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第五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8 15: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源市第五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学科试题
一、单选题(每道题2分,共30题60分)
下图是“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
A. 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中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北半球高纬度
2. 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 丘陵 B. 高原
C. 山地 D. 洼地或盆地
3.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么( )
A. 热带范围变大 B. 温带范围变大
C. 寒带范围变大 D. 天文五带范围不变
下面左图为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右图中④所代表的北半球节气名称是( )
A. 春分 B. 秋分
C. 冬至 D. 夏至
5. 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图中N点时,地球接近右图公转轨道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下列有关昼夜长短、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到②③之间,辽源市昼渐短、夜渐长
B. 地球公转到③④之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 地球公转到④①之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D. 地球公转到①②之间,太阳直射点南半球
以世界首台地动仪发明者、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名字命名的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天基观测平台首发星——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于2017年2月2日15时51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顺利升空后,南通将迎来的节气是( )
A. 大寒 B. 立春
C. 惊蛰 D. 春分
8.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暑时日地距离最近 B. 大雪时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变大
C. 冬至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D. 在立夏和立秋节气时,太阳直射赤道
下图为3月23日①②③④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长,白色部分表示昼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①②③④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③>①
10. 此时①②③④四地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今年入冬以来辽源市多次出现降温雨雪天气,影响其主要的天气系统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锋前降水
B. 乙图的天气系统过境时一般会出现暴雨天气
C. 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是气旋
D. 丁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下图为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 地中海沿岸正值雨季 B.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C 我国江淮地区梅雨绵绵 D. 阿尔卑斯山雪线位置较高
14. 下列关于①②大气活动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在北半球夏季时势力强盛 B. ②中心气流的方向为顺时针辐合
C. ①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②的强弱会影响我国夏季风进退
15.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利马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低纬度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B. 地处低纬度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D. 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甲洋流一定是( )
A. 寒流 B. 暖流 C. 自南向北流 D. 自北向南流
17. 图中洋流( )
A. 抑制沿岸荒漠的形成与发展 B. 一定会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
C. 不利于该海域海雾的形成 D. 将该海域污染物带到较低纬海区
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 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
C. 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 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19. 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
A. 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 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 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20. 下图中a、b、c为海水等温线,且海水温度c>b>a,箭头代表洋流及其流向。下列能表示中高纬海区大洋东岸洋流的图示是( )
A. B. C. D.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 )
A. 甲处的物质来源于地壳
B. 乙处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
C. 丙处岩层含有大量化石
D. 丁处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
22. 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 褶皱—岩浆侵入—断裂—岩浆喷出
B. 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岩浆喷出
C. 岩浆侵入—褶皱—断裂—岩浆喷出
D.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板块共有( )
A. 1块 B. 2块 C. 3块 D. 4块
24. 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无关的是( )
A. 安第斯山脉 B. 马里亚纳海沟 C. 日本岛弧 D. 喜马拉雅山脉
25. 下图中的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风力堆积地貌。读图文材料,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26. 读图,根据图示①一③三个阶段的变化,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地壳运动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森林
2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A. 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B. 一月份0℃等温线将向秦岭一一淮河以南移动
C. 台湾岛面积将增大
D.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上升
28. 下面景观图依次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长白山原始森林”,图同处中纬度的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体现的分异规律是( )
A.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研究人员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武夷山山麓地带自然带是( )
A. 热带雨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温带草原带
30. 造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景观产生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水分 D. 热量
二、综合题(每道大题10分,共四道大题40分)
31.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季节)。
(2)气候类型⑤的名称是____气候;成因是____;该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气候类型④名称是____气候;成因是____;该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2. 读大西洋局部示意图,回答问题。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依据图中洋流信息说明原因。
(2)夏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A地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3)图中A地曾流传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简述A地形成渔场的主要成因。
(4)D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请你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3.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地质构造的名称是____,在地形上甲表现为____,其成因是顶部受____作用,岩石破碎,易受____作用而成。
(2)我国陕西的渭河平原按成因应属于图中的____处(填甲、乙或丙),其属于断层中的____。
(3)若勘探地下水应选择在____处(填甲、乙或丙);若要计划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最适宜的地点为处____(填甲、乙或丙)。
(4)采石厂应建在____(填甲、乙或丙),____处可能有泉水出漏。
34. 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自然带的名称A____、B____、C____。
(2)甲-A-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为基础的。
(3)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
(4)乙地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赤道附近的甲地相同,说出其体现的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5)说出D地形成温带荒漠带的原因。
辽源市第五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学科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道题2分,共30题60分)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题答案】
【答案】B
【4~6题答案】
【答案】4. B 5. C 6. D
【7~8题答案】
【答案】7. B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A 12. C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C
【15题答案】
【答案】A
【16~17题答案】
【答案】16. A 17. D
【18~19题答案】
【答案】18. C 19. C
【20题答案】
【答案】B
【21~22题答案】
【答案】21. D 22. A
【23~24题答案】
【答案】23. C 24. D
【25题答案】
【答案】C
【26题答案】
【答案】B
【27题答案】
【答案】D
【28题答案】
【答案】C
【29~30题答案】
【答案】29. B 30. D
二、综合题(每道大题10分,共四道大题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副热带高气压带 ②. 夏季
(2) ①. 温带海洋性 ②. 终年受西风控制 ③. 南北纬40°~60°间的大陆西岸
(3) ①. 地中海气候 ②.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③. 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
【32题答案】
【答案】(1)A地区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C地区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有利影响:船只顺风顺水航行可节省时间和燃料。不利影响:船只易遭遇冰山;在纽芬兰岛附近可能会遇到海雾,威胁航行安全。
(3)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营养盐类丰富,鱼类饵料丰富)。
(4)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附近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四周有大量河流汇入;海区封闭,与外海的通道窄,盐度高的海水不易进入。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背斜 ②. 谷地 ③. 张力 ④. 侵蚀##外力侵蚀
(2) ①. 丙 ②. 地堑
(3) ①. 乙 ②. 甲
(4) ①. 甲 ②. 丙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热带草原带 ②.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 热带荒漠带
(2) ①.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 ②. 热量
(3)沿岸秘鲁寒流的作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5)处在安第斯山脉东侧,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形成了荒漠景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