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长岭三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
2.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是腹部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
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到C
C.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
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被活化
C.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
D.“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抗疾病非常重要
4.下列有关人排尿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婴儿不能控制排尿,经常会尿床,这种无意识排尿不属于反射活动
B.成人可通过大脑皮层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能调控低级中枢
C.当膀胱内储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兴奋会沿相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D.若某人因车祸导致脊髓从胸部折断,则此人排尿反射存在但无排尿意识
5.神经电位及兴奋传导速度是评价神经功能的常用指标,实验人员多用直径为0.2mm的钨电极作用于相应神经纤维来测定神经电位及兴奋的传导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电位变化幅度与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无关
B.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神经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
C.将两电极分别置于某神经元细胞膜外侧不同位置可测量静息电位
D.将两电极置于突触两侧的神经元细胞膜上可测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6.为研究中医名方—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小肠)的作用,科研人员设置4组实验,测得大鼠胃排空率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状态 胃排空率(%)
正常组 健康大鼠 55.80
模型组 患病大鼠未给药 38.65
柴胡疏肝散组 患病大鼠+柴胡疏肝散 51.12
药物A组 患病大鼠+药物A 49.92
注:药物A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
A.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
B.正常组能对比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
C.与正常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
D.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
7.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能力基本不受影响
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
8.某些植物必须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如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以下对研究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处理 方式 未经低温处理 (第1组) 经低温处理 (第2组) 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第3组)
检测 结果 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出现某些特殊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消失
现象 不能抽穗开花 抽穗开花 不能抽穗开花
A.温度是决定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
B.高温可以解除冬小麦的春化作用
C.春化作用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是低温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未经低温处理,北方春季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开花结果
9.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归属于三个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简图(不都是消费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同化的饲料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的食物链是甲→乙→丙
B.若图1中的乙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甲的数量会增加
C.图2中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b3 /(a2+d1)×100%
D.图2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a1+a2
10.某同学重复了温特的胚芽鞘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去尖端胚芽鞘a将不生长
B.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能促进去尖端胚芽鞘b生长
C.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有无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
D.该实验也能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进行极性运输
11.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B.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IgE的受体
D.二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
12.“失温”即人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5℃,失温者会出现颤抖、心率升高、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严重者会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轻度失温状态时,人体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B.失温现象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人体核心温度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并产生冷觉
D.参赛运动员失温的原因是人体长时间处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的状态
13. 取出枪乌贼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将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d是ab的中点,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测得b处的电位变化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处产生的兴奋由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交替传导到b处
B.适宜电刺激d处,该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图2中,③的出现是Na+大量内流、K+大量外流所导致的
D.若将该神经纤维置于高浓度NaCl溶液中,则③会向上移动
14.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础上,勇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15.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可称为生态位。斑点叉尾鱼和鲢鱼是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人们常常将它们混合放养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对两种鱼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研究绘制了下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d越小说明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越激烈
B.b越大说明斑点叉尾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D.斑点叉尾鱼和鲢鱼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②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异养型生物都是分解者
⑤动物不都是消费者
A.一项 B. 三项 C. 两项 D.四项
17. 沙棘是落叶灌木,根系发达且根上生有根瘤,具有耐旱、耐贫瘠和生长快的特性,人工沙棘林4~5年即可郁闭成林。某西北山地针阔林曾因过度开发退化为荒山,现用沙棘为先锋物种对荒山进行生态修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棘能增加空气湿度,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含水量
B.退化荒山在进行生态修复过程中发生了次生演替
C.人工种植的沙棘均匀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D.若时间允许,退化的荒山可能会演替为相对稳定的针阔林
18. 资料1:《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时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资料2: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据资料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数罟不入洿池”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斧斤以时入山林”是考虑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C.用标记重捕法统计某种鱼数量时,标记物容易被鱼吞食,会使统计结果偏大
D.人类应该按照大自然的生态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
19. 2021年5月,世卫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命名为“德尔塔”(Delta变体)(RNA病毒)。相较于其他变体,德尔塔变体不仅能提髙与肺部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的亲和力,还能提高其逃逸免疫系统的能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德尔塔变体通过理化方法灭活后可制成安全可靠的疫苗
B.德尔塔变体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増殖,并破坏肺部细胞引起患者呼吸困难
C.德尔塔变体的核酸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产物
D.德尔塔变体感染的体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20. 生物学家利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将细胞分裂素(CK)直接涂于侧芽,可使休眠的侧芽恢复生长状态。研究表明,生长素在运输过程中具有降低CK合成的作用,从而限制其对侧芽的促进作用,进而抑制它们的生长(如图)。腺苷磷酸—异戊烯基转移酶(IPT)是催化CK合成的酶,豌豆“去顶”之前检测不到IPT基因的表达,而“去顶”后该基因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幼茎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B.生长素通过抑制IPT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豌豆茎节处CK的合成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主要由幼芽合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过程的调节,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实验处理 授粉 未授粉
