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二)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5分)
但是,shuò( )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 )连,sǎ( )在屋上,地上,枯( )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销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粘( )连 枯( )草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shuò( )方 sǎ( )在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改为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父母有时会对孩子长吁短叹,感觉他们已经在自闭症中失去了一切,然而我坚信这是一种错觉。
B.在大义面前,在亲情面前,管家兄妹三人轰轰烈烈、几死几生地开创了闯关东的大业。
C.这篇文章拖泥带水,读起来索然无味。
D.如今,她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的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文中的风雷电象征着邪恶势力。
B.《雪》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C.巴金的散文诗《月》中“月的光是死的光”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冰冷的月光并不欣赏,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是光和热。
D.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画家。他塑造的海浪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尤其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4.(2013·德州中考)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分)
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德州市交警部门集中组织开展市区交通秩序联合整治行动。4月27日,记者在湖滨大道路口看到,执勤民警正在劝导闯红灯的非机动车辆和行人。
5.(2013·湖北模拟)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一种“家电”,写一段有讽喻的文字。(2分)
示例: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答:
6.综合性学习。(7分)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春天的美好,学校开展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围绕主题为这次活动拟写一个活动标语。(2分)
答:
(2)【方案设计】这次活动的方案,同学们已经设计好了两种形式,请你再设计两种。(2分)
形式一:编一辑“春天日志”
形式二:谱一支“春天赞歌”
形式三:
形式四:
(3)【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3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答: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海燕》,完成7~10题。(13分)
海 燕
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7.作者以海上自然情景的变化为背景,塑造了海燕这一战斗者的伟大形象。文中几次描绘了这种情景 试用准确的语言概述。(3分)
答:
8.仔细揣摩下面的语句,根据提示回答问题。(4分)
(1)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提示:这一句表现了波浪的什么精神 )
答:
(2)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提示:这句话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怎样的特点 )
答:
9.文中画线句哪几个动词用得好 好在哪里 (3分)
答:
10.如何理解“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的含意 (3分)
答:
(二)(2013·陕西模拟)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14分)
绚烂冰窗花儿
路来森
冰窗花儿,有一种孤峭、绚烂的美。好多年来,我的内心都是这样认为的。
深冬季节,北方的天气特别的寒冷。常常是,室外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积雪盈门。空中,飞鸟敛迹;街上,行人稀少。偶或有一条狗从大街上走过,雪地上便留下离离的印痕,给人一种破碎般的感觉。室内,乡下人,则大多生起炉火,天气越冷,炉火越旺,老屋里涌动着暖烘烘的热流。室内室外,巨大的温差,就会在窗玻璃上生成多姿的冰窗花儿。
记得小的时候,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窝在被窝里,支颐,仰首看窗玻璃上的冰花儿。那种梦幻般的痴迷,至今让人神往。冰窗花儿,因了温度的高低的不同,形态各异。冰层厚的地方,堆积着,层叠着,绵延起伏,巍然耸立,崚嶒峭拔。既有沉实阔大的厚重,又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变;冰层薄的地方,图案更是异彩纷呈。有的情状如树,枝枝杈杈,伸展着,纷披着,一树银白;有的形态似 , , , 。若是一只冰鸟,恰好落在了冰树的枝头,那就是一种至美了。人,面对着这种大自然的天成之作,只好喟然兴叹,啧啧称赏。更多的冰窗花儿,你很难说出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形状,但它的错落有致,它的丰富多彩,却更能引发你的联想,丰富着你深冬里的精神世界。
但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冰窗花儿,它们都有一种共有的特性:晶莹剔透、洁白明亮。每一朵花,都是一种圣洁的开放。彼时,我常常望着这种晶莹、洁白出神,在凝视中,感受那种洁净清冷的凉意。这是一种透骨而干净的凉意,这种凉意,让人想到那种冰清玉洁的美。
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靓丽的色彩。太阳出来了,冬日的太阳,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冰窗花儿的莹白,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花上散射出来。其实,冰窗花儿就是一种单纯的白,也正是这种“单纯”,才有了它的包容:容日光七色于白色之中。在这一点上,冰窗花儿,便有了哲理的意义。
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融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道道流淌的记忆。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曾经的绚丽和多姿。
它是否也在告诉人们:生命虽然短暂,但只要美丽过了,辉煌过了,并且以一种纯洁无瑕的姿态。即可无怨无悔了。
(选自《初中生》2013年第4期)
11.冰窗花儿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3分)
答:
12.冰窗花儿有哪些美的特征 (2分)
答:
13.冰窗花儿形状多种多样,相信你也仔细观察过。请模仿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进行仿写。(3分)
14.作者为什么说冰窗花儿有哲理的意义 (3分)
答:
15.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对人生价值的理解。(3分)
答:
(三)(2013·济宁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3分)
落叶也精彩
郑荣来
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构成一色景致。往年立冬一过,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
我住的大院里,有二三十种乔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是抢尽风头,总是以自己的丰满和金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飘落,它仍独留风姿在枝头,奉献着多彩多姿的美丽。你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所有的行人都不能不顾盼乃至流连。
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的气派,院里的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服。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
树也是不可貌相。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可谓材大体粗,但落叶却早,与它的个子、块头不相称,老大没有老大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打击,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大的叶片,竟哆嗦得厉害,惊吓之声,比谁都大。甚至高叫“怕啦怕啦”,夜深人静时,制造恐怖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是念及它叶阔荫大,夏天给人荫凉,对我等有过奉献,也就谅解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添了许多麻烦,实在不敢恭维。
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后一班岗,大家都撤了它才撤。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营造了热闹的春意。
