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易错点预习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附和(hè) 绮丽(qí) 甜蜜 奇幻
B.慰藉(jiè) 捣乱(dǎo) 闪铄 蚊帐
C.朴素(pǔ) 占卜(bǔ) 照例 河滩
2.与“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光阴似箭 B.度日如年 C.日月如梭 D.岁月如流
3.下面句子中与其它三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
C.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D.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4.《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
A.宋 杨万里 B.唐 辛弃疾 C.宋 范成大 D.宋 王维
5.《乡下人家》从词语“房前”和“屋后”可以看出文章是按( )
A.时间变化的顺序 B.空间方位顺序 C.事情发展的顺序
6.“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从加点的部分,你体会到( )(多选)
A.孩子们不愿意被关在漆黑的屋子里。
B.孩子们非常顽皮。
C.孩子们被管束时的不满与失落。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汉字。
(1)早上,奶奶在乡下养的鸡群zhào lì( )会到门口花开的地方mì shí( ),傍晚便jì sù( )在屋后的鸭棚里,单单这些就可以gòu chéng( )一道迷人的风景了。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shǎn shǎn shuò shuò( )的星……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biān fú( ),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bà qì shí zú( )的māo tóu yīng( )……
8.加偏旁成新字,并组词。
耤 ____( )____( ) 卜____( )____( )
奇 ____( )____( ) 予____( )____(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
(2)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发谁家翁媪?
(4)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乡下人家,不论_____________,不论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三、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写句子。
(1)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下图,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
A.因为天窗比木板窗好用。
B.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2)这个结尾有什么作用?( )(多选)
A.总起全文。 B.承上启下。
C.表达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 D.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读短文,做题。
田野中的哭声
东方欲晓,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归真反璞、美不可言的时刻,我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这时,一阵阵风从树丛中徐徐而来,像一个贫苦无靠的孤儿在叹息。我问道:“轻柔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在城里,我纯洁的躯体沾满了病菌,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因此,我才这样伤心。”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花儿抬起他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又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们,他们用我们的身体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倾听,又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悲伤?”小鸟儿说:“人们将要像用镰刀割草似地把我们消灭掉。我们在相互诀别,谁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悲伤?”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12.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A. 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 B.饶幸地避免灾难。( )
13.联系语境,解释下面词语。
徐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草地上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哭声,那是因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7.习作。
题目: 是我的乐园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语句通顺,书写工整。3.写清楚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在那里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需要认准汉字,可以通过字义等辨析。
A.绮丽(qí)——qǐ;
B.闪铄 ——闪烁:指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
故答案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与词语的理解。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A光阴似箭:时光像射出去的箭。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B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漫长。形容日子难熬。与“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意思不同。
C日月如梭:形容时光过去得很迅速。
D岁月如流: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般迅速消逝。
3.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和“星星”拟人化,月亮会露面,星星会受惊而散开。
B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叶子”比作“舞女”。
C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闪电”比作“带子”。
D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比作“茵”,将“柳”比作“眉”。
4.C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 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风光和农民的生活。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
“房前”和“屋后”很明显表示空间方位的,所以文章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写的。
6.AC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孩子们喜欢大自然,喜欢在阵雨来临时看闪电是天性。但是大人们不许,从“关在地洞似的屋里”可知,孩子们是不愿意的,是不满与失落的。
A和C符合句子意思,B不相符,强调的不是孩子们的顽皮。
7. 照例 觅食 寄宿 构成 闪闪烁烁 蝙蝠 霸气十足 猫头鹰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觅、寄、烁、鹰、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藉 慰藉 籍 书籍 仆 仆人 朴 朴素 倚 倚重 绮 绮丽 序 序列 杼 机杼
【详解】本题考查偏旁部首和组词。
如:藉组词:狼藉 、蕴藉 、慰藉 、枕藉 、踏藉。
籍组词:书籍、图籍、原籍、古籍、户籍、秘籍、史籍、典籍、党籍。
扑组词:扑闪、红扑扑、扑腾、扑棱、扑朔迷离、相扑、扑哧。
外组词:关外、古今中外、外面、外语、国外、格外、外地。
椅组词:椅子、椅背、躺椅、桌椅、桌椅板凳、交椅、圈椅、摇椅。
寄组词:寄宿、寄生、邮寄、投寄、寄食、寄寓、寄养、寄籍。
抒组词:直抒胸臆、各抒己见、抒发、抒情诗、抒怀、直抒、抒词。
舒组词:舒散、舒张、舒卷、舒缓、舒坦、舒活。
9. 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溪泛尽却山行 醉里吴音相媚好 犹有花枝俏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对乡下人家的喜爱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的默写和课文的理解。
