满足。③这份体验契合了人对真善美的情感需求,因而是迷人的、永恒的。④从这点来看,科学研究带来的心灵享受和震撼足以和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相媲美。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2022·红桥区一模]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
①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是由无纺布制成的。②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酯纤维为基材,而聚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解。③塑料污染的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④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发展新经济。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3.[2022·南开区一模]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
①创建文明城市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也可以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败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津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④我们要共同维护津城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2022·滨海新区一模]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冬奥会比赛,赛场内的冰面调整至关重要。②首体馆承办的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需要在同一天内转换场地。③首体馆运行团队不仅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转换,还要给制冰师留出时间调整和检查冰面。④对于参加滑冰比赛的运动员来说,冰面是否足够保障稳定的起跳和落冰是实现完美发挥的关键。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2022·部分区一模]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②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③使不同时代名家辈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④我们期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6.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②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叶扁舟暗空下的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③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④在一番庄严肃穆的感觉之中,使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7.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②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识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③二十四节气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还能有效指导农耕生产。④2016年,它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8.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①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人生,②祖国的繁荣发展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③唯有全力以赴、奋勇拼搏,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④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高扬奋斗风帆、焕发昂扬斗志,我们必能成就人生的梦想,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9.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今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②“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太空“冰雪”、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实验,③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④通过太空授课活动,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更多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0.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我们班负责本周的校园执勤工作,大家深感责任重大。②每天,只要广播声一响起,我们就按时到岗,各司其职。③一周下来,我们班获得了“优秀执勤班级”的称号,是因为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原因。④通过这次执勤,我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1.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有人说:“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②只有当青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色彩才会更加绚丽,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③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抗疫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我们青年挺身而出。④让我们扛起如山的责任,践行誓言的铿锵。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2.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对舞者来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②年轻的舞蹈演员孟庆旸为了演好“青绿”这个大写意角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③从初排到走上春晚舞台,她时时刻刻都在构思着、练习着、调整着。④最终,她及伙伴们的出色表现,得出了诸多的好评。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3.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现代科技的共创共生。②这股“中国风”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对真善美的共同向往。③无形的文化纽带与体育精神一起,将人们紧紧相连。④“春雷响,万物长”,我们将以更自信的姿态继续谱写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的华彩篇章。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如今,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越来越强。②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③进一步减少个人碳排放,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与合理方法。④我们一定要坚定落实环保相关政策,坚决防止破坏环境、伤害生态的事情不再发生。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5.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中国空间站将迎来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②“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将依托它完成多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③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参与了问天实验舱中部署的“科学手套箱”的开发研究。④此次参研,是学校发挥高校力量,助力国家航天事业。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6.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天津市将举办首届少儿夏季体育节。②体育节期间将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等10个项目的少儿夏令训练营。③并且举办青少年体育知识网络大赛,以传播体育技能。④届时,还将举办“我与冠军面对面”的活动,邀请体育冠军来与小朋友们互动交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7.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认识并掌握事物的本质,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②智慧以广博丰富的博览为基础,体现着人类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等能力。③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便记载着各类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大量智慧。④所以说,阅读能够丰富人们的知识,更能增进人们的智慧。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8.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在当今社会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是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③新时代,我们应积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④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个时间段。