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墨梅 单元 7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下
学习目标 1、文化自信:阅读古诗,从中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2、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思维能力: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会串联整首诗的意思。4、审美创造:体会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难点 体会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古代许多诗人都以梅花为题材,借物言志,今天学习一首《墨梅》,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2.ppt出示:课题3.板书课题:《墨梅》 齐读课题 让学生按照上节课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古诗 一、古诗导读1.了解作者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饭牛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擅长画梅。主要作品有《白梅》《梅花》《读史》等。 2.指导阅读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老师范读,注意停顿和韵味。读准断句和声调。3.识字解词。(1)我会读洗砚池 乾坤(2)我会写砚 乾 坤从读音、结构、偏旁来识字写字。跟老师书空。二、古诗赏析(一)解诗题:《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二)什么是咏物诗?这类作品多是那些以“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发情感的诗歌。(三)出示前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吾家:我家洗砚台:画家洗砚的水池个个:朵朵 痕:痕迹 淡墨痕:淡淡的墨痕重点分析“淡”,隐含淡泊之意。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花树,开出的朵朵梅花都带着淡淡的墨色。(四)出示后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清气:清香的气味,也指人品纯净高洁 乾坤:天地 重点分析隐含清高之意。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留下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五)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最后两句托物言志,点明中心。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颜色美丽,只希望留下清香充满天地之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淡泊名利的精神品格。 (六)课堂小结这首诗表面是对梅花的夸赞,实际上是诗人自喻“不求索取、永为人间留香”的高尚品格,这种“借物喻人”的描写手法是这首诗的亮点。三、拓展练习(一)拓展阅读描写梅花的古诗还有:雪 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忆 梅 [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二)课堂练习:这三首诗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诗?连一连。《芙蓉楼送辛渐》 咏物诗《塞下曲》 边塞诗《墨梅》 送别诗 指名读,其余作补充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讨论交流指名回答讨论交流指名读、齐读 拓展学生知识面,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这个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讲解句子的意思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交流探究对诗句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释疑能力。理解诗歌的分类会让学生很快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时这也是一种知识的延伸。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知识的拓展是知识积累的一种方法,也是锻炼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的一种方法。
板书内容 墨梅不求索取借物喻人
布置作业 1.背诵《墨梅》。2.我们还学过梅花的什么诗呢?你能默写下来吗?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