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8 19: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19 新湘教版
1.综合思维:运用景观材料(图片、视频)整体把握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规律和陆地自然带特征,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2.区域认知:通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规律的对比,理解较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3.人地协调观:通过材料,结合真实、复杂的地域分异现象,体会人类活动应因地制宜,能够树立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陆地自然带
自然景观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形成自然带
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长条状分布。
概念
表现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概念
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分类
陆地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经度(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形成因素: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分布: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典型区域:非洲、低纬和高纬地区
(一)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非洲陆地自然带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形成因素:水分(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规律: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更替,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分布: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典型区域:中纬度地区
(二)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温带草原景观
温带荒漠景观
温带草原景观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三)垂直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热量、水分
规律:高大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自然景观沿等高线延伸方向呈现垂直变化。
分布: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典型区域:低纬度高山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差异大、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天山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
⑤表现
(三)垂直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⑤表现
(三)垂直分异规律
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同一自然带,在低纬地区山地分布海拔高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⑤表现
(三)垂直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⑤表现
(三)垂直分异规律
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⑤表现
(三)垂直分异规律
一般,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较高
阴坡
阳坡
阳坡
阴坡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雪线
雪线是指高山地区终年积雪区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雪线
①气温--
气温高,雪线高
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地区终年积雪区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乞力马扎罗山3°S
阿尔卑斯山45°N
雪线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示意图
N
N
①气温--
气温高,雪线高
②降水--
降水多,雪线低
③地形--
坡向: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阳坡气温高,雪线高。
坡度:陡坡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地区终年积雪区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雪线
雪线是指高山地区终年积雪区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
⑤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沙漠化变干,雪线升高。
④季节变化因素:
雪线
世界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的大致规律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中国各地雪线高程等值线图(单位:米)
雪线
我国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规律
①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②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雪线
影响雪线因素的分析
①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叠加时
降水因素
热量因素
+

2
雪线低
②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冲突时
降水因素

热量因素
雪线高
阳坡
阴坡
迎风坡
珠穆朗玛峰
雪线低
林线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
林线
影响林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注:由于南半球60°S附近大陆缺失,故苔原带与针叶林带缺失。
林线
影响林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林线

线


热 量
水 分
坡向:阳坡(高)、阴坡(低)
纬度:信风或副高控制(低)
坡向:迎风坡(高)
海陆位置:沿海(高)
非地带因素
逆温
干旱地区降水
地下水、冻土
焚风效应
纬度:纬度高,气温低,海拔低
影响林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林线
林线高
林线低
当热量与水分冲突时
热量因素﹥降水因素
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
影响林线因素的分析
林线
我国高山林线高度分布规律
①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
②在30°N以南,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③在藏东南一带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
①西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
②雅鲁藏布江谷地向印度洋敞开,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深入。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 幼树 B. 中龄结实树 C. 老树 D. 各树龄组混生
10. 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 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 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 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 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11.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 降水稳定 B. 水土流失量稳定 C. 土壤肥力稳定 D. 岳桦结实线稳定

(2020年新课标Ⅰ)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5-7题。
5. 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林线与雪线更高 B. 林线与雪线更低
C. 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 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6. 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为
A. 暖湿 B. 暖干 C. 冷湿 D. 冷干
7. 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 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 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 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 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气温高
气温升高
降水增多
比火山喷发前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若干年内植被和冰雪将逐渐恢复,故相比火山喷发时,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2020·新课标Ⅲ)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四)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地理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地区: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北极地区
理想状态分布:
南极:苔原带、针叶林带;北极:冰原带
非地带性现状:无
成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四)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地区:东非高原
地带性规律:热带雨林带
非地带性现状:热带草原带
成因:海拔高、气温低;
对流弱、降水少
影响因素:地势起伏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四)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海陆分布: 某种自然带的缺失
地形: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热带草原带
洋流: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达60°N以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局部环流: 信风带大陆西岸:海岸带形成沙漠(离岸风及沿岸寒流影响)
局部水分变化: 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
局部地热异常: 苔原是冰岛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分布着草甸
人类活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
(四)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影响非地带性形成的因素
(2021·菏泽一模)
张教授在我国辽东半岛野外考查,下图是其绘制的某地东西剖面上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反映此区域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植被是
A.落叶阔叶林 B.草甸
C.针叶林 D.灌丛
2.洼地处生长着草甸而不是乔木,主要是因为洼地处
A.气温较低 B.土壤较薄
C.土壤水分较多 D.光照较少


大尺度
小尺度
局部地势起伏
水分迁移
植被分异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五)地方性分异规律(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温带湿润区
平地
温带落叶阔叶林
地形平坦、
高度适中
高而陡的山坡
较耐旱的针叶树、灌木
降水多转化成坡面径流,供植被生长的水分较少
低洼的河谷
草甸植被
周边汇水丰富
地形改变
地方性
陆地地域分异
水分改变
植被改变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五)地方性分异规律(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Eg.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Eg.草原上的盐碱地:在草原上,土壤中的钠、钾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带到地势低洼的地方。由于蒸发强烈,钠、钾在土壤表层不断累积,这些地势低洼的地方便形成盐碱地。盐碱地水、土中含盐量高,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与周围草原明显不同,看上去如同镶嵌在草原上的斑块。
岩石风化物
土壤分异
植被分异
局部地势起伏
水分迁移
土壤分异
植被分异
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
(2022年山东卷)
3.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4.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大尺度
小尺度
局部地势起伏
土壤分异



( 2021年山东卷)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6.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大尺度
小尺度

地貌部位—小气候
水分改变
植被分异
(2022年全国甲卷)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A.提供水源 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 D.围猎场所大
8.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9.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坡度
水分迁移
植被分异
地形部位
水分迁移
植被分异
(2021年全国甲卷)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题。
10.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 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2017年全国Ⅰ卷)

地貌部位
水量平衡
大尺度
小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