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共十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不可贮存在铝、铁容器中
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下列变化的实质相似的是
A. 浓 和浓硝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B. 和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 浓 与稀 与金属反应时均有气体产生
D. 和 HI气体均不能用浓 干燥
3、某同学设想用下表所给装置来验证浓硫酸的某些性质,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吸水性 脱水性 稀释放热 强氧化性
实验装置
A. A B. B C. C D. D
4、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至下列物质上,无明显现象的是
A. 蔗糖 B. 铝片 C. 胆矾 D. 纯碱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HI、等气体
B. 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在此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
C. 把足量铜粉投入含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容器盛放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与铁、铝均不反应
6、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
7、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量筒壁慢慢的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B.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D.浓硫酸与铜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8.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0.90 mol之间 D.大于0.45 mol
9、某装置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将中溶液滴入中,下列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预测中现象 实验结论
A 浓硫酸 浓盐酸 产生大量气体 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 浓硫酸 铜片 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色粉末 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C 浓硫酸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D 浓硫酸 蔗糖 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10.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低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前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 )
(2)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 )
(3)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 )
(4)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 )
(5)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 )
(6)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 )
(7)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Br、HI和H2S等气体( )
(8)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
(9)热的浓硫酸与木炭、硫粉等反应( )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
1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
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
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
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
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
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制备硫酸铜
向久置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则部分被氧化
12、某研究小组成员在讨论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案时,收集了如下方案:
方案 操作 结论
甲 将火柴梗分别放入其中 变黑者为浓硫酸
乙 分别加入金属铝片 产生刺激性气味者为浓硫酸
丙 分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 放热者为浓硫酸
丁 分别在晶体上滴加二者 变白者为浓硫酸
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甲”“乙”“丙”“丁”
对其中一个操作稍做改进就能成为可行方案的是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
请给出另外两种鉴别方案,完成表格。
方案 操作 结论
A
B
13、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并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如图所示,在试管里加入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a、b分别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作用。其中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浸碱棉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用可抽动的铜丝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填空。
为了探究、同时通入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气体,现采用与的硫酸为原料制取,采用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在此实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装置B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填序号。
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拌匀,再加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上述现象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酸性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向80mL浓硫酸中加入铜,加热一段时间后至不再反应为止,实验测得反应中共有标准状况下气体生成,反应中转移电子______mol,,该反应中浓硫酸体现了___________。
15.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ADDBB 6-9 BCAD
10、(1)C (2)A (3)AB (4)E (5)B (6)E (7)B (8)AD (9)B
11、
12、甲、丙、丁
乙;加热
方案 操作 结论
A 分别加入铁片 常温下铁片溶解的是稀硫酸,不溶解的是浓硫酸
B 分别量取相同体积的酸 质量大的是浓硫酸
13、浓
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吸收逸出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通过调节铜丝的长度,可以控制参加反应的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从而控制产生的量,减少的污染
14、防倒吸;
浓
;强氧化性、酸性
15、(1)A F E C D B
(2)乙中出现白色沉淀 丙中品红溶液未褪色
(3)吸收SO2
(4)C+2H2SO4(浓)CO2↑+2S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