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作文指导:生动描写有妙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经典名篇的写作顺序,感受语言的生动;
2.梳理总结把文章写生动的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习作实践,落实所学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掌握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习作实践,描写一种事物,使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录课设备及剪辑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不仅能凸显特点,妙趣横生,还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与我们的情感达到共鸣。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所见所闻写具体、写生动呢?今天这节课,王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究这其中的方法。
二、新课学习:结合课例,探究生动描写的方法。
1.聚焦《大自然的声音》,探究生动描写的特点。
(1)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对仗、对比、拟声词、等方法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写的丰富鲜活,妙趣横生。
(2)梳理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准确运用拟声词。
2.聚焦《读不完的大书》,探究生动描写的特点。
(1)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精当妥帖地运用四字词语和运用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等方法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具体。
(2)梳理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四字词语妥帖用、语言表达多样用。
3.聚焦《父亲、树林和鸟》,探究生动描写的特点。
(1)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运用多个修饰语连用的形式,增加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使被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2)梳理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多个修饰连着用。
4.总结生动描写的方法:修辞手法适当用,拟声词语准确用,语言表达多样用,多个修饰连着用,四字词语妥帖用。
【设计意图:结合经典文章的内容,梳理生动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对比中发现生动描写的秘秒。】
三、习作实践:
1.明确任务: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种事物,使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事物的特点。
2.根据图片提示,选择一种事物进行描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练习运用所学方法,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四、教学反思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附:课例文段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雨,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大自然的声音》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读不完的大书》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父亲、树林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