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如图是沈阳的一座纪念馆,主体建筑上有“1931”“9月小”“18”“星期五” 等字样,其设计是为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C.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D.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表“ ”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
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事件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东北抗日战争
A.杨靖宇 B.赵登禹 C.张自忠 D.左权
3.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危机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
4.如图中的人物和建筑共同见证了( )
张学良和杨虎城 西安事变谈判旧址
A.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5.毛泽东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中解放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事变的领导者,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中共一直怀着特殊的尊重与感激之情。”这段话的涵义是西安事变( )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②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④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6.1936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
7.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该电报( )
A.为研究事变爆发的原因提供了充分可信的史料
B.掩盖了日本蓄谋已久的目的和手段
C.信息完全捏造,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D.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偶然性
8.苏联某检察官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 )
A.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
B.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标志着二战远东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9.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其中“局部抗战”的力量主要有( )
①抗日义勇军 ②抗日游击队 ③东北抗日联军 ④中国工农红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竭尽所能使事态向和平方向发展,中国共产党也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蒋介石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改变,事变最终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此学者认为西安事变的解决( )
A.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主要是因为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C.使中国内战的局面彻底终结
D.是中国共产党全力调解的结果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谏’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C.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2.“‘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是我们国家存亡绝续的分野,我们自相斫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我们抗敌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我们的民族与国家已有了复兴的希望,这显然是中国划时代的一个事件。”材料把西安事变称为“中国划时代的一个事件”是因为( )
A.张学良和杨虎城作为爱国人士,获得了国民党的领导权
B.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标志着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D.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如图是北平学生同反动军警搏斗的场景,他们高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一事实表明( )
A.国民政府不抵抗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华北危机空前严重
14.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画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呼吁国人( )
A.共御外侮 B.铭记国耻
C.抵制日货 D.寻找外援
15.2021年,沈阳的崇山路段与柳条湖街的交会处的柳条湖地区紧靠一环,面积庞大,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地方。如今这里既是交通枢纽,又是商业繁荣之地,成为沈阳市版图上重要的一块。下列关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由于“不抵抗政策”,整个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很快被日军占领
C.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D.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
16.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8.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的迁徙路线图(局部)。图中东北大学迁到北平的原因是( )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
19.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
A.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B.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C.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D.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20.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日夜……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个离兵营约八百米往南去的地点。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
材料二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松花江上》歌词节选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 此后日军陆续又有什么行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你对材料二歌词内容有何感想
22、某历史小组在探究学习中,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请你参与。
[漫画说史]
下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1)《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漫画请你判断蒋介石对此事的态度。此事件的结果如何
[名人名言]
材料一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材料一中张学良“彷徨无策”的原因是什么。
[文汇历史]
有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北文化日报》(右图),请结合所学完成下面问题。
(3)《西北文化日报》报道了震惊中外的哪一事件 该事件发生于何时 张、杨发动该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此事件的结果如何
[史料揭史]
材料二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估计事变发展有两种可能前途:或者爆发内战……或者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
(4)根据材料二说出对于西安事变,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的主张 何应钦目的何在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有哪些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估计事变发展有两种可能前途:或者爆发内战……或者和平解决……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
(1)材料一中“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材料二中张学良“彷徨无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对于西安事变,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的主张?西安事变最终如何解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5DADCB 6-10BBBDA 11-15BBDAA 16-20CBDAB
21、(1)柳条湖事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接着,占领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倾诉了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22、(1)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2)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对日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武力讨伐张、杨;而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置蒋介石于死地,夺取国民党大权,扩大内战,投降日本。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23、(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武力讨伐张、杨;而宋子文、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主张谈判,和平解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