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0 08:5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驿路梨花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漆黑(xī) 折损(zhé) 麂子(jǐ)
B.撵走(niǎn) 简陋(lù) 修葺(qì)
C.菌子(jùn) 着落(zhuó) 驿路(yì)
D.晶莹(yín) 露宿(sù) 喷香(pè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清凉 幕色 茂密 花瓣
B.出嫁 茸毛 蔑视 歌谣
C.打猎 迁徙 恍忽 屋梁
D.红润 作楫 火塘 疲劳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我在描绘高山、梨树林、月夜、茅屋,以及老猎人,小梨花,过路人等时,并没有过多考虑应该多写哪些,[甲] ,[乙] 。②[丙]____________我熟悉山区景色、茅屋情况和所写人物的性格,所以修改时,做了一番斟酌润饰。③但删削、添改不多。④这说明,一个作家[丁] 写他熟悉的事,[戊] 使之顺理成章。
(1)①句中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你说出改正的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下选项中挑选两项依次填入[甲][乙]两处。
A.哪些少写 B.哪些应该着力渲染 C.少写哪些 D.应该哪些着力渲染
(3)请在[丙][丁][戊]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语段中第一个加点词“熟悉”的词性是 _,第二个加点词“但”的词性是 。
能力提升全练
4.阅读下文,完成(1)—(5)题。(16分)
我在教丁香树开花
刘继荣
①第一次遇见那少年,是初冬。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小小的蛋糕店里,溢满了糕点刚出炉的香,仿佛每个人都幸福。
②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此时,顾客不多,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一个打算挖掉重栽,一个说再等等看。老奶奶的语气里带了气恼:“我六十岁了,又不是六岁,等不了那么久!”老爷爷笑:“明天起我就教它开花,保证到春天就学会了。”
③我不禁莞尔,拎着盛糕点的纸袋,准备离开。身后忽然有人叫道:“阿姨偷走我们的点心啦!”我大惊,转头,那位个子高高面庞稚气的男孩,正是冲我喊叫的。有位中年人边向我点头致歉,边揽住男孩的肩,努力安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呀!”他打开手中纸袋,里面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偷了阿姨的呀!”大家都笑了,连正在生气的老奶奶也笑得眼睛弯弯。
④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久,再加上我的说明,男孩才弄明白大家谁都不是小偷。他用双手蒙住脸,向我道歉,那模样似乎只有三岁。
⑤父亲平静地告诉我,儿子十九岁了,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交车等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工作或失业,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独身。
⑥父亲头发斑白,语气平和。这十九年来,他们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有他们共同承担的无数往事,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可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那棵丁香树,默默与我站在一起。我想:老爷爷将会怎样教它开花呢
⑦天越来越冷,丁香树只余纤纤弱枝。我常常在蛋糕店遇见这对父子,我发现,儿子没有安全感,只要离开父亲几步,就会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他成功后,父亲会向老夫妇以及后面耐心等待的客人再三道谢。他说,儿子特别喜欢这间店,这是他能记得的最远的地方。出来的时候,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 ”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很像一个普通人。
⑧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外。儿子时不时扭过身子,见父亲就在丁香树下,便长吁一口气,抹抹鼻尖上的汗。
⑨一个春天的周末,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忐忑,又隐隐担忧。今天顾客特别多,有个小女生过生日,丁香树下的两张桌子被拼到一起,坐满了笑语盈盈的小伙伴。店主一个人忙,他说老妻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为了给她个惊喜,已经找人来挖树了。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一句话哽在胸口,如一朵花哽在枝丫,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
⑩忽然,男孩的目光充满惊喜,他的父亲出现了,也许,他一直都在附近。像魔咒被解除,男孩开口,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在教丁香树开花,不要挖掉丁香树。”
老奶奶匆匆下来了,她气喘吁吁地向男孩保证:永远不会挖掉这棵丁香树,会一直等着它开花,如果不开,也没有关系。
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
我们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学着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倦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
(有删改)
(1)文章题目中“丁香树开花”有哪些含义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男孩 、 、 的情绪。(3分)
(3)纵观全文,父亲用哪些方式帮助儿子成为“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全文,“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按顺序各用一个词语概括。(3分)
(5)结合全文,解释第 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我们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学着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倦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探究全练
5.6月份为“美,就在身边”学校主题活动月。你所在的7年级5班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展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发现美、颂扬美、践行美。请完成下列任务。
(1)在“古城寻访美”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请据此写出你的发现。
古城青州的美,美在 ,美在 。
