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49新中国成立
1956三大改造完成
1976十年文革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过渡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三年
徘徊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1956-1976年二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时空坐标
两头好中间差成就是主要的
文革是场内乱,文革时期有成就,但问题是主要的
课程标准: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时空观念:通过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探索建设道路的对比使学生感知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和执着;
3、史料实证:通过搜集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料,认识到文革的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灾难和教训;
4、历史解释:对本课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形成较为客观的历史认识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5、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感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珍惜国家建设成果和爱国情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错误教训
正确成就
周邓调整
八字方针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文革爆发
中共八大
知识结构
目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二、“文化大革命”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论十大关系》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建设条件:
1、国内
2、国际:苏联教训(客观影响)
(1)经济基础:一化三改(物质保障)
①三大改造的完成,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奠定了工业化发展基础。
(2)体制条件:制度确立(政治前提)
①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3)理论指导:立足国情(独立探索)
《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中共破除对斯大林模式的迷信中国共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召开,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上主要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全盘否定斯大林执政时的各种理论,指出斯大林主义的错误,还提出“三和”的新理论,对世界形势和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建设条件:1、国内 2、国际:苏联教训(客观影响)
(二) 建设围绕的核心问题
(三)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25)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论十大关系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和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论十大关系》与苏联模式的不同?这表明了什么?
表明:中国初步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根据多年来经济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强调指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是一条“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工业化方针。 ——《论十大关系》
不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关注重工业与农业 协调发展;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当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意义: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社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
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建设条件:(二) 建设围绕的核心问题
(三)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25)
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背景:
(2)时间:1956年
(3)内容:
①主要矛盾:
②主要任务:
③建设方针: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物质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制度基础);主要矛盾变化;
②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建设条件:(二) 建设围绕的核心问题
(三)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25)
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背景:(2)时间:1956年
(3)内容:①主要矛盾:②主要任务:③建设方针:
④评价:
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确立了主要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表明“经济建设”成为党的主要任务,路线正确,符合国情,探索中取得初步成果。但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
?
分析国情
对国情认识清楚,路线正确。
制定主要任务
指出主要矛盾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建设条件:(二) 建设围绕的核心问题
(三)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25)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3、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背景:
(2)提出:
(3)含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事业万象更新。
(2)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3)国家面临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任务。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前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的范围内。
艺术问题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三)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25)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3、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背景:(2)提出:(3)含义:
(4)实质:
(5)影响:
(6)经验教训:
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性和多样性,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
是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地位),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①“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
②党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科技、文艺发展的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
③在文学艺术领域要始终坚持和正确贯彻“双百”方针,这对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④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与人民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新中国“双百”方针比较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建设条件:(二) 建设围绕的核心问题
(三)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25)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3、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提出:
1957年春,毛泽东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提出:1957年春
(2)影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毛泽东在深刻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它的科学价值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方向起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①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随之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的扩大化了。
(三)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25)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3、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全党整风运动(1957年4月-1958年8月)
(1)目的:
(2)内容:
(3)性质:进行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
(4)概况:
(5)意义:
①克服近年来党内新滋长的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②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需要。
①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②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
③形式: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
全党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了作风。
曾在1942年、1950年、1957年进行过3次。1957年4月27日到1958年8月
(三)成功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25)2、中共“八大”(1956年9月)
3、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全党整风运动(1957年4月-1958年8月)
6、反右派斗争(必要的)
(1)原因:
(2)概况:
(3)问题: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
“党天下”、“轮流坐庄”。
“我们现在生活没有1949年的生活好,现在我们工人的工资高,但商品价格比1949年的高,物价涨得太多了,不如1949年的生活好。”
“毛主席领导好是好,再过两年有米讨;毛主席万万岁,买什么东西都站队。”
1957年7月,毛泽东部署反右派斗争。为此,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
在斗争过程中某些人犯了严重的扩大化的错误。
小结: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理论文章及其内容
时期 文章 内容(作用)
大革命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关注农民问题
十年对峙 井冈山时期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说明
抗日战争 延安时期 《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等 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 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标志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的高度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建设条件:(二) 建设围绕的核心问题(三)成功的探索
