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
2.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
A.自强、求富——辛亥革命
B.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五四运动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护国战争
3.据统计,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6万人减至1万人,原因是( )
A.北洋军阀政府的白色恐怖 B.长征初期的巨大损失
C.国民党反动派“围剿”根据地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4.右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在这里( )
A.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吹响了共和的号角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揭开了革命新篇章
C.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人民的军队
D.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5.“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6.毛泽东说:“……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 )
A.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解放军把红旗插到南京总统府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7.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8.这次会议虽然只有二十几个人参加,但却改变了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方向……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
9.这一革命壮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该“壮举”是指( )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瑞金红色政权的建立
C.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D.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10.下图是某同学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见,其研究的主题是( )
A.局部抗战的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相持阶段的到来
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11.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500万千克,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 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 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12.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的迁移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1923年在沈阳成立―→1931年迁往北平―→1937年迁往开封―→1938年迁往四川
A.新文化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3.
右图是1936年12月30日《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从标题看该报道的观点应该是( )
A.肯定张杨的行动 B.批评张杨的主张
C.反对国民政府 D.保持中立立场
14.《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5.1937年9月18日左权写给叔父左铭三的家书中写道:“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两个多月了。日本已动员全国力量来灭亡中国。中国政府为自卫应战亦已摆开了阵势,全面的战争已打响了……红军们已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改编为第八路……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从这段话中我们不能够读到的信息有( )
A.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全面抗日阶段 B.红军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 D.八路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
16.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17.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
A. 东北地区 B. 平津地区 C. 淞沪地区 D. 西北地区
18. 下列战役,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百团大战 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④太原会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而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多少年殖民统治的结束
A. 30年
B. 35年
C. 45年
D 50年
20.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 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二、非选择题
21.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七七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改正:
[ ](2)一二·九运动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外妥协的政策。
改正:
[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赵登禹将军血洒疆场。
改正:
[ ](4)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改正:
2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进行秋收起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军队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 的原则。
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 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列举材料一框中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又继续战斗的两例史实,并简述其意义。
(2)请把上面框中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3)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材料三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23.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整整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1)用所学史实证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概括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 ……(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5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国民党官兵与敌军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淞沪会战对中国的历史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
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
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
(不含东北) 东南亚、
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余人 不到11万人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5)回顾学习过的抗战历史,你认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5CBDCB 6-10DCBCA 11-15BCACC 16-20BABDC
21、(1)ד七七事变”改为“九一八事变”
(2)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改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3)ד赵登禹”改为“左权”
(4)√
22、(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秋收起义受挫后,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任举两例即可)
(2)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瑞金。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秋收起义失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3、(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后侵占了东北三省。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答出一点即可)
(2)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3)百团大战。打破了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5)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