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贝”的故事(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 “贝”的故事(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8 21:5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低年级识字写字的基本原则:“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求在语境中认识字、能够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识字教学需要注意低年段儿童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理解教材文章内容,掌握识字写字重点,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学习汉字产生兴趣,从而探究汉字的深厚文化底蕴,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发展。
【教材分析】
《“贝”的故事》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识字”,本单元的识字写字训练要素是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借助图片识字,初步感受文字的魅力。口语交际训练要素是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地说明理由。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贝”的故事》介绍“贝”是象形文字,它分析了“贝”的外形以及甲骨文、小篆、楷书的演变,以图片的方式直观地呈现了中国造字方法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变迁。通过“贝”在古代的来之不易以及不易损坏的特点衍生出其作为钱币,所以用“贝”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相关,赋予了汉字历史文化的气息。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鼓励自主识字,让主动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同时引导并注重在生活中识字,增强生活识字的意识。
【学情分析】
在经过一年级一个学年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对汉字的构形和表意特征有了初步了解,从二年级开始,会认字、会写字中的合体字增多,教学中需要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强化认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和“壳”;积累“珍”、“饰”等生字拓展的“珍贵”“钱币”等12个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贝”的故事,尝试讲“贝”的故事。
3.了解形声字在音、义、形上的特点,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的偏旁表示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贝”的演变以及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并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由“贝”字推衍开去,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建立起音、形、义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贝”的微课,甲骨文的微课,A4大小生字贴纸、辅助教学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5分钟)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3000多年前,纸和笔还没有出现,人们只能把字刻在甲骨上(展示甲骨的图片),比如乌龟壳、动物骨头等,出现了最早的文字叫“甲骨文”(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甲骨文的文字和我们现代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连一连甲骨文对应的汉字吧!”
游戏导入猜一猜小游戏:展示“日”、“目”、“眉”、“鱼”、“贝”、“象”、“鹿”的甲骨文图片,让学生连线猜猜这些甲骨文对应的简体字,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猜对的。
挑出“贝”字,展示贝壳的图片,介绍“贝”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双壳软体动物。“贝”是象形字,甲骨文的“贝”就像左右两扇对称张开的贝壳。
进入课文学习,板书:“贝”的故事
二、随文识字,挖掘字理(10分钟)
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甲”“骨”等,联系课后习题2,组词学习生字,加深理解。学习多音字“漂”和“壳”。(3分钟)
趣味识字游戏:“深海拾贝”:去除拼音,拾“生字贝壳”进入篮子里。(2分钟)
强调“壳”的书写需要注意上面的字是“士”,不是“土”。“骨”的书写注意下面的“月”是竖的,不是撇。
教师黑板上示范书写,学生跟着书空,后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5分钟)
全班学生齐读生字,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15分钟)
朗读整篇文章,小组讨论合作,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提示学生用“贝”开头一句话简要概括。(4分钟)
总结概括“贝”的故事主要讲了四个内容:“贝”的起源、“贝”的特点、“贝”的作用、与“贝”有关的字。列出总分式板书。(4分钟)
请2-3位同学说一说“贝”的故事是什么,例:“贝”的故事主要讲了“贝”的起源、“贝”的特点……
之后与同桌相互说说“贝”的故事。(7分钟)
三、分段解读,了解“贝”的来源。(15分钟)
学习第一自然段,“贝”的起源。
播放“贝”的微课,了解“贝”的字形演变过程。(甲骨文—篆文—楷书——简体字)(3分钟)
介绍“贝类”,引出“类”用于表示各种事物的统称。延伸学习“鸟类”“人类”“鱼类”。(3分钟)
播放介绍甲骨文的微课,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来历。(3分钟)
总结板书:“贝”的起源:甲骨文(贴上甲骨文卡片贴)
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布置预习下几自然段的课文内容。(6分钟)
第2 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5分钟)
复习上节课所学生词,以开火车的方式朗读屏幕生字。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回忆“贝”的起源是甲骨文。
二、深入学习,归纳“贝”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与“贝”有关的字。(10分钟)
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贝”的什么特点?
2.课文写了“贝”有什么作用?与“贝”有关的字有什么特点?
概括“贝”的特点:漂亮、珍贵。随身携带、不易损坏。(板书在导图中)
学习“贝”的作用:做饰品(展示美丽的手链、项链等贝壳饰品)、做钱币(展示贝壳币、硬币、钱币)
板书:“贝”的作用:饰品、钱币
小结:贝壳可以做钱币,引出与“贝”有关的字,与钱财有关。
板书:与“贝”有关的字:与钱财有关。
三、巧记识字,掌握“贝”做偏旁的字形旁表义的特点。(15分钟)
列出文章的与“贝”有关的字:赚、赔、购、贫、货、财。
提问学生: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的识记这些生词?
1.小组讨论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请几位同学上来拿生字卡贴,举着牌子说记忆方法。
①加一加:贝+兼=赚、贝+勾=购、贝+才=财。
(引出形声字的概念,偏旁做形旁,右边做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②换一换:赔与培、购与沟
③口诀记忆:贫:钱被分走了,变贫穷。
2.设计具体情境,猜图片对应什么文字。
赚(工作获得工资)
购(超市购物)
赔(损坏物品赔钱)
财(华丽的装扮,金银首饰)
贫(穿的破烂,饥饿交加)
四、课外拓展,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15分钟)
结合课后习题,总结生字与偏旁的关系。
“铜镜”——“钅”做偏旁的字,与金属有关。
“珠”——“王”,斜玉旁,联系甲骨文的“王”表示宝石的意思,引申为珍贵。
拓展:
纺、纸、结、编、织、绳 偏旁:纟 与丝布、丝织品有关。
明、暗、晒、映、晨、晴 偏旁:日 与太阳有关。
【板书设计】
3“贝”的故事
“贝”的起源:甲骨文
“贝”的特点:漂亮、珍贵、随身携带、不易损坏
“贝”的作用:饰品
钱币
与“贝”有关的字:与钱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