(四)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
2、表现:
(1)1957年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①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灵魂:速度
④实质:是“左”倾冒进的错误思想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
⑤评价:
(1)党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2)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没有提出一套为全党所接受的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⑶主要领导人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内民主生活长期不正常及国际环境影响等。
有少数右派妄图推翻共产党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左”的偏转
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速度的左的错误。
“左”的发展
③实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
2、表现:(1)1957年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运动:
1958年,以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特征的“大跃进”的发动。
a、农业: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A、表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各地掀起虚报高产浪潮。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b、工业:大炼钢铁运动
在“大沙地”建的“炼钢土高炉”群
C、危害: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等。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资源浪费,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B、特点:以大炼钢铁为中心,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浮夸风”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也提出了高指标,即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3901亿斤提高到7000亿斤。致使农村不顾自然条件,片面要求深耕密植,深翻土地在1至2米左右。有的地区举行争取秋粮更大丰收誓师大会,采用“打擂台”形式,由各乡各社派人上台,争报高产。1958年7月开始,各地报刊连续登载粮食高产的浮夸报道。
浮夸风
瞎指挥
高指标
为了达到规定的钢产量指标,号召全国上下一切部门为生产钢“停车让路”,于是以“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为特征的全民炼钢运动迅速掀起。
材料一:重工业畸形发展衣业受到严重削弱,生产大幅度下降。1960年比1957年,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而衣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8%;农业不能为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粮食、油料、原料等农产品。
材料二:工业内部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由于片面追求“以钢为纲”,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使其它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资源浪费严重
(四)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
2、表现:(1)1957年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同时又是政社合一的农村基层政权。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追求大规模、高程度的公有化;大办公共食堂。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
A、人民公社特点:第一是“大”,第二是“公”,第三是“政社合一”
a、组织军事化 b、行动战斗化 c、生活集体化
材料1:到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万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
材料2: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放开肚皮吃饱饭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A、人民公社特点:一大二公
B、危害:
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脱离了我国的国情,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
“三面红旗”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主要不同
①“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二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脱离国家实际,片面地要求发展生产,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
大跃进夸大农产品产量,导致征收指标过高,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办工业导致农业劳动力缺少,影响农业发展;经济结构失衡,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影响民生;人民公社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降低生产积极性;公共食堂造成极大的粮食浪费。
(四)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
2、表现:(1)1957年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原因:
a、“左”倾错误泛滥(根源)b、自然灾害严重c、中苏关系破裂
大饥荒期间饥民在捡拾菜叶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官方统计称3年中中国大陆非正常死亡人数在2000万以上。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四)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
2、表现:(1)1957年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3、 评价:
(五)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1)目的: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 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①积极: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②缺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危害: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和左倾错误,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苏联等因素,导致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五)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1)目的:为了克服困难
(2)主要措施:
(3)结果:
①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
③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重要成果。
但是在肯定"三面红旗"的大前提下,作为执行正确路线中的缺点错误进行的,1958年以来"左"的指导思想未能根本触动
④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①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②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农业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建设条件:
(二) 建设围绕的核心问题
(三)成功的探索
(四)探索中的失误:
(五)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六)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
①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④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⑤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拓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的原因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原因:
(1)“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根本原因)(2)错误估计国内外形势: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因此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
(4)被野心家林彪、江青等利用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原因:(了解)
(1)历史原因:
①政治上,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在探索,中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研究,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②经济上,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小农思想既是产生个人崇拜的土壤,也是产生领导人个人专断的根源。
(2)国际原因: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顶住了来自美苏霸权主义的压力,但同时对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3)国内原因: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断进行,党内“左”倾越来越严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民主法治不健全,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的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原因:
2、过程:
(1)发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2)夺权①1967 年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
②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了“斗、批、改”运动。(4)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5)全面调整:1972 年和1975 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
(6)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7)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整顿①交通运输;②钢铁工业;③国防科技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原因:2、过程:
3、性质:
4、影响: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卞仲耘,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1966年被红卫兵打死于校中。
基本人权
遭到践踏
《宪法》第8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法制遭到践踏
无政府状态
傅雷 著名翻译家1966年9月3日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翦伯赞 著名历史学家
1968年12月18日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自杀。
文化断层
前六届全国人大召开时间
第一届 1954——1958
第二届 1959——1963
第三届 1964——1965
第四届 1975年?
第五届 1978——1982
第六届 1983——1987
前六届政协召开时间
第一届 1949——1954
第二届 1954——1959
第三届 1959——1965
第四届 1965年?
