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色彩》
一、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有关要求,色彩认识设置欣赏感受和创作表现两个学习活动,旨在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改变传统教学的色彩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法的传授,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二、’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共有学生89人。学生整体素质高,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美术学科有很高的学习兴趣,课前准备材料充分,纪律性强。教学成果展示大方得体,表达能力强。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2、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3、能够尝试运用色彩作画,大胆表现自我情感。
四、教学环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我注意到美术课讲究图文并茂,所以我在制作课件时配上有声有色的视频,使得课堂的氛围就会很生动,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也得以提高。在课件的制作上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我运选择了PPT、Flash、等,制作成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结合的形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由此可以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同时,在进行制作课件时,我对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进行合理地“整合”,使之符合教学的各种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我用声音与视频的方式孕畜课题,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可可以很快的跟着我的思路进行之后的学习。在对颜色的整理归类上,我运用了白板的拖拉的功能,选择学生上台进行练习,为了让学生可以有一个直观的对比。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
一、导入阶段 1、认识色彩的冷暖。教师先放声音,再放视频,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场景和颜色。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场景的声音?播放视频,教师提问: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带给你什么感觉?教师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我们发现色彩是有冷暖区分的。2、练习:老师不小心把色轮里的颜色打乱了,请同学按照色彩的冷暖来区分,请注意明度的差异。教师总结:红色、橙色、黄色相对而言是暖色,青色、蓝色、紫色相对而言是冷色。 学生观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火,火的声音和风雪,风雪的声音。火:红色,温暖。风雪:蓝色的,白色的,透明的,寒冷。一个学生的白板上进行练习。其他学生在下面进行练习。 多媒体先播放声音,后打开视频【媒体应用说明:通过音频与视频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色彩是有冷暖的区分的用Flash制作的颜色快16个,打乱顺序后进行练习。【媒体应用说明:通过学生上台用白板演示,,让学生认识到红色、橙色、黄色相对而言是暖色,青色、蓝色、紫色相对而言是冷色。】
二、新课教授 (一)色彩冷暖所带来的情感变化。 1、通过图片联想,初步了解色彩能够传递情感的功能。提问:观察下面这些图片的颜色,看看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冷暖的。教师总结:画家运用色彩的冷暖来表达他的情感变化。2、体验色彩室内设计:假设给未来的自己设计房间设计要求:(1)、只用冷色调或暖色调给房间定一个基本色调。(2)、在用同色系时要注意明度上的差异。 3、作品展示、学生分析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教师引导,提问学生分析图片。课堂练习。学生动手完成互动。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画家所画的画。教师先分析一张图片的色彩所能够传递的情感,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媒体应用说明:通过滚动播放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色彩冷暖所带来的情感变化。】教师先示范讲解,后由学生进行练习。练习完成后通过教学助手上传图片进行个别讲解。【媒体应用说明:通过教学助手中拍照上传的功能,让学生可以直接从白板上看到同学所画作品并对它进行分析,同时让学生直观看到冷暖色对于画面色调的差异。】
三、课外拓展 我们了解了室内设计中色彩冷暖的运用,那么在户外设计中的运用又是怎么样的呢?出示中国故宫与希腊爱情海的图片。布置作业:请同学回去欣赏与分析这两个地域在房屋用色上的特点,并用100个字概括说明,之后上传作业。 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多媒体课件展示对应的图,片,之后与网站链接展示。【媒体应用说明:通过与网络的超链接,让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教师所要求的网站。】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作品,从学生的视听触味嗅入手,通过讲解、感知、探究、对比等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认识美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预设目标。我知道,真实的课堂教学是靠课堂的“生成”来诠释的,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行进”过程中,教师难以预计和预料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事情,对学生的“反应”也难以预测。有效利用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这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就本节课而言,自我感觉总体教学环节较为清晰,特别是在讲色彩的冷与暖之间的衔接时,我觉得用音乐的节奏诠释色彩中的节奏,这一点较为满意,学生接受也不错。 美术作业在美术学习中担任着特殊的角色,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交汇,它是检验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本次在作业的设计上我采用书本上的建议并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在统一的作业上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