②“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③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④它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清凉的时段。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0.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历史是由人民集体创造,少数人执笔写成的。②但他们却往往很难被写入历史。③近年来,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努力关注寻常百姓的生存状态,记录人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悲欢离合。④它们以真实可感、质朴细腻的笔触,聚焦普通生命个体,让观众收获心灵启迪。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1.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纸张就像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会罹患霉变、虫蛀、鼠啮、酸化、老化等“病症”。②古籍修复师,就是“书医”。③修复一本(套)古籍,往往会和它产生难以割舍的感情。④往小了说,修书就是赓续民族文脉;往大了说,修书就是修行修心。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千年前,中国的瓷器、丝绸与无数先进文化传播到了海外各地。②而今,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步伐持续加快,国际传播声量不断提高。③对外文化交流是推动文化“走出去”、建成“文化强国”。④其中,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既是传播渠道,也是各种文化要素的重要传播载体。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近日,电视剧《幸福到万家》迎来收官。②该剧凭借细腻温暖的笔触、富有张力的剧情,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③这部剧讲述了一位叫幸福的姑娘嫁到万家庄后追求向往的幸福生活的故事。④它聚焦了女性的励志成长,展现了乡村建设的新图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碳中和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的共识。②中国主动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③通过构建起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的“三端发力”体系,使我们实现“碳中和”。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5.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每年夏季,天津都大力发展提倡夜间经济。②啤酒节、音乐节、消夏晚会……都是天津人耳熟能详的项目。③水上“湖畔星空主题夜市”是今年新兴的户外文化市集。④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互动项目规模,它都将是天津市内最大的户外夜市。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6.下面语段是城城同学的新闻摘录,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天津市开展了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主题的环保活动。②会上通报了大约10个排污超标的企业。③有关部门责令这些企业立即进行整改并停止破坏行为。④通过这次环保活动的开展,广大市民增强了环保意识,有了自觉的环保行动。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7.下面一段文字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文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书信。③在书信中,议论时政,品赏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参考答案】
中考真题导向
1.C [解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兴趣”。
2.D [解析]D项,第④句缺少主语,可以把“使”删除。
3.D [解析]D项,第④句搭配不当,可改为: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扩大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范围。
4.D [解析]D项,第④句“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缺少主语,去掉“由于”或“使”。
5.D [解析]A.“改善”与“水平”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B.语序不当,“发扬”和“继承”顺序不当,先“继承”才能“发扬”,两个词应调换顺序;C.缺少主语,应删掉“随着”或“使”。D项正确。
考点技法突破
二、常考病句类型归纳及训练
(一)搭配不当
随堂小练
(1)× [解析]去掉“和质量”。
(2)× [解析]把“深刻”改为“积极”。
(3)× [解析]“能否坚持”(两面)与“拥有强健体魄”(一面)搭配不当,把“能否”去掉。
(4)× [解析]应将“故事”改为“形象”。
(5)× [解析]“而是”改为“还”。
(6)× [解析]“其宽度”和“世界第一的大桥”搭配不当,可删去“的大桥”。
(二)语序不当
随堂小练
(1)× [解析]“完善和建立”应改为“建立和完善”。
(2)× [解析]改为“对于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
(3)× [解析]后半句应改为“智能时代限制了多数老人的衣食住行”。
(4)× [解析]“开发、保护与传承”应改为“保护、传承与开发”。
(5)× [解析]可将“广泛”与“学术界”交换位置。
(三)成分残缺
随堂小练
(1)× [解析]删去“通过”或“让”。
(2)× [解析]删去“是”或在句末加上“的城市”。
(3)× [解析]应在“缺口等”后加上“的问题”。
(4)× [解析]在“初中部”后加上“举办了”。
(四)成分赘余
随堂小练
(1)× [解析]删去“大约”或“多”。
(2)× [解析]“因其”“使之”表意重复,删去“使之”。
(3)× [解析]删去“另一个”或“别的”。
(4)× [解析]删去“超过”。
(五)句式杂糅
随堂小练
(1)× [解析]删去“因为”或“造成的”。
(2)× [解析]改为“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或“这种新型疫苗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3)× [解析]“主要是面向……”和“以……为主要对象”杂糅,任删其一即可。
(4)× [解析]“秉持以客观记录为创作原则”改为“秉持客观记录的创作原则”或“以客观记录为创作原则”。
(六)表意不明
随堂小练
(1)× [解析]“许多学校的学生”有歧义,可改为“学校的许多学生”。
(2)× [解析]“1800多个贫困家庭的女孩”中的“1800多个”修饰“家庭”还是“女孩”指代不明,可以改为“1800多个贫困女孩”。
(3)× [解析]“鸡也不吃了”有两种理解:一是活的鸡不吃食了;二是人们不吃鸡肉了。可改为“鸡肉也不吃了”。
(4)× [解析]“其他学校领导”到底是指别的学校的领导,还是指本学校的其他领导,这里存在指代不明的情况。可改为“该校的其他领导”。
(七)不合逻辑
随堂小练
(1)× [解析]应删掉“不”。
(2)× [解析]删去“马上”或“渐渐地”。
(3)× [解析]将“将近一倍”改为“将近一半”。
(4)× [解析]删去“不得”。
专题突破训练
1.B [解析]语序不当,应改为“它带给人的幸福感源于探索自然、验证未知的兴奋以及发现真理时的满足”。
2.C [解析]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问题”。
3.C [解析]“参与”和“投身”重复累赘,可删去“参与到”或“投身”。
4.D [解析]两面对一面,应在“和落冰是”的后面加上“能否”。
5.C [解析]缺少主语,应删去“使”。
6.D [解析]缺少主语,应删去“使”。
7.C [解析]语序不当。“不仅……还……”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有效指导农耕生产”是“二十四节气”的具体作用,“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其更进一步的抽象意义,所以应该将二者调换位置,改为“二十四节气不仅能有效指导农耕生产,还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8.A [解析]成分残缺,可在“人生”后加上“舞台”。
9.D [解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10.C [解析]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或“的原因”。
11.D [解析]语序不当,应为“铿锵的誓言”。
12.D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得出”改为“赢得”。
13.D [解析]语序不当,应按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世界”和“中国”调换位置。
14.D [解析]否定失当,应改为“坚决防止破坏环境、伤害生态的事情再次发生”。
15.D [解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体现”。
16.C [解析]搭配不当。“传播”不能搭配“技能”,可改为“传播体育知识”。
17.B [解析]成分赘余。“博览”已有“广博丰富”的意思,应删掉“广博丰富的”。
18.A [解析]句式杂糅。“之所以……”和“……的原因”表意相同,在此应删去“之所以”。
19.D [解析]不合逻辑。“气温最高”和“清凉”前后矛盾,应将“潮湿清凉”改为“潮湿闷热”。
20.B [解析]表意不明。“他们”指代不明,根据句意可改为“但普通人民却往往很难被写入历史”。
21.D [解析]语序不当,语意应由轻到重,应改为“往小了说,修书就是修行修心;往大了说,修书就是赓续民族文脉”。
22.C [解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重要举措”。
23.B [解析]句式杂糅。“深受……的欢迎”和“为……所欢迎”表意相同,应删去其一。
24.C [解析]成分残缺。“通过”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其一。
25.A [解析]语序不当。应先“提倡”,再“发展”。
26.C [解析]语序不当,应将“立即进行整改”和“停止破坏行为”互换位置。
27.D [解析]第①句语序不当,将“传承文化”和“传递感情”调换位置;第②句结构混乱,删去“把”或“被”。第③句缺主语,在“议论时政”前加“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