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抗倭十四载,血战乾坤赤”概括了中国人民进行的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抗倭十四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 )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如果《湖南日报》让你撰文批驳“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这一现象,你可以引用的论据有( )
①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30万人以上。 ②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③日军在常德地区撒下大量鼠疫杆菌,发动细菌战。④七七事变后侵占北平,烧毁了圆明园。
⑤日军在以益阳南县厂窖为中心,方圆约百公里的地区,疯狂屠杀3万多中国人。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3、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对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 B.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本
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
4、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5、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华北事变
6、1935年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鲁迅撰文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7、某部电影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下列适合做电影名字的是( )
A、西安事变 B、新文化运动 C、鸦片战争 D、九一八事变。
8、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了进攻,制造了(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9、“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林则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
朱德 B、彭德怀 C、叶挺 D、项英
11.“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材料中的“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 )
A.长沙会战 B.枣宜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12.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共同参加过( )
A.五四运动和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D.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
13.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 )
A.旅顺大屠杀的罪证 B.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C.九一八事变的罪证 D.七七事变的罪证
14.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最真实再现这一事件的是( )
A.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B.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C.电影《南京!南京!》
D.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15.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 )
A.湘江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6.刘雯要做一期历史综合实践的小报,她选取了以下内容∶晋察冀根据地、地道战、麻雀战等。据此判断,小报的主题应该是( )
A.正面战场的抗战 B.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
17.2021年7月1日,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有一枚标注“中流砥柱”的邮票。该邮票上有“毛泽东《论持久战》封面、延安革命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群众团结抗战的浮雕”。该邮票旨在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最终实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的抗日战争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9.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由此可见,抗日战争的胜利( )
A.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从根本上消灭了法西斯主义
C.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20.“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全民族抗战 B.美国和苏联的援助
C.日本综合国力下降 D.国际的谴责
二、非选择题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间轴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次日,中共召开紧急会议,第一时间发表了全国反抗日本侵略的第一份宣言:“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工农兵劳苦群众们!唯一的出路久已摆在我们面前了!伟大的任务久已放在我们肩上了!......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
——摘编于《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宣言》
材料三
杨靖宇 周恩来 彭德怀 毛泽东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所示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共的态度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人物事迹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请举一例史实说明。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挢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屠杀,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中日关系。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1937年7月一1938年10月;战略相持:1938年10月一1945年8月;战略反攻:1945年8月一抗战胜利(全面反攻)。
材料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请回答:
(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 2 )在战略防御、相持阶段,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共领导的军队组织了哪些著名战役来打击日军?
( 3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4 )小明同学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网页上发现了以下一些具体时间:1945年8月15日、2014年12月13日,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些时间都发生了哪些事件。
答案
1-5BCAAA 6-10DABBA 11-15CBBDB 16-20CADAA
21、(1)九一八事变;(2分)中国开始了14年抗战;
(2)①第一时间发表抗日宣言;②积极倡导在中共领导下团结抗战;③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3)①东北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表抗日宣言,倡导团结抗战,开展抗日游击战争。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百团大战: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胜利,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④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2、(1)九一八事变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南京大屠杀
(4)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的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等。
23、(1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
(2)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4)依次是: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