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2022-2023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2022-2023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20 07:2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2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和过程。
2、教学难点
通过饲养和观察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三、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课件展示蝴蝶的发育过程,从毛毛虫发育成蛹,最后变成美丽的蝴蝶。并向学生提问,美丽的蝴蝶竞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你知道吗?“毛毛虫”是从哪儿来的?它是如何变成蝴蝶的呢?
通过问题串题出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知识。
2、新课讲授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学生都知道这样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常以“春蚕”来比喻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但从生物学观点来看,当“春蚕”把丝吐尽之时,它并没有死去,而是走完了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即将变为蚕蛹而已。
教师提问:家蚕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它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思考片刻,带着疑问学习本知识点。
教师课件展示养蚕、缫丝的过程。
并向学生讲述我国饲养家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饲养家蚕,生产蚕丝,并用蚕丝织成美丽的绸缎。后来,大量的丝绸制品西运,由此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教师课件图片展示丝绸之路和各种丝绸制品。
讲述我国养蚕的现状。现在,我国的养蚕业已由原来的手工作坊式的家庭生产,逐渐转变成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生产的丝绸也越来越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那么,家蚕对人类如此有益,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
学生观察与思考后,将图片按正确顺序排序,并说出家蚕的一生要经过什么时期。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讨论问题:
(1)根据家蚕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差异,你能总结出变态发育的概念吗?
(2)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也属于变态发育?举例说明。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哪些地方不够准确?
如何改动可以使这句诗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4)玉米螟和稻螟与家蚕的发育过程一样,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且它们都是农业害虫,试分析它们哪个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为什么?如何防治?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再次总结强调变态发育的概念。
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师提问,所有的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都和家蚕一样吗?
课件展示才粉蝶的发育过程,总结完全变态的概念及例子。强调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教师课件展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提问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历什么时期?并让学生仿照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自己整理总结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例子。
教师让学生尝试比较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师课件给出表格,学生尝试总结。教师进一步引导,给出正确答案。
其次,教师讲述蝗虫的危害。蝗虫的成虫具有三对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具有两对翅,适于飞行。因此,成虫的活动范围很广。蝗虫具有咀嚼式口器,以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为食。在干旱年份,容易暴发蝗灾,成群的蝗虫到处迁飞,对农业的危害很大。
最后,教师拓展消灭农业害虫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农业害虫,一般都选择在其幼虫期进行灭杀。这个时期的昆虫运动能力较差,密度大,适于集中灭杀。
学生趁热打铁,完成练习,进行知识巩固。
四、板书设计
第1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2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蝗虫的发育过程:卵→幼虫→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