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腊八粥
%
俗语有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的是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 , 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传说是腊八粥的由来。
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 《腊八粥》的前一部分。
认识作者
沈从文(1902—1988)
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湖 南凤凰人。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 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乡土文学之父"
沸腾 何况
资格
搅和
猜想
肿胀
惊异
罢了
染缸
浪漫
总之
解释
要不然
腊八粥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学习课文
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
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
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老老少少对腊八粥共同的感觉
*
3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 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熬制过程、看、闻、吃
a
一、 老老少少共同的感觉(爱粥)
二、 熬制过程(食材、做法)
三、 看、闻、吃……(色香味)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 ,第1自然段,照样子说一说你最喜爱的食物。
学会表达
抓住美食 的特点,表达 出对美食的喜 爱之情。
。。。C C
s
默读2—8自然段,关注描写八儿的句 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八儿盼粥
1. “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 描写?运用怎样的修辞方法?
神态描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八儿对腊八 粥的喜爱之深。
2. 进进出出”说明了什么? “眼睛可急红 了 "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
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突出了八儿等待吃腊八粥 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垂涎欲滴
焦急失落
八儿盼粥
作者具体地写八儿在盼粥时的神态、动
作、语言,还写了锅里的粥。快速浏览课文, 画出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3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 在叹气......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叹气"用拟人的手法腊八粥熬制初期
逐渐粘稠、咕嘟咕嘟冒泡的样子,另一方面
写出了八儿好奇心总得不到满足的失望。
构思巧妙:
镜头在腊八粥和八儿之间来回切换。
默读9-12自然段, 分粥的?
想想八儿准备怎么
。。。C C
贪心不足
得寸进尺
八儿分粥
“是啊!孥孥说得对”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情
.
感受到了八儿和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生活的气 息,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省略号表示 声音的延长
a
“噗"锅内又叹了口气。八儿回过头也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镜头还是在腊八粥和八儿之间来回切换。
默读13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3
3
八儿猜粥后看粥,既符合预想,也有出人意料之处,细腻地表达出八儿看粥的仔细,以及腊八粥逐渐烂熟的状态变化。
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八儿喝到粥了吗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 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2
a
作者没有具体地写喝粥的过程,侧重描写喝 粥后的画面,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让人仿佛 看到了一家人喝粥时的香甜和满足,这样的结尾 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