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中国位于( )。
A.欧洲西部、大西洋东部 B.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非洲南部、印度洋北部
2.5月8日下午2时,壮壮的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还是5月8日下午2时。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B.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
3.请观察中国地图,在同一天中,黄骅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 )。
A.乌鲁木齐 B.黄骅 C.两个城市同时被照到
4.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 )。
①地球不透明 ②地球不发光 ③地球足够小 ④地球不停地自转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冬季气温降低,人们需要穿上棉衣
B.夏季天气炎热,菊花盛开
C.春季气温适宜,苹果熟了
6.除了土圭,我还知道古人利用日影制作出了( )来测时间。
A.沙漏 B.漏壶 C.日晷
7.一年四季,从夏季到冬季,同一地点同一物体的正午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
A. B.
C. D.
8.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9.地球内部由外到内的结构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壳→地核 C.地壳→地幔→地核
10.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昼夜交替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一年中学校国旗旗杆正午时分的影长变化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1.以“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为论点的天文学家是伽利略。( )
12.已知地球内部构造中,最厚的圈层是地壳。( )
13.北京和乌鲁木齐相比,这两个城市同时迎来黎明。( )
14.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也是夏季。( )
15.从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可以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
16.先看到日出的地方就会后看到日落。( )
17.在我们的家乡,同一根电线杆夏天正午的影子比冬天正午时的影子长很多。( )
18.田鼠、猫头鹰等夜行性动物是受昼夜交替规律性影响形成的。( )
19.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一天中看起来宇宙中的其他天体是自东向西转动的。( )
20.有数据表明,地球上的夏季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变近引起的。( )
三、连线题(共12分)
21.把动物的名称与它们各自的活动时间用线连起来。
蝴蝶
主要在白天活动 猫头鹰
壁虎
喜鹊
蝙蝠
主要在夜间活动 麻蜥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题)
22.列举几例你知道的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
23.查阅资料,地球上各地区昼夜交替间隔的时间相同吗?
24.小明的妈妈从北京出发去日本东京出差,小明和爸爸在机场为妈妈送行,此时北京的时间是下午2:00,请问此时东京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位于东九区)
五、实验题(每大题7分,一个大题可能有多个小题,共2题。)
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太阳光。①~⑥分别代表6个不同的城市,回答下面问题。
25.在图A中用阴影画出处于夜晚的地区。
26.图A中处于中午的是________。
27.图B的甲所指的位置是处于________(填“A极昼”或“B极夜”)。
28.图B中,城市5和城市6最先迎来黎明的是________。
29.6月21日是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半球。
30.探索地球形状实验,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同学将移动小帆船沿伞面慢慢移动靠近观察的同学
A.将伞打开,放在两同学之间
B.在小船上插上小帆
C.一位同学将小船沿伞面向另一同学移动,另一同学贴住伞面观察
D.制作小船和小帆
观察的同学看到的是________。
A.先看到帆 B.先看到船身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A
6.C
7.A
8.B
9.C
10.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昼行性动物:蝴蝶、喜鹊、麻蜥等。夜行性动物:猫头鹰、蝙蝠壁虎、鼠妇、潮虫、西瓜虫等。
23.不相同;例如南极和北极昼夜交替时间间隔为半年。
24.北京时间是下午2时,日本东京的时间是下午3时,因为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位于东九区,相差一个时区,时间上相差一个小时。所以东九区的时间比东八区的时间早一个小时。
25. 26.④ 27.B 28.⑥ 29.北
30. D B A C 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