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学习目标
1 .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诞生、司空
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 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 之后"的含义。
2.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难点:
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会用事实说明道理
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认识这些科学家吗?选择一个简单地
介绍一下。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被誉为人类
历史上最伟大,
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 了伟大的成就吗?
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 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简介
叶永烈,
1940年生,
浙江温州
人。科普作家、报告文学作
家。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 学作家奖。
主要作品: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
来》;纪实文《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
篮蓄和蒋介石》等。
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是围绕
哪个观点来写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叶永烈先生是怎样证明“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的。
叶永烈先生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
再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概括
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
第2—5自然段
第6、7自然段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真理诞 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引用古希腊哲 学家泰勒斯的名言,既可作为中心论
点,又可以充当理论依据,一举两得。
再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问号之后"讲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1) 波义尔从盐酸会使紫罗兰中花瓣变红发 现大部分花草受酸和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五。
(2) 魏格纳从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和蚯蚓的分布 中推论欧洲大陆和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3) 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 一象中推断出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南美洲东海片的凸出
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
凹陷部分,为什么互
相吻合
睡觉时眼珠为 什么会转动
反复观 察实验
完成表格
波义尔
紫罗兰的变色 物质是什么
反复研 究实验
大部分花草遇到 酸或碱会变色
魏格拉
欧洲大陆与美 洲大陆本来是 连在一起的
阿瑟林 斯基
与做梦有关
文集
读搜据
阅献证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最后把“? ”拉直变成“!
?: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
波义耳提出了哪些问题 这照应了题目中的 哪个词语?
(1) 波义耳提出的问题:这种物质到底是 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 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2) 照应了题目中的“一百个问号” o
①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三个问向表明了波又耳善于思者,善
于发现问题的精神.
②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 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 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一件偶然发生的小事促成了一个重要发现, 表明科学就在身边,要善于发现思考.
③利用这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小结:列举第一个事例——化学家波义耳利用石蕊地衣的特性制成了酸碱试纸,被广泛应用与化学实验中。
说明这个,发明的重要实用价值
石蕊试纸是利用石蕊地衣的什么特点制成 的 它有什么用途?
11/
(2)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 建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石蕊试纸是利用石蕊地衣中的紫 色没液遇酸变红,遇碱一变蓝这一特点制成。
事例二: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和蚯蚓的分布
地图上的南 美洲和非洲
5
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的两大洲海岸凸出部分与凹陷部分互相吻合以及蚯蚓的地理分布中确定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海陆的起源》。
5
用一个词语过渡,说明上面的事例虽然独特,但并 不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引出对下一个事例的叙述.
①无独有偶。120世纪初,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 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无聊"和“突然"表明现格纳是在无意中发现 的,侧面反映了他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
②这不会是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块块陆地 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 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 学方面的证据。
"认真研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搜集证据"表现出魏格纳积极探究,认真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AT
③他注意到,-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 现,在美国东海岸有-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 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 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
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起的, 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通过蚯蚓的分布情况进一步证明了魏格纳的假想
2
的准确性.
II
④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 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 产生了重大影响。
列举第二个事例——气象学家魏格纳从蚯蚓的 地理分布中确定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 版《海陆的起源》
这个事例主要写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和 蚯蚓的分布认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 .在一起的。
,5
事例三:睡觉眼珠的转动
阿瑟林斯基从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F
"有趣”不仅表明这一发现也是偶然的,还起 到了引起读者兴趣的作用.
①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 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
②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
一件小事,一连串的思考,可见阿瑟林斯基不仅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而且善于思考问题.
3
a
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 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 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 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 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 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反复"一词表明阿瑟林斯基试验次数之多. 也表明了这个结果是以实验为依据,增强了可 信性.
④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 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列举第三个事例一阿瑟林斯基从儿子睡觉
时眼珠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脑电波的变
化与做梦有关
/、心,,
请大家再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你能说说这三个事例的共同点吗?
都是讲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
内容上:都是讲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
都共同论证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写法上: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
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
微:小,指事情微小的迹象。
著:明显,指事情的发展。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
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课堂小结
古人云“学贵有疑”,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在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奥秘,使自己不断发展、进步,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善于发问,勇于探索,并锲而不舍地追求,就会发 现,原来真理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