从“寿”字前左行,进一洞,洞如城门。回望门外云气蒸腾,这是云门山的由来。由门折上山巅,如鲤鱼之背,稍平,上有石阶,有亭,有庙,有佛窟。扶栏远眺,海风东来,云霭茫茫,山川河流,远城近乡,都渺渺如画。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导流入海,天下才得从漫漫洪水中解救出来,有此青州。
(选自梁衡《青州说寿》)
我站在云雾飞扬的云门山顶,能望到对面同样云雾飞扬的驼山,驼山下就是唐时的龙兴寺,寺上的瓦,金黄一片。想起青州博物馆的石佛,喜欢金石的清照必是欣赏过的,那些佛大都笑着,人们称其为“青州的微笑”。清照在这种微笑里生活了二十年。金兵来前,四百多尊石佛,被人埋在了龙兴寺前。
(选自王剑冰《青州缘未了》)
(2)在“劳动创造美”活动中,班报准备刊登一组题为“风采·奉献”的作品。请参考图文示例,从甲、乙两图中任选一幅配上文字,描绘平凡的劳动者。不超过50个字。
示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社区实践美”活动后,本次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作为活动组织者,你要在校报上对班级组织的活动进行报道。请拟写新闻的导语,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全练
1.C A.漆qī。B.陋lòu。D.莹yíng。
2.B A.幕→暮。C.忽→惚。D.楫→揖。
3.答案 (1)把“以及老猎人,小梨花,过路人等时”改为“以及老猎人、小梨花、过路人等时”。
(2)[甲]处:C [乙]处:B
(3)[丙]处:因为 [丁]处:只有 [戊]处:才能
(4)动词 连词
解析 (1)“老猎人”“小梨花”“过路人”三个词语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
(2)根据上文“多写哪些”可知,[甲]处的语法结构要与此相同。故[甲]处填C。“应该”是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不能直接接“哪些”。故[乙]处填B。
(3)①句讲“我”写作时没有过多考虑的几个方面,②句对其进行解释,所以[丙]处填“因为”。从逻辑来看,④句“写他熟悉的事”与“使之顺理成章”是条件关系,所以[丁]处填“只有”,[戊]处填“才能”。
(4)“熟悉”是动词,后面接宾语,“但”是连词。
能力提升全练
4.答案 (1)小店门前的丁香树开出花朵;男孩成长为一个普通人;小城中的“我们”彼此守护,彼此温暖。
(2)紧张 着急 恼怒(意思相近的词语亦可)
(3)一直陪伴,默默承担;以身作则,榜样示范;逐步放手,循序渐进;善选环境,鼓励沟通。(答对三点即可)
(4)淡漠 亲近 融洽(相应位置必须是意思相近的词语)
(5)“我们”尝试着敞开心扉,积极沟通(或“彼此鼓励”),尝试着即使经历过人生的苦难之后,依然或含蓄或热情地释放善意(或“善待彼此”)。
解析 (1)根据第②段第二句和第⑨段第三句等内容可知,“丁香树开花”的表层含义是指小店门前的丁香树开出花朵。根据第⑤段的“希望再有十九年 普通人”,第⑨段的“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可知,“丁香树开花”的深层含义是指男孩成长为一个普通人。根据第 段老奶奶对男孩的保证,以及第 段的“在这座小城里 彼此学习”“我们相互学着开放 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等内容可知,“丁香树开花”的深层含义还指小城中的“我们”彼此守护,彼此温暖。
(2)“神色愈发紧张”表明了男孩听到店主说找人来挖树后的紧张的心情。“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表现了男孩不想让人挖掉丁香树,可是又表达不出的着急的心情。“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此处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男孩心中的恼怒。
(3)第⑤段写到“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 的普通人”,第⑥段写到“这十九年来 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据此可知,父亲一直陪伴在儿子身边,并默默承担着一切。第③—④段,男孩说错了话,父亲给“我”道歉,并给男孩解释,引导男孩也向“我”道歉;第⑦段父亲让男孩在店里买东西,“他成功后,父亲会向老夫妇以及后面耐心等待的客人再三道谢”。这些举动说明父亲是在以身作则,采用榜样示范的方式帮助男孩成长。第⑧段“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第⑨段“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第⑩段“他的父亲出现了,也许,他一直都在附近。像魔咒被解除,男孩开口”,这些句子表明父亲在逐步放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儿子勇敢走向社会,并鼓励儿子与人沟通。结合全文来看,蛋糕店的店主夫妇和顾客都十分善良、有耐心,他们能够鼓励、包容男孩,可见父亲善于选择儿子成长的环境。梳理以上分析答题即可。
(4)一开始“我”是旁观者,听到店主夫妇谈论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时,“我不禁莞尔”,“准备离开”;了解了这对父子的故事后,“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此时“我”与周围人的关系是淡漠的。后来“我常常在蛋糕店遇见这对父子”,对这对父子和店主夫妇了解得多了,有了亲近感。老奶奶向男孩保证不挖掉丁香树后,“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再结合结尾两段的内容可知,这时“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得融洽。据此分析概括作答。
(5)结合第 段内容分析,“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是指“我”与周围的人都试着敞开心扉,积极沟通;结合第③段“有位中年人边向我点头致歉 连正在生气的老奶奶也笑得眼睛弯弯”和第⑩ 两段内容分析,“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倦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是指人们在经历过人生的苦难后,依然会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别人释放善意。据此分析组织答案。
素养探究全练
5.答案 (1)自然山水 历史文化
(2)(示例1)(甲)午餐时段,外卖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奔波于楼上楼下,只为将热腾腾的饭菜准时送到顾客手中。(示例2)(乙)屏幕前、讲台上,老师用心传授知识,用爱塑造心灵。“同学们,再见!”一声傍晚的道别,也透出浓浓温情。(合理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语句通顺即可)
(3)7年级(5)班“美,就在身边”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解析 (1)从梁衡的《青州说寿》中“扶栏远眺,海风东来,云霭茫茫,山川河流,远城近乡,都渺渺如画”可以看出,该处主要介绍青州优美的自然山水。从王剑冰的《青州缘未了》中“唐时的龙兴寺”、宋朝的李清照可以看出,该处主要介绍青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据此可概括出答案。
(2)甲图反映的时间是“中午”,对象是“外卖小哥”。从画面可以看出,一位外卖小哥站在外卖车面前给客户打电话。由此从外卖小哥忙碌奔波为客户送餐的角度作答即可。乙图反映的时间是傍晚,对象是“老师”。从画面可以看出,一位老师正拿着书本转身离开,几个学生正在跟老师挥手再见。由此从老师用心传授知识,深受学生喜爱的角度作答即可。
(3)拟写时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主要内容,揭示新闻主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