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一3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
1.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尿酸的生成量与排出量处于平衡状态。当血浆中尿酸浓度长期超过正常
范围时可能会引起痛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尿酸、tRNA、血浆蛋白均会出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中
B.人体血浆中尿酸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痛风症状的出现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适当饮水能促进体内尿酸的代谢,有利于缓解痛风症状
2.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细胞生活在d中
B.b、c、d三种体液含量之和大于a
C.b和c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d
D.抗体和激素都不是d的组成成分
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躯体运动与大脑皮层和脊髓有关,脑干不影响躯体的运动
B.第一运动区中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C.由于大脑皮层可以对脊髓进行调控,所以“憋尿”可以一直进行
D.膀胱收缩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膀胱收缩会引起排尿活动的发生
4.下列关于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也可能会分泌神经递质
B.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发挥作用后一般会被分解或运走
C.抗体和激素都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D.抗体和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部位在核糖体
5,家蚕的变态发育主要受保幼激素(JH)和蜕皮激素(20E)的共同调控。JH由咽侧体合成分
泌,能维持幼虫的生长状态;20E由前胸腺合成分泌,主要与幼虫破茧以及幼虫向蛹的变态发
育转变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JH和20E都是家蚕体内微量、高效的信息物质
B.家蚕体内JH和20E的合成、分泌受基因的调控
C.在桑叶上喷洒适量的JH,家蚕食用后会提前做茧
D.JH和20E在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相互抗衡
6.巨大荨麻疹又称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其发病原因
以过敏为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首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引起巨大荨麻疹
B.巨大荨麻疹发病时,免疫细胞的活动加强
C.巨大荨麻疹患者的子女也很有可能患该病
D.巨大荨麻疹与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完全相同
【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6页)】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A正常情况下,tRNA不会出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中,A错误。
2.Ca,b、c,d分别表示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大部分细胞生活在b组织液中,A错误;b、c、d构成
细胞外液,约占1/3,a细胞内液约占2/3,B错误;b组织液和c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d血浆,C正
确:抗体和激素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
3.B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A错误;“憋尿”不能一直进行,C错误;膀胱收缩是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D错误。
4.C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作用,不需要与相关受体结合,C错误。
5,C保幼激素(JH)能维持幼虫的生长状态,故在桑叶上喷洒适量的JH,家蚕食用后,会推迟其做茧的时间,C
错误。
6.D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A正确:过敏反应与免疫强度过强有关,发生时免疫细胞
的活动增强,B正确: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C正确:巨大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
陷病,二者的发病机理不同,D错误。
7.D据题意可知,外向电流指的是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内向电流指的是钠阁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
图中b~℃点仍然为内向电流,说明b点仍然存在钠离子的内流,A错误:2→3存在强度较小的内向电流,可
判断该时间段发生的不是钾离子外流,B错误:该图表示的是神经纤维上一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又恢
复静息电位的过程,并非是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过程,C错误:钠离子在神经元外的浓度大于神经元内,
所以钠离子出入神经元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钾离子则相反,出入神经元的方式分别是协助扩
散和主动运输,D正确。
8.AA途径属于神经调节,在血糖调节中,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某个区域,产生的兴奋通
过传出神经传至胰岛A细胞或胰岛B细胞,A正确:B途径分泌的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B错
误,若C途径中垂体被切除,则丙分泌的激素增多,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诚少,C错误:图中的调节途径有神
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信息分子有激素和神经递质,D错误。
9.B从图中可以看出,M1组测量前进行了48h限水,限水处理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海透压增大,A正确;渴觉
形成于大脑皮层,B错误;由M2组和M3组的结果可知,光刺激会增加小鼠的饮水量,所以可推测若对M1
组进行光刺撒,则该组小鼠水摄入量增加,C正确:M3组水摄人量较多,其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D
正确。
10.C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是由温度决定的,A错误;树木年轮的形成主要与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有
关,是温度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实例,B错误:植物根中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能将重力信号
直接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不均衡分布,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D错误。
11.B与生长素浓度为0的一组相比,切段平均长度若大于该组则表现为促进,小于该组则表现为抑制,图中
实验组的切段长度均大于该组,所以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的抑制作用,B错误。
12.D乙烯的作用有促进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13.C种群的性别比例只会影响出生率,不会影响死亡率,C错误。
14.B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B错误。
15.B该兴趣小组应该在标记个体和自然个体完全混匀后进行第二次捕捉,A错误:该地区田鼠的数量=(第
一次捕捉的数量×第二次捕捉的数量)/第二次捕捉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量,据此可知,如果部分田鼠因为标
记而死亡,则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量就会偏少,则调查结果会偏大,B正确;标记重捕法适
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C错误:根据计算公式,若调查过程操作无误,则该地区的田鼠数
量约为(20×30)/5=120只,D错误。
16.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不是“J”形,C错误.
1 .D捕食、竞争和寄生等关系均可用于害虫防治,D错误。
18.C弃耕的农田不一定能演替成热带雨林,因为不一定具有形成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C错误。
19.A图甲中的横坐标表示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纵坐标表示捕食者的数量变化,A正确;图乙中的a时间段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