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六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 )
①联俄、联共 ②扶助农工 ③民族、民权 ④平均地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 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C. 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D. 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3. 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这一节日的确定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4. 1927年秋,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针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个“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 武装斗争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城市包围农村 D.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5.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井冈山会师 B. 长征开始 C. 遵义会议 D. 长征结束
6. 周恩来、贺龙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一历史事件距今( )
A. 70 周年 B. 80 周年 C. 90 周年D. 100 周年
7. 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
A. A B. B C. C D. D
8. 1934年11月6日的晚上,三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的徐解秀家,四个人盖着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女红军自带的棉被。第二天红军要开拔了,三位女红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了一半给徐解秀……这感人的故事发生在( )
A 北伐战争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9.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
A. 消极抗战
B. 片面抗战
C. 全民族抗战
D. 开展游击战
10. 下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百团大战”是( )
A.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B.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C.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D.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1. 201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组合列举
11.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北伐战争中,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2)1927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蒋介石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_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12. 历史遗迹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耀与屈辱。
(1)圆明园残迹像一座纪念碑,记录侵略者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这里的“侵略者”指的____________。
(2)“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辨析改错
14.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首悲壮的史诗。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931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淞沪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遵义会议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为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解析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鲁迅笔下最早出现孙中山的名字是在1925年4月8日致许广平的私信中。因正逢孙中山逝世,所以,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孙中山。鲁迅写道:“总要改革才好。但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近几年他们似乎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
——刘明刚《鲁迅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
材料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刘新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1)材料一中所说军官学校是指哪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这首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这一点的?
(4)从材料二中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到材料三中的中国共产党“有一支……人民军队”,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策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1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用图中字母(BDE)回答:1935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点: 。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会师的地点: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
材料二 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2)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材料三 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材料四 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腐臭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军马或煮皮带充饥,常常背靠背宿营,互相取暖;手挽手行进,趟过泥沼。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
红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雪,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雪,翻越了夹金山。
以上材料折射出长征精神的哪些内涵?
17.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图二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哪次?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中国1942年1月1日与苏美等国共同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说明了什么?
(4)综上,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1-5ADCBC 6-10CBBCAA
11、(1)叶挺
(2)南京国民政府
(3)甘肃会宁
12、(1)英法联军
(2)七七事变
(3)延安
13、(1)五四运动
(2)国民党一大召开
(3)南昌起义
(4)遵义会议
14、(1)错误 “七七事变”改为“九一八事变”
(2)错误 “淞沪会战”改为“武汉会战”
(3)错误 “遵义会议”改为“中共七大”
(4)正确
15、(1)黄埔军校(或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
(3)有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革命的政策转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政策。
16、(1)B;E;D。
(2)“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敌军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环境。(举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举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7、(1) 抗战开始的标志;南京大屠杀。
(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百团大战;中流砥柱。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人类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作战(最大的启示);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