诗词的默写,要注意在体会诗词的含义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增加知识积累,并能正确书写。
(1)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2)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全文: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3)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全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
(4)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全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5)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意思是: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故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故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6)本句出自课文《乡下人家》,本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结合句中“不论……,不论……,都……”可体会到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
10. 即使老师不在教室,同学们也很安静。 桌椅饭菜被他们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黄澄澄的稻谷,不停工作的收割机,满面笑容的农民伯伯,绘成了一幅喜悦的丰收图。
【详解】(1)本题考查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可知,“即使……也……”表转折关系,仿写时需注意。
即:即使明天天气不好,我们出行的计划也不会变。
(2)本题考查把字句改被字句。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的口诀:①先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②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③在互换中,要注意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即:桌椅饭菜被他们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3)本题考查仿写拟人句。
拟人修辞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的修辞手法。
分析例句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需注意。
即:在微风中,柳树摆动着那迷人的身姿。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注意描写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以及词性要相当。
结合例句分析可知,本句话的格式为“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名词,”构成了“形容词+名词”。前三个均为图中景物,最后的名词为整个图片表现的暑色名词。
即:金黄的稻谷,忙碌的收割机,勤劳朴实的农民伯伯,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11.(1)B
(2)CD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可知,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的原因是答案:B。
(2)本题考查对短文的描写的赏析。
结合“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可知,这一段写出了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放在短文的结尾起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的作用。
故答案为:CD。
12. 万紫千红 幸免于难 13. 迟缓;缓慢。 指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向后看,转头看。 14.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只能哭泣。 15. 微风 花儿 溪水 鸟儿 破坏了大自然创造的东西,使得大气被污染,花草被践踏,水源被污染,小鸟无家可归。 16.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悲痛以及想要保护环境的迫切心情。
【解析】12.本题考查根据意思找词语。
(1)文中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的词语为“万紫千红”,在文中形容花儿是色彩艳丽。
(2)文中指饶幸地避免灾难的词语为“幸免于难”,在文中指小鸟们不知道谁可以饶幸地避免灾难。
13.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徐徐:迟缓;缓慢。指速度或节奏缓慢地,也指安稳貌,宽舒貌。在文中指清风缓缓地吹来。
回眸:指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向后看,转头看。在文中指“我”回头看花儿。
14.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题首先将否定词“不哭泣”改为肯定词“哭泣”,将反问语气词“怎能”改为“只能”,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文章第②段写“我”听到了微风的叹息,是因为大气被污染,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第③ 段写“我”看到了花儿在哭泣,是因为人们掐断花儿的粉颈,把它们带进城里,又把它们丢进垃圾堆里,使花儿离开自己的故土;第④段写“我”听到溪水在号哭,是因为溪水变成了污泥浊水;第⑤段写“我”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是因为人类肆意地捕捉小鸟,使她们无家可归。微风叹息、花儿哭泣、溪水号哭、鸟儿唱着伤心的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破坏了大自然创造的东西。
16.本题考查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心写作目的,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文章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与“微风”“花儿”“溪水”“鸟儿”的交谈,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深层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悲痛以及想要保护环境的迫切心情。
17.例文:
卧室是我的乐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园,当然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带大家参观一下我的乐园——卧室。
走进我的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蓝白相间的学习桌,学习桌右边是一张带书柜的床。床是蓝色的,上方的书柜是白色的,好像是蓝天白云。床的旁边是一个衣柜,衣柜里不仅有我的衣服,还有我的玩具。我每天都会抽出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坐在书桌旁读书。书像一叶扁舟,带我穿梭在知识的海详,有时带我漫游童话王国,有时带我探寻神奇的宅藏,有时带我进入动物世界,有时带我环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时又带我来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我的心情也会随着故事跌容起伏,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眼角泛着泪花,时而惊慌,时而平静……
书带给我美妙的感觉,但玩具更能使我开心快乐。所有的玩具中,我最喜欢拼乐高。寻找零件时,小小的零件都会探出它可爱的脑袋,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他们。安装时听到咔咔的声音,好像在给我奏乐,让我很是兴奋。当乐高拼好后,我有满满的成就感,我会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员——“警察”,然后沉浸在快乐的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中。
乐园中不仅有书和玩具,我还会在乐园中画画,折纸,下棋……
我最喜欢我美妙奇幻的乐园——卧室,它带给我美好与欢笑。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要求以“ 是我的乐园”为题,写一篇习作。想想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确定好写作内容之后,想想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
开头:介绍你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中间:写时要将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结尾:紧扣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