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8.1 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的关系
到底如何呢?
亚里士多德:如果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撤消了,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他的这种观点在西方影响了两千多年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收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思考:
开动脑筋
正方:
玩滑板车时,人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反方:
滑板车滑行时,人没有蹬地,车还继续前进。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你认为谁正确?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VS
通过实验研究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伽利略实验)
实验中注意观察什么
实验中相同条件是什么
实验中不同条件是什么
实验的方法是什么
思考
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思路: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光滑程度,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的变化。
相同的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表面不同即阻力不同
木板、小车、棉布、毛巾、斜面
控制变量法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推理想象 理想平面
最大
最短
较大
较短
小
长
无阻力
无限长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 。
永远运动下去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笛卡儿
(1596年—1650年)
笛卡儿的补充
牛顿的总结
牛顿
(Newton,1643年—1727年)
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标枪比赛中,标枪出手以后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提出观点
观察、实验推理、新观点
完善观点
全面总结
伽利略
(Galileo 1564-1642)
小结
笛卡儿
( Descartes 1596-1650)
牛 顿
(Newton 1643-1727)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近2000年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运动状态不变
一切物体: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固体、液体、气体
静止或运动、快或慢、匀速或变速
任何情况: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惯性:
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注意:
3.惯性只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
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
1.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牛奶向右洒出。因为牛奶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被子突然向左运动,牛奶因为有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向杯子右侧洒出。
2.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为什么会向前倒?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脚被绊停止,而身体有惯性,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前摔倒。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向前倾。
2.汽车刹车时,人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
当汽车从停止状态起动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运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2.汽车突然加速时,人身体为什么会后仰?
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改变使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等均无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