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八:古代文明的产生和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2022·山东】1.下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
〇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 〇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于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 〇当阿基坦公爵去世时,让儿子娶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
A.推动城市崛起 B.加强国王权力 C.建立民族国家 D.发展庄园经济
【2022·湖南】2.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这种政策( )
A.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致力于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
C.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着眼于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
【2022·湖北】3.在雅典城邦,获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纪中期,著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表明( )
A.贵族对村民有监护义务 B.公民责任意识衰落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 D.理性精神逐渐消解
【2022·辽宁】4.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
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 )
A.王权的衰落 B.对自然的崇拜 C.文字的发展 D.对科学的探索
【2022·辽宁】5.下图为11~14世纪法兰西卡佩王朝时期的王室领地示意图。
该图中领地变化体现出法兰西( )
A.民族国家形成 B.封建社会衰落 C.诸侯势力扩大 D.王权不断加强
【2022·北京】6.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2022·北京】7.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下列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字母文字
②雕刻艺术
③民主政治
④冶铁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北京】8.英国议会最初由封建教俗贵族组成,旨在协助国王解决财政困难。1265年骑士和城市市民代表首次参加议会,并于1341年起单独议事,最终组成议会下院。通过议会,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金钱和人力的支持,而议会亦可向国王提出请愿。关于中世纪英国议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王可不经议会同意而加征新税 B.下院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
C.城市市民是国王联合的重要对象 D.贵族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行政权
【2022·浙江】9.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2021·山东】10.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2021·福建】11.据古罗马史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三名罗马使者被派去雅典以熟悉其制度和风俗,并了解其他希腊城邦法律。他们抄录了“梭伦法”,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希腊各城邦文化的优越 B. 罗马法的包容特征
C. 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D. 十二铜表法的来源
【2021·河北】12.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2021·湖北】13.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
A.专制主义理念 B.自由主义精神 C.法律至上原则 D.小国寡民情结
【2021·天津】14.凯撒执政时期,罗马发行的一些货币上,一面是凯撒的侧面头像,另一面记载着他的功绩,且内容时有变化,可见罗马货币( )
A.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B.彰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显示了铸造工艺高超 D.体现了帝国实力强盛
【2021·湖南】15.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2022·浙江】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国王和共同的行政管理机构,每个城市自成一个国家。只有某些东西把希腊联合在一起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体育运动。……譬如,为了纪念众神之父宙斯,人们每隔四年在其圣地举行一次盛大的赛会。这个圣地叫奥林匹亚,那里有大的神庙,也有一座运动场,所有的希腊人,多里安人和伊安尼尔人、斯巴达人和雅典人都来到那里,以显示他们在短跑、掷铁饼、投标枪、摔跤和赛车方面的才能。
——摘自(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
材料二
(雅典)民主活动的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仅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权……而且,这种民主权利本身有时也流于形式,失之过滥;公民大会往往在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煽惑之下,通过了一些怀有偏见的错误决议,伤及无辜,扼杀了新的思想。所以雅典民主政治始终只是意味着社会上一少部分成员的政治权利,存在者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阅读材料一,根据材料概括古希腊各城邦的关系,指出奥林匹亚遗址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雅典城邦被排除于公民权之外的人员构成。雅典民主政治“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层面 (说明:只列关键词,无需展开)
【2022·广东】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时期的政治。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国王支持城市自治运动,吸收忠于国王的市民和教士等参加御前会议,并且扩大自己的领土管理权,这些做法使得国王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从而加强了国王的权力,故B项正确;A项只是体现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建立民族国家强调的是摆脱教皇的控制,材料并未体现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庄园经济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有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有助于激发公民的城邦意识。伯利克里的上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皆排除。
3.答案:C
解析:材料“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信息显示,雅典有关官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走上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故C正确;A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题干没有体现雅典公民意识状况,故排除B;D是无关项,排除。故选:C。
4.答案:B