第五届 1978——1983
第六届 1983——1987
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浪费和减收共计13000亿人民币。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总的损失,是中国前30年基建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李先念(1977年12月20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
巨大经济损失
文艺事业遭到摧残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1、原因:2、过程:3、性质:
4、影响:
5、“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它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①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②经济:破坏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③文化:文化战线“万马齐喑”,“八亿人口八个戏”
(1)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3)必须坚持国家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做法。
(4)最深刻最基本的教训: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决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特别是“左”的错误。(还有其他认识)
“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
当然,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的曲折道路,但是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作用下总体来看还是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56-1976)
1、原因:
2、成就:
(1)工业:
(1)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
(2)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作用。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
①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推进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拓展:三线建设
1.概况:从196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
2.背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1)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
(2)美越战争的影响 (3)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
3.评价: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1)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但成就十分有限;国家将资源大部分倾斜在三线,间接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三线建设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无法改善民生物资匮乏的现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三线建设有效地缩小了东西差距,改变了很多落后地区的面貌,许多交通不便甚至与世隔绝的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线建设成就
作用:
1、增强国防力量,
保卫国家安全。
2、推动西部发展,
改善工业布局。
防苏
防台
防美
防印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56-1976)
1、原因:
2、成就:(1)工业:
(2)科技和国防: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
②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中国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③1970年6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
这一时期,中国优先发展国防科技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国虎视眈眈,对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重工业基础薄弱,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只有发展重工业和国防科技,才能保证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安全
“两弹一星”原因:
①“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仅打破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核武器的垄断,而且打破了它们对我国的核威胁;②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国防力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促进了航天科技等尖端科技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相对安定的有利环境。
“两弹一星”意义: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56-1976)
1、原因:
2、成就:(1)工业:(2)科技和国防:
(3)农业:
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
袁隆平小档案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64,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73,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91,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2001,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获得“共和国勋章”
袁隆平在从事水稻研究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袁隆平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56-1976)
1、原因:
2、成就:(1)工业:(2)科技和国防(3)农业
(4)教育医疗:
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
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抗疟新药青蒿素—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消灭血吸虫病
沂蒙山区的“识字班”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56-1976)
1、原因:
2、成就:(1)工业:(2)科技和国防(3)农业(4)教育医疗:
(5)外交事业:
①建交国数量: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由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
②1971年10月,第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日正式建交。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尼克松访华
周恩来与田中角荣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
60年代外交的曲折发展
(1)背景:美苏争霸。
①美国继续敌视中国,阻挠大陆解放台湾;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安全。
②50年代末期,苏联实行霸权主义,企图损害中国的主权;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并爆发局部武装冲突,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③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奉行相对球自主外交政策。
④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增多,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⑵外交政策:“两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一大片”,团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
⑶影响:①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在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与大国对抗,造成孤立,与小国建交增加财政负担。
【概念阐释】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毛泽东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 “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他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苏联控制”。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大力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逐渐打破了 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困局。
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背景:
①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中苏关系恶化。
②美国:日、欧实力上升,苏攻美守,越战中失败,经济危机,霸主地位动摇。
③中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迎来第二次建交热潮。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政策、原则:
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一条线”)
特点:
70年代以来的重大外交突破表现:
(1)重返联合国
A、重返联合国问题的由来:
①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创始国,并且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B、能重返的原因:
(1)重返联合国A、重返联合国问题的由来:
B、能重返的原因:
①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②美国政府孤华的政策也逐渐破产。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D、重返联合国的意义: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这就是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
C、重返联合国的经过:
①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③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巨变,第三世界作用越来越大;有利于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
④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70年代以来的重大外交突破表现:(1)重返联合国
(2)中美关系正常化:
A、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①从美国方面看:a、长期实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c、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d、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②从中国方面看:a、苏联陈兵中国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b、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应对苏联对中国的威胁;c、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B、主要过程:
①试探之旅:“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②旋风之旅: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③破冰之旅:1972 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正式建交: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断交、废约、撤军)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影响:
①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的对峙,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有利台湾问题解决;
②有力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
③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
④推动了中美在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
对世界:
对中国:
①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 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
② 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
