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走向胜利——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 新高考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走向胜利——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卷 新高考版(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20 09: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走向胜利
【2022·山东】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22·广东】2.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是( )
A.“武装自卫” B.“向敌后发展” C.“救亡图存” D.“解放全中国”
【2022·湖南】3.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
A.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B.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
C.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 D.不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
【2022·湖南】4.1949年3月,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全市职工积极分子大会上强调,“私营工厂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人”。这表明北京市( )
A.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B.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
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已准备接管私营企业
【2022·湖北】5.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粑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由此可见( )
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 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
C.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022·江苏】6.下图新年画表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 )
A.自给富足的家庭生活 B.公私合营的制度变革
C.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 D.家庭妇女脱离农业生产束缚
【2022·辽宁】7.下图是存于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中的一份传单。
当时发放该传单的目的是( )
A.抗议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B.声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
C.谴责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D.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
【2022·辽宁】8.毛泽东在1931年3月指出:“农村里头,小市镇里头,小城市里头,都是没有报纸看的。斗争的群众,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灵通、见闻狭隘这一点上讲,是差不得很远的。”该论述强调了( )
A.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B.群众斗争热情的重要性
C.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D.群众文化水平的重要性
【2022·北京】9.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等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民主人士、国民党要员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各界( )
A.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企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
【2021·福建】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各苏区涌现出大量的民间歌谣并广为流传,如“山歌越唱音越高,二胡来和紫竹箫;苏区山歌像团火,唱得处处红旗飘”。此类歌谣的涌现( )
A.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 B.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
C.发挥了土地革命动员的作用 D.反映了苏区宣传的巨大成功
【2021·河北】11.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1935年1月 《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
1935年8月 《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年11月 《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净的决定》
1936年7月 《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
1936年11月 《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 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 D.倡导革命统一战线
【2021·天津】12.1937年4月,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本参赛。比赛前,领队结合时局激励全队;比赛中,华侨和留日学生高呼爱国口号。北宁队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归国后受到数万民众热烈欢迎;《大公报》予以连续报道,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这能够说明( )
A.当时中国重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 B.体育比赛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大门
C.国家综合实力影响体育竞技结果 D.民族危机赋予体育更多精神内涵
【2020·天津】13.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北京】14.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建设(1956—1978)两个时期中各选一个实例,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湖北】15.[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
材料一
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三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的相关情况:
1915年反“二十一条” 1919年五四运动 1925年五州运动
组织领导 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 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协助,组织化程度高
参与群体 城市士绅、商人为主 青年学生为主,商人、工人声援参与 学生、商人、工人共同参与,难分主次
基本形式 集会通电、抵制日货、救国储金 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罢课、罢市、罢工 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外货、罢课、罢市、罢工
中心口号 “救国”“勿忘国耻”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
运动规模 波及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和商埠 波及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 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
——摘自王奇生《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
材料二
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
——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1920年8月13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反帝爱国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变化,并简述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三次反帝爱国运动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材料“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说明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兼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全面抗战时期,目的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尚未出台明确的土地政策,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是没收地主的土地,故B、D两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
选项 分析 结论
A.“武装自卫” 根据“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等信息可知,中共判断战争不可避免,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争取和平,所以中共中央发出的号召应是“武装自卫” √
B.“向敌后发展” “向敌后发展”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 ×
C.“救亡图存” “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主旋律之一,但不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排除C项; ×
D.“解放全中国” “解放全中国”号召出现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排除D项。 ×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材料表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这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各项政策,B项正确,D项错误。这一时期,工农苏维埃政权已不存在,A项错误。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是否得以改变,材料未反映,C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前北京市允许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体现了北京市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提及的是“私营工厂”,C项与材料不相符合。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5.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可以看出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B符合题干的意思;ACD选项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故选:B。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陕甘宁边区”可知是抗日时期,“合作社”“妇女们变工自纺自织自己穿”“合作社帮助买花买车买机子”体现了动员妇女支持革命的特点,C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富足”,排除A;材料和公私合营无关,且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排除B;D项错在“脱离农业生产”,排除。故选:C。
7.答案:B
解析:A.材料表格中的信息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关,而日本是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故A项错误;B.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何苦去帮助日本,反来摧残吾中华民国之爱国学生”“况军、警两界大半出身山东,祖宗血地被人侵占”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外交的失败,而后学生进行了游行示威被捕,符合材料中的信息,该传单上的内容是为了劝告军人警察同仇敌忾声援五四爱国运动,故B项正确;C.“济南惨案”是日本为阻止英美势力向北发展,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侵占济南,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D.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运动,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农村里头,小市镇里头,小城市里头,都是没有报纸看的。斗争的群众,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在消息不灵通、见闻狭隘这一点上讲,是差不得很远的”可知,由于近代报刊业发展的滞后,农村和小城市、小市镇消息不灵通,见闻比较狭隘,因此要通过宣传来动员民众参加革命,故材料强调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C正确;材料不仅仅是强调农村,排除A;材料并没有强调群众斗争没有热情,而是强调由于报刊业发展滞后导致人们消息不灵通、见闻狭隘,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群众的文化水平低,而是消息不灵通,排除D项。故选:C。
9.答案:D
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苏区山歌像团火,唱得处处红旗飘”可知此类民谣激发民众革命热情,故选C项;此类歌谣丰富了民间歌谣的内容,而不是艺术形式,排除A项;材料仅提及福建苏区,无法反映地域特色,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歌谣传唱的效果,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和探索。依据表格信息中“八项注意”“少数民族”“全体同胞”“游击战争”“土地政策”等,都与发动人民群众有关,可见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故B项正确;革命中心转移材料未反映,故A项错误;C项和D项只能反映部分表格信息,故排除。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中国深受日本的欺凌,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沦陷,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队在足球比赛中“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极大鼓舞了当时的中国人民,因此,“民族危机赋予体有更多精神内涵”符合题意,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当时国家对体育竞技的重视,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当时中日足球比赛并不是为了开启国际交往大门,早在1937年前,中国的国门就已经打开,排除B项;国家综合实力会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但竞技结果是受到多方面影响,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长征途中”“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次会议为遵义会议。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与图中的②位置相符,故B项正确。其他三个地点均不在贵州省,排除。
14.答案:论点: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毛泽东思想具有独创性。阐述: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武装,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15.答案:(1)变化:由自发性,组织化程度较低到由政党找领导,组织程度较高。关系:组织领导能够推动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也会促进组织的壮大,领导能力的提升。
(2)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运动有了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协助,组织化程度高”可知由自发性,组织化程度较低到由政党找领导,组织程度较高。关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组织领导能够推动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也会促进组织的壮大,领导能力的提升。(2)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可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去思考,主要从民族危机、思想、经济、阶级、组织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运动有了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