解析:在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当时的“创世论”神学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对自然的崇拜,故B正确;古埃及早王朝时期,王权仍处于上升时期,而不是衰落,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字的发展,故排除C;当时科技水平低下,不得不用神话传说来解释自然现象,所以不能体现对科学的探索,故排除D。故选:B。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1~14世纪”并结合地图可知,王室控制的领地逐渐增多,体现了王权的不断强化,诸侯势力的减弱,D项正确,排除C项;民族国家形成是一个过程,并不是在14世纪形成的,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宗教改革极大的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排除A项;王权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B项“衰落”的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英国议会下院形成的过程,其主要构成成员是城市市民和骑士,而且议会下院逐渐独立议事,一定程度上支持国王,这说明当时的城市市民和国王实现了联合,C项正确;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增加新税,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排除B项;英国下议院的成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议会,而且当时的贵族议会并未掌握国家行政权,排除D项。故选:C。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万民法。
选项 分析 结论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根据“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说明不是探讨罗马成文法的起源问题 ×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罗马是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根据“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可知随着罗马的扩张,原有的法律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由此可知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 √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根据“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更高的、普遍的法则”可知材料反映的不是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
1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掌握雅典城邦事务。依据材料“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可知,这是雅典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祭司的地位,因此不能得出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故B项错误;妇女不是公民,没有政治权利,故C项错误;津贴制度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其执政时间是公元前443—42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材料“他们抄录了‘梭伦法’,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体现了希腊法对罗马法影响,说明希腊文化对罗马具有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各城邦文化的优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并没有说明罗马法的具体内容,因此不能看出罗马法具有包容性,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项C。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材料体现了在治理城市建设中有关公共下水道的立法,这丰富了罗马法的内容,故B项正确;A项错在“个人意愿”;材料体现的是公法不是私法,故C项错误;D项的主体是“官员从政”,这与材料的主旨不符。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可知,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发展应该是自给自足,这种设想蕴含着小国寡民情结。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古希腊有数百个城邦,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城邦十分珍视独立自治,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专制主义理念,排除A项;材料与自由主义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律至上原则,排除C项。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罗马货币上刻印凯撒的侧面头像和他的功绩,能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A项正确;在罗马货币上刻印凯撒的侧面头像和他的功绩,无法体现“皇权至高无上”,排除B项;“铸造工艺高超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帝国实力强盛”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早期商品经济不发达,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故C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罗马法中债的关系,无法体现私产观念动摇,故A项错误。债权或债务的主体不局限于奴隶主群体,故B项错误。仅由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D项以偏概全,故错误。
16.答案:(1)关系:彼此分立,又保持密切联系;有共同信仰,共同参加运动会
作用:古希腊圣地;体育竞技中心。
(2)构成:妇女,奴隶,外邦移民(或“外邦人”)。层面:民主范围;民主性质;参政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城邦和雅典的民主政治。第(1)问,根据材料“希腊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国王和共同的行政管理机构,每个城市自成一个国家。只有某些东西把希腊联合在一起了”等信息可知,是彼此分立,又保持密切联系,拥有共同的信仰,而且共同参加运动会。根据材料“人们每隔四年在其圣地举行一次盛大的赛会。这个圣地叫奥林匹亚”并结合所学可知,奥林匹亚遗址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古希腊的圣地,是古希腊的体育竞技中心。第(2)问,结合所学可知,古代雅典的公民指的是本邦成年男子,因此被排除于公民权之外的人员是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而雅典民主政治“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则体现在民主的范围、性质和参政方式上。
17.答案:1选择“伟大的海”,可结合名言:伟大的罗马展开论述,具体为,罗马的扩张以及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伴随的罗马法从十二铜表法发展到民法大全的历程等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2选择“堕落的海”,可结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的相关历史史实进行论述,但是这块知识相对来说考生更加陌生,不建议选择这个论题,当然,主要史实有罗马的衰落、封君封臣制、基督教会的统治、罗马教皇、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赎罪券等。
3选择“智慧之海”,主要以人文主义这一线索展开,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此后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等,以及宗教改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兴起;
4选择“贸易之海”,可结合古希腊的对外贸易、罗马帝国的扩展促进贸易的发展以及连接中国丝绸之路的旧航路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以及新航路开辟也可展开论述,比如,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是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人。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地中海的历史。可以依据材料中地图信息选择一个观点,比如可以从“智慧之海”拟定论题,论述依据所学从古代的地中海区域孕育出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在政治与法律制度、思想文化方面的智慧,比如古代的雅典民主政治、古代希腊思想和哲学、古代罗马的法律进行阐述,最后以古代地中海是一片智慧之海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