法国梧桐也值得一说。它在院里落户十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远不像它们在南京那么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见识到,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述各树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少有飘落者。它们也是叶阔荫大,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
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
落叶,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再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
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3年初中三年级第6期,有删改)
16.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答:
17.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3分)
答:
18.文章依次写了不同树种各自落叶的精彩美丽,请赏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3分)
答:
19.请品味下面一段话的语言特色。(3分)
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
答:
20.文章的最后一段说:“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揣摩“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这一句话的深刻含意。(2分)
答:
三、写作(40分)
21.(2013·威海中考)有一首歌中写道:不管大花小花,我们都是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花,每朵花都拥有自己的精彩,为了让那朵花盛开,努力着就好……
请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答案解析
1.答案:(1)zhān kū (2)朔 撒 (3)销 消
2.【解析】选D。“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结巴。不能形容神情。
3.【解析】选A。风雷电象征着人间追求正义、光明的正义力量。
4.答案:(1)句意不正确,应删去“不再”;(2)搭配不当,应在“非机动车辆”后添加“驾驶人员”。
5.答案(示例):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
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电视——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别人的摆布。
6.(1)答案:示例一:捕捉春的踪迹,谱写春的颂歌。
示例二:寻觅春天足迹,体验明媚春光。
(2)答案(示例):创一幅“春天诗画” 出一期“春天悟语”(墙报、黑板报等)
(3)答案(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7.【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时间概括暴风雨的情况。
答案:三次。即暴风雨将要来临时的背景、暴风雨已经逼近时的背景和暴风雨就要来临时的背景。
8.【解析】此题考查对形象本质的把握能力。解答题(1),要发挥想象,根据文章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根据波浪面对“越来越暗”“越来越低”的乌云的表现——“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等来分析。解答题(2),要抓住“听出了”进行理解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答案:(1)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2)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9.【解析】此题考查对用词的赏析能力。首先要明确所找的词语为“动词”;然后细读画线句,找出最能突出形象特点的动词;最后结合句意分析该动词写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
答案(示例):“抱”“甩”“摔”用得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狂风以人的生命、行为,与句中“恶狠狠”一词相呼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狂风气势汹汹的残暴的猖狂气焰。
10.【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要结合全文的写法——象征,来理解“乌云”“太阳”的深层内涵——反动势力、光明与胜利;然后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角度,结合句意回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说明反动势力再强大,也无法阻止大革命的到来,也无法阻止广大人民过上幸福、温暖的美好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11.【解析】此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根据文章第2段的内容,筛选有关语句概括作答。
答案:室外极寒,屋内却暖烘烘的,室内室外巨大的温差下,才会在窗玻璃上生成多姿的冰窗花儿。
12.【解析】本题考查对事物特征的概括。从文章3~5段中筛选有关描写冰窗花儿特征的语句概括作答。
答案:形态各异,图案异彩纷呈;晶莹剔透、洁白明亮;有变幻、靓丽的色彩。
13.【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
答案:鸟 喙足俱全 栩栩如生 有一种霍霍欲飞的灵动感
14.【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容日光七色于白色之中。在这一点上,冰窗花儿,便有了哲理的意义”理解。
答案:冰窗花儿是一种单纯的白色,而这种单纯的白色则能包容进七色,而发出七彩的光辉。因此说冰窗花儿有了哲理的意义。
15.【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语言要流畅。
答案(示例):一个人生命的长与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人生的光彩。
1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阅读全文,从文章描写的对象——秋天落叶、秋天落叶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回答。
答案: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秋天的落叶,热情赞美了秋天落叶的精彩,因为它们构成了一幅秋天独有的美丽至极的风景。
1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信息的提取。从文中找出描写银杏树、柿树、槐树、泡桐树、垂柳、法国梧桐等特点的语句概括总结。
答案:①银杏树:步调一致,说走就走。②柿树:从不大红大紫的奉献精神。③槐树:先后有序,次第而落。④泡桐树:叶阔荫大,风一吹就跌落满地。
⑤垂柳:早来晚走,经得起雪打风吹。⑥法国梧桐:最有抗争精神,坚强勇敢。
18.【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本文中作者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感,如写柿树的落叶,“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就用了拟人手法。另外,还可从不同树种各自落叶由点到面的描写和文章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
答案: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落叶人的情感,倾注了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勾勒渲染,充分展现了落叶自身的美丽价值;文章先细致描写,然后议论抒情,点明文章主旨。(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19.【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文语言的赏析。做此题时,应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入手,紧扣落叶为大地为人类而活的奉献精神思考作答。
答案: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从春到秋圆满的一生,为大地为人类而活的奉献精神。
20.【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回答此题,要联系落叶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结合自己的人生使命回答。
答案(示例):我们应该学习落叶默默无闻、把金黄和希望献给大地和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要像落叶那样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活得自豪而有价值。
21.【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要审题,“自己”起限定作用,“精彩”是表达的中心。其次是立意,要注意思考:“活着”就让生命“精彩”,怎样做才能呈现“精彩”,“活出自己的精彩”有何意义等问题。写作时可以直接写人的生命的精彩,也可以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生命的精彩思考人的生命的精彩,表达的重点应是如何做到“活出自己的精彩”。再次考虑文体,如果写成记叙文,就要选取自己为生命增光添彩的事例表现中心;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要寻找有力的事实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如果写成散文,就要做到语言优美,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