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微专题突破(4) 免疫与健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微专题突破(4) 免疫与健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19 23: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生物微专题突破
(四) 免疫与健康
【情景预测】
2021年12月27日,西班牙《国家报》发表题为《2021年除新冠疫情以外的全球卫生领域的里程碑》的文章,文章中提到2021年世界卫生在人类健康方面提到的十项重要进展:①第一种抗疟疾疫苗获推荐;②对结核病的治疗时间缩短;③终结被忽视热带病新计划;④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取得进展;⑤莫桑比克引入人乳头瘤病毒疫苗;⑥中国和萨尔瓦多消灭疟疾;⑦结核病传播方式与新冠相同;⑧致力于消除先天性恰加斯病;⑨美国批准预防艾滋病注射药物;⑩营养不良儿童的有效膳食补充剂。在人类的健康方面,特别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我国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科学家在防控疫情、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全国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命题点有:艾滋病、疫苗、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免疫失调等。
【知识链接】
疫苗的类型: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减毒活疫苗、灭活的死疫苗和新型疫苗,各有优缺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能感染人体使人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的结果。如“糖丸”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口服后预防小儿脊髓灰质炎。灭活的死疫苗中的病原体已被杀死,安全性很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如减毒活疫苗,需要多次强化免疫。新型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DNA疫苗就是基因疫苗,即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质粒上,然后将质粒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炎症风暴,又叫作细胞因子风暴,是一种不适当的免疫反应,是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间正反馈循环而产生。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出来用于细胞间信号传导和通信的多种小蛋白质,通过结合受体引发身体内的多种免疫应答。主要包括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趋化因子(chemokines)、集落刺激因子(CSFs)、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它们的作用有些是促进炎症的,有些是抑制炎症的。促炎因子的作用是激活和招募其他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分泌更多细胞因子,激活和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当免疫系统因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病等因素过度激活时,可能会分泌大量促炎因子导致正反馈循环突破某个阈值而无限放大,最终形成细胞因子风暴。
【对位训练】
1.(2022·广州高三一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RNA病毒,会侵染辅助性T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功能。HIV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HIV通过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由此进入细胞
B.抑制逆转录过程可抑制HIV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
C.逆转录酶以HIV的RNA为模板分别催化合成DNA、RNA和蛋白质
D.HIV侵染后期,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
2.(2021·海南,8)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通过药物干扰HI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几率下降
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B.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相关器官,可解决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问题
C.免疫接种一般采用接种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原体的方式来预防一些传染病
D.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4.糖皮质激素(G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凋亡,用于治疗过敏、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但长期大剂量使用会通过反馈调节机制使内源GC合成的调节机制异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合成GC的场所是内质网
B.GC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活
C.器官移植时可适当使用GC缓解免疫排斥反应,提高成功率
D.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增强
5.(2020·全国Ⅱ,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6.(2022·山东济南高三模拟)部分新冠疫苗生产的途径及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4类疫苗均可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注射核糖核酸疫苗后,该疫苗能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如果受种者曾经感染过腺病毒,不会影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功效
D.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群体免疫力增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可能会上升
新人教生物微专题突破
(四) 免疫与健康
【对位训练参考答案】
1.C [ HIV能够特异性攻击辅助性T细胞,说明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HIV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受体,A正确; HIV病毒是遗传物质为RNA的逆转录病毒,抑制其逆转录过程可抑制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B正确;逆转录酶只以HIV的RNA为模板催化合成DNA, C错误;HIV侵染后期,辅助性T细胞受损,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D正确。]
2.B [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能丰富种群的基因库,A正确;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可能发生,B错误;受体CCR5能够与HIV-1特异性结合,通过药物干扰HI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C正确;编码受体CCR5的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HIV-1与受体CCR5结合的几率下降,D正确。]
3.D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也参与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A正确;利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相关器官,可以避免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攻击,解决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问题,B正确;免疫接种一般采用接种抗原(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的方式来预防一些传染病,C正确;自身免疫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D错误。]
4.D [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GC属于脂质,故细胞中合成GC的场所是内质网,A正确;激素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活,故GC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失活,B正确;免疫排斥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作用的结果,与淋巴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GC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凋亡,故可缓解免疫排斥反应,C正确;由题干“长期大剂量使用会通过反馈调节机制使内源GC合成的调节机制异常”可知,长期大剂量使用GC,通过反馈调节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减弱,D错误。]
5.B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
6.D [传统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不能侵染细胞,不会引起细胞免疫,A错误;注射核糖核酸疫苗后,mRNA在细胞中表达形成病毒蛋白,分泌到内环境中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B错误;如果受种者曾经感染过腺病毒,则体内已有的抗体会特异性结合腺病毒,使其不能侵染细胞,影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功效,C错误;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群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表现病症可能已被消灭,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可能会上升,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