不涂抹IAA 不涂抹IAA 在子房上涂抹IAA 在花柄上涂抹IAA
果实平均重量(g) 4.1 0 5.3 0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1组番茄花发育成果实,其子房生长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发育中的种子
C.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
D.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22.严重烧伤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继而发生伤后严重感染,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前一 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因子、抗体、溶菌酶等都是由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合成并分泌
C.过敏体质的病人,只要使用抗生素,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D.用药前做耐药试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
2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同的生物会利用不同的策略来生存和繁衍,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r对策生物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扩散能力强,有较高的生殖率,以“量”取胜,如昆虫和杂草;K对策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扩散能力弱,生殖率低,但有较高的竞争力,以“质”立足,如乔木和大型肉食动物。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绝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
K对策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
在种群基数较少时,K对策生物种群增长率不可能为负值
K对策生物的稳定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
24.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学习和记忆是自主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促进了学习记忆
C.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可能会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有利于新突触的建立
D.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可能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5. 2020年4月,我国科学家在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罕见的鲸落生态系统。鲸落的形成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其大致过程如下:首先,鲸死亡后沉入海底,吸引鲨鱼、盲鳗、甲壳类等生物前来吞食其柔软组织;随后,一些多毛类、甲壳类生物在获取食物的同时,又将其作为居住场所;紧接着,大量厌氧细菌分解鲸的剩余有机物并产生硫化氢,另一部分细菌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最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又以礁岩形式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构成了美丽的珊瑚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鲸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属于分解者
B. 流经鲸落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最终来自死亡的鲸
C. 鲸落的出现不利于深海生物的繁衍和发展
D. 鲸落从形成到最终变成珊瑚礁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演替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55分)
26.(12分)钾在动植物食品中含量丰富,人体钾的来源全靠从食物中获得,图A是人体钾代谢途径,图B是K+通过Na+-K+泵进入细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
(2)由图A可知,食物中的钾离子进入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系统,内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钾离子对维持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外液”或“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血清钾高于5.5mmol/L以上,称为高血钾症。尿毒症患者会出现高血钾症,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胰岛素可激活细胞膜上的Na+-K+泵,协助小肠上皮细胞进行葡萄糖的运输,所以正常人饭后血钾含量会___________。
27.(12分)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森林里,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经调查发现: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有7种、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119种,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丰富度是指 。
(2)该森林群落终年常绿,一些高大树木突出林冠之上,不连续,呈伞状冠型。由春到秋,群落冠层呈嫩绿到深绿,在冬季老叶脱落前,常可见部分红叶映衬在绿色冠层中,说明了群落具有明显的 ,引起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 。
(3)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和黑桫椤。研究人员在该自然保护区内选取10m×10m的20个样方对黑桫椤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并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如图所示。
样地 平均值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7 17 5 10 6 16 8 4 15 6 9.4
乙 18 7 10 14 8 10 6 8 5 4 9.0
据表中数据分析,该自然保护区黑桫椤种群密度为 株/m 。图中数据反映出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 。对黑桫椤高度的研究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态位的研究范畴。
28.(9分)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如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手指割破产生的兴奋传导至T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后神经元兴奋,T处(图中显示是突触)信号形式转变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使心率加快的原因有:交感神经的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经__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3)皮肤破损,病原体入侵,吞噬细胞对其识别并进行胞吞,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降解病原体,这种防御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4)如图所示,病原体刺激下,吞噬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 NGF作用于感受器上的受体,引起感受器的电位变化,进一步产生兴奋传导到______________形成痛觉。
29.(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影响的是曲线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作为除草剂。
(2)图乙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曲线图,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此实验还说明了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
(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使插条生根,若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________(填“浸泡”或“沾蘸”)法处理插条。
(5)生长素对茎、根等器官的生长均有影响,下图是水平放置的绿豆幼苗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远地侧的是 ,表示茎近地侧的是 。
同化固定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A 15.9 13.1
B 870.7 501.3
C 0.9 0.6
D 141.0 79.1
E 211.5 191.4
(14分)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某生态系统进行了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注:能量单位:102kJ/m2 /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请将A~E和大气二氧化碳库填在相应的空白方框内。
(4)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期中,能量丙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由甲供给,则丙能量增加M kJ ,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乙中的碳元素以 的形式流向丙,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乙
甲 丙
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
猫头鹰 鸟
蛇 蛙 蜘蛛
绿色植物 昆虫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猫头鹰体内重金属含量高于蛇,这种现象被称作_____________ ;该食物网有______条食物链,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 ;该食物网再加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答案高二生物学
ACAAB CCCDD BCDBA CCABB
BCD、BCD、ABD、BCD、D
26.答案:(1)神经一体液一免疫(2)消化系统和循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尔(3)胞内液尿液是钾离子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尿毒症患者的肾排出钾功能障碍,导致钾离子滞留在体内出现高血钾症(4)降
27.答案: (1)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2) 季节性(季相):阳光、温度、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3)9.2x10-2.年龄结构:属于28.答案: (1)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体液(3) 溶酶体,非特异性 (4)大脑皮层29.答案:(1)2:d(2)生长素:促进
(3)乙烯浓度:(4)浸泡 (5)A D
30.(1) B (2)11.3% (3)
(4)25M-20MX含碳有机物单流动,逐级递减
生物富集8捕食和种间竞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