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植物的一生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植物的一生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1-19 13:5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植物的一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长成植物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萌发长成植物过程中体内有机物(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
A. B. C. D.
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突破种皮的时间早于胚芽
B.绿类种子胚芽在出土前呈钩状,可减少胚芽出土过程摩擦受损
C.因为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所以光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D.种子萌发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和温暖、湿润的环境
3.概念图常用于表述各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图准确的是(  )
A. B.
C. D.
4.七年级同学开展“被子植物的一生”项目化学习活动,他们在学校实践基地种植了一些豆类植物,有豌豆、蚕豆、菜豆等。小明和小红注意到一些种在水渠附近的豆类植物比其他豆类植物高得多。小明认为植株高度的差异是由于遗传造成的。小红认为这是因为长在水渠附近的豆类植物比其他豆类植物获得了更多的水。小红为研究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选用了相同类型的种子,无需控制相同的条件有(  )
A.环境温度 B.日浇水量 C.光照时间 D.土壤类型
5.如图所示,图1是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沿虚线将种子横切,并画出了横断面的示意图(图2);图3是菜豆种子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玉米种子纵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图1菜豆种子横切得到图2,图2中结构3是胚乳
B.图3中,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④发育而来
C.图3中的①②③④、图4中的②③④⑤分别构成了胚
D.图4中的结构①是子叶
6.有一种特殊的铅笔种在土壤里,可以发芽长出植物,即在铅笔的顶端加上一个里面装有种子的可溶解网袋,待铅笔即将用完时,将其插入土中就会长出植物。与装在网袋里相比,土壤为种子的萌发补充了(  )
A.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空气 D.有机物
7.多数动物受精卵中的卵黄可以为胚胎提供营养,玉米种子中与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
A.子叶 B.子房 C.胚乳 D.胚芽
8.为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 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培养皿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温度(℃) 23 23 23 5
发芽数(粒) 89 0 90 0
A.该实验能说明阳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B.甲、丁实验可以说明,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C.该实验能说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D.该实验能说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9.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要看到完整的胚的组成,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只需剥去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即可
B.只需剥去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掰开子叶
C.用刀片把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滴碘液,变蓝色的部分
D.用刀片把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滴碘液,不变蓝色的部分
10.“观察花的结构”是学习“植物的一生”这节课的重要活动,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
A.用手直接剥下花的各部分 B.用刀片剖开花丝取出花粉
C.用镊子将子房横向夹开观察 D.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的胚珠
11.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的种子结构、枝芽、一段枝条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4]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B.乙图中的[8]发育成丙图中的[12]
C.甲图与玉米种子相比,它没有胚乳
D.乙图中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构是[7],属于营养组织
12.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 使物像成在视野中央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C 观察和解剖花 用刀片将子房纵切 观察子房内的胚珠
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A.A B.B C.C D.D
13.花开知多少?关于月季花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花一般具有花托、萼片、花瓣和花蕊 B.雄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C.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D.卵细胞存在于子房内的胚珠中
14.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湿润
乙 向阳处 20℃ 干燥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二、填空题
15.下图中的玉米种子能长出幼苗但是幼苗相对弱小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受损,不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营养。(阴影部分表示受损伤部分)
16.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17.浙江各地区“立夏”的食俗有所不同,如图是各地立夏时吃的食物。
(1)蚕豆幼苗在长出绿叶之前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_____。
(2)煮茶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茶色,把蛋放在冷的茶水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可以说明_____。小明拿出两个熟鸡蛋做“撞蛋”游戏。两鸡蛋相撞,一蛋破碎,另一蛋未破,小明认为这是因为一只蛋受到较大的作用力,所以破碎了。请你判断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分析一蛋破碎、一蛋未破的原因:_____。
18.某生物兴趣小组播种了一些南瓜种子,用于观察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图1是南瓜雌蕊结构示意图,图2是纵切后的南瓜果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C是___________,由图1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发育而来。
(2)图2中D是___________,主要由图1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发育而来。
(3)剥开南瓜种子,可发现它和花生种子一样有___________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其中。
三、探究题
19.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
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③观察并记录……④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提供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___________。
(2)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③观察并记录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用60粒种子而不用3粒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0.小明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
步骤一:取4个透明玻璃瓶编号为1、2、3、4,每一个瓶底先铺设6层滤纸,再均匀摆放25粒大豆种子。
步骤二:将4个玻璃瓶做如下不同的处理,10天后取出观察萌发情况,记录胚根长度大于2毫米的种子数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处理方法 萌发数量/粒
1 不做处理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0
2 不做处理 放入0℃的培养箱中 0
3 向瓶中加水至滤纸湿润 就入0℃的培养箱中 0
4 向瓶中加水至滤纸湿润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23
(1)设置1号和4号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种子萌发的界定标准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水至滤纸湿润而不是直接加水至种子浸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C
6.A
7.C
8.C
9.D
10.D
11.C
12.A
13.B
14.D
15. 乙 胚乳
16.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17. 子叶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小明的观点不正确,因为两蛋相撞时作用力的大小相同,破碎的鸡蛋是因为受到的压强超过了它的承受压力,而没破的则未超过它的承受压力。
18. 种子 A 果皮 B 两
19. 水分 每个培养皿中萌发的菜豆种子数 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20. 种子的萌发与水分有关 胚根长度大于2毫米 有充足的空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