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有趣的变化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题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类型 新授 课时 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探究目标 1.能预测各种物质相互混合的结果2.能设计两种或以上除水垢的方法3.能通过实验观察洗涤剂是如何发挥去污作用的4.能准确纪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5.能判断某一变化是否不可逆变化
情感目标 1.能实事求是地观察、纪录实验现象。2.能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变化是不可逆的2.能初步解释发生不可逆变化的原因
STSE目标 1.能分别举例说明不可逆变化过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及影响 2.能以“减少洗涤剂污染,保护环境”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 现代教学 自主探究 √ 记录汇报 √
创设情景 √ 引导观察 √ 分组合作 √ 交流展示 √
启发引导 √ 激发质疑 √ 师生互动 √ 表优励缺 √
引入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是否所有物质混合后都像糖、盐一样可以分离出来呢?
探究活动 1.学生认识实验用品2.学生猜测物质混合后可能出现的现象3.合作实验(混合和分离一起做)观察、记录(时间关系,各小组可选择一到两个实验,不一定全部完成)4.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纪录、相互评价5.讨论:为什么这些物质不能恢复原样呢?6.总结:不可逆变化,新物质的产生
拓展 举例说明生活中不可逆的变化课后探究除水垢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实验用品(一) 新课引入学生汇报去除水垢的方法谈话:平常我们衣服上也有机会沾上污渍,你们有办法清理掉吗?(二)探究新知合作实验、观察、记录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纪录、相互评价 讨论:去除污渍需要什么帮助? 小结:水和适当的清洁剂(二) 应用发展 讨论:清洁剂对人的影响? 小结:从两方面说明,能清洁但也可能污染环境。 设计环保宣传画 展览学生作
教学反思 1.混合几种物质。醋与小苏打混合生成大量二氧化碳。食油和水混合,再加入洗洁精搅拌后生成新物质。水泥与水混合后生长很硬的水泥块(新物质)。
2.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3.不可逆过程的举例:炸鸡蛋;小树长高了;爆米花等。有新物质生成。
4.除水垢的方法:放入醋加热;水中放入鸡蛋皮加热;水中放入芋头加热、用热胀冷缩的方法。
5.洗衣粉对水域有污染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磷的物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