③有利于实现各国共同繁荣 , 建立公正 、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70年代以来的重大外交突破表现:
(1)重返联合国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
A、原因:
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 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B、过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
C、意义:
①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1)国家间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活动都围绕国家利益展开。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相悖是国家间摩擦的根源。
(2)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3)国家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敌对和战争,也有各种形式的友好往来。
(4)国家间关系的演变还受制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各国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56-1976)
1、原因:
2、成就:(1)工业:(2)科技和国防(3)农业(4)教育医疗:(5)外交事业:
3、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时代精神
(1)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2)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
铁人
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56-1976)
1、原因:
2、成就:
(1)工业:
(2)科技和国防
(3)农业
(4)教育医疗:
(5)外交事业:
3、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时代精神
4、伟大建设成就的意义
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课堂小结:
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但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
“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国民经济调整: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建设成就:成绩令人瞩目。并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于夫妻店经营灵活,能够满足人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陈云认为还要保留夫妻店,这符合国情民意,故B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故A项错误;1992年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故D项错误。
1、1956年,主管全国经济工作的陈云指出:“夫妻店担心进不了社会主义,我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长时期内还需要夫妻店。因为老百姓还要买小杂货、油盐酱醋,还要吃大饼、油条、馄饨、汤团。”这表明( )A.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即将结束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应立足国情民意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老百姓需求
D.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时迫切的任务
B
解析:材料“三线建设部署的项目便涉及到钢铁、石油、农业、林业等300多个”“中央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立特区制,实行建设与生产承包,组织有关部门和省市集中会战等以保证三线建设”体现了国家意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C正确;“三线建设”并非协调发展,故排除A;“一五”计划在1956年基本结束,故排除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陆续展开,故排除D。
2、从1964年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三线建设部署的项目便涉及到钢铁、石油、农业、林业等300多个。同时,中央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立特区制,实行建设与生产承包,组织有关部门和省市集中会战等以保证三线建设。这些措施( )A.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B.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C.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D.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
C
3、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新中国( )
A.高度重视科技发展 B.强调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谋求世界大国地位 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化三改造”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党中央开始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于1956年召开了“中共八大”,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此精神指导之下,1964年,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目标,此种情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故选D项;
解析:根据“这是中国第一次作为一支主要的国际力量积极参与调整,而不是被动卷入国际关系的调整之中;调整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紧迫的安全问题,而其影响却是全面而深远的。”可得出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中国步入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体现,有利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促进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D项正确。
4、这是中国第一次作为一支主要的国际力量积极参与调整,而不是被动卷入国际关系的调整之中;调整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紧迫的安全问题,而其影响却是全面而深远的。中国外交活动范围从此扩展到国际舞台,而此前基本上被局限在半个舞台上。中国的这次外交调整推动了(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C.全方位外交的开展 D.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
解析:“社员”表明是人民公社化运动,1961年,由于受左倾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将数百万亩冬闲日借给社员(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表明这一举措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故B正确;A与题意相悖,排除A;材料未体现C,排除C;D是在1978年以后,排除D。
5、1961年冬季,湖南省将数百万亩冬闲田借给社员(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这一举措( )
A.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B.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C.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D.表明当时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6、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如下表所示现象( )
时间 通过 反对 弃权
1961(第16 届) 38 48 20
1962 42 56 11
1966 46 57 17
1969 48 56 21
1970 51 49 25
1971 76 35 17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数量在增加,反对的在减少,这预示着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大势所趋,所以在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而在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故B正确;材料中仅涉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投票的表现,并不能反映出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故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但不能说明“求同存异”成为共识,故排除C;1949年中苏建交就表明了中国外交僵局的打破,故排除D。
A.反映资本主义阵营矛盾重重
B.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C.说明“求同存异”成为共识
D.表明中国已经打破外交僵局
B
解析:由“我国仍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东风—2A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实现了核爆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研制原子弹,主要是受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即中苏交恶,美国对中国的威胁等,因此C项正确。“八字”方针与原子弹的研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发展国防并不是当时的首要经济任务,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没有关系,排除D。
7、面对国内巨大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发展任务,我国仍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东风-2A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实现了核爆炸。据此推知,当时( )A.“八字”方针得到贯彻落实
B.发展国防工业是首要经济任务C.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局势
D.国际地位提高促进了科技发展
C
8、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解析: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导致材料中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职工待遇改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等情况,故选B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排除C项;此时仍然是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才逐步发展,排除D项。
B
9、东北机器制造厂尉风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她回忆:“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他们的技术革新( )
A.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B.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C.提高了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
D.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解析:由材料“毛主席的好工人”、“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共实现技术革新177项”可知工人尉风英重视技术革新,以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获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为企业、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故选B项;材料并未提及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且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存在产品的市场竞争,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技术革新反映的实质,与劳动妇女社会地位无关,排除C项;东北是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且材料并未提及轻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不能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D项。
B
10、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解析:据材料“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可知,当时工人生产条件艰苦,而在这种条件下仍“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体现了工人们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故选D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