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 课件(8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上的水 课件(8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20 06: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4张PPT)
地球上的水
1
2
3
CONTENTS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
目录
4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
气态
固态
液态
1.水循环
知识梳理
①水体类型及相互的联系
凝华
放热
溶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固
放热
海洋水占比96.530%
陆地水占比3.469%
大气水占比0.001%
分布次之
分布最广
分布最少
②水体类型及空间存在形式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
③水循环: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
④能量来源: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
⑤环节和类型
⑥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使地表物质发生迁移,并塑造地表形态
使地表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拓展延伸
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流动。
地表径流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流动速度慢于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
水汽以风的形式输送到陆地:海陆风、信风、西风、季风等。
下渗多少、快慢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覆盖程度、土壤的结构、城市道路硬化面积和降水的强度。
取决于植被覆盖程度。植被覆盖率高地区,截留降水较多,地表径流较慢,下渗较多,地下径流较多,水资源较丰,蒸腾较强,气候较湿
蒸发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
①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大气降水
主要是锋面雨
②南极水循环
水汽输送
水汽输送
降雪
升华
升华
雪的再分配
雪的再分配
城市路面硬化程度
蒸发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
大气降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知识梳理
修建水库
人工降雨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引水灌溉、围湖造田。
开采地下水、修建地下工程引水灌溉、人工回灌。
植树造林、滥伐森林。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起到削洪补枯的作用;也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增加使蒸发量和降水量。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减少蒸腾,降水量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减弱湖泊调节径流、调节气候的能力,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应用-海绵城市
首要优点是将雨水“变废为宝”进行收集利用。新加坡水资源短缺,占世界倒数第二位,该国利用蓄水池收集雨水回收利用,对自来水的依赖减少了40%。
雨水收集
绿色屋顶
由于海绵城市将雨水进行下渗和收集,减少了城市对市政管网的依赖。
减少管道铺装投入
调节了城市生态
海绵城市替代硬质地面,不仅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也导致地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可供蒸发的水量也增多,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气温日较差会缩小。
低于周围地面的绿地,其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植物为主。
拓展延伸
①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降水较多
来水较多
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弱。
冻土不易下渗
②干旱地区内流河断流成因
降水少
来水较少
人类大量引水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沙土,下渗多。
③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
③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
降水强度大
地表径流加快,地表径流增多。
路面硬化,下渗减少。
④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降水少
大水漫灌
地下水位上升
蒸发旺盛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下渗增多
当堂检测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B.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2.下列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D.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3.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读图,完成下题。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
是(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4.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6.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5.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2
1.陆地水
知识梳理
土壤水
冰川水
地下水
湖泊水
河流水
生物水
①类型
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海洋水
其他淡水
淡水
1.74%
易利用淡水
河流水
湖泊淡水
浅层地下水
0.00007%
冰川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0.3%
③水体间的相互补给
冰川
河流
湖泊
地下径流
大气降水
河湖互补
河(湖)与地下水
枯水期

丰水期

丰水期
枯水期
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世界上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①雨水补给
知识梳理
径流量与温度、积雪量、地形地势有关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高纬度地区和高大山脉的春季有一日一峰现象。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积雪融水
雨水
河流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主要分布在青藏和西北高山地区的夏季,径流的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大。有一日一峰现象。
③冰川融水补给
断流
与河水有互补关系
水量较稳定,有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
④湖泊水补给
与河水有互补关系
是最普遍、补给的补给形式。
⑤地下水补给
拓展延伸
雨水补给——
①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冰川融水补给——
夏汛,冬季甚至断流。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①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
湖泊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②河流流量过程线
东部季风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汛期时间及长短、有无断流、曲线变化陡缓程度(缓——地下水补给、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库、湖泊、湿地等的调节作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地中海气候区
随堂检测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第1~2题。
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
2.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月至8月,4月份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第3~4题。3.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4.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3、河流的水文特征
②汛期:
③含沙量:
①径流量:
年径流量大/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出现的季节、长短。
大/小。取决于植被覆盖、土质状况、坡度陡缓、降水强度、人类活动。
知识梳理
取决于补给类型及流域面积。
取决于补给类型
⑤流速:
⑥补给类型:
④结冰期:
有/无;长/短。取决于最冷月均温。
流速慢,航运价值大;流速快,水能丰富。取决于地形。
有/无。取决于结冰期、流向
⑦凌汛:
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春夏两个汛期,含沙量小,结冰期长。
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结冰期短。
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说出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的水文特征
东北河流
华北河流
南方河流
西北河流
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甚至断流,夏汛,含沙量大,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3、河流的水系特征
知识梳理
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状况以及河流落差。
黄土高原支流众多树枝状
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树枝状
海河扇形
梳状
放射状
南北对称
向心状
归纳总结
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径流量
径流量季节变化
结冰期
含沙量
水系结构
流程
流向
流域面积
河道状况
气候(降水、气温)
植被覆盖率
地形、地势(相对高度、倾斜方向、山脉走向、表层岩性)
影响因素
河流特征
4、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塑造平原及三角洲
提供农副产品
航运、发电、养殖、旅游
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①河流的作用
知识梳理
②水害
1
2
3
4
洪涝
主要考虑流域内的降水特点、河道的宽窄、弯曲程度、含沙量多少、支流分布状况、流域内植被覆盖程度、入海河道长短以及上中下游人类的活动。
断流
主要考虑河流的水文特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程度以及上中下游人类的活动。
凌汛
秋末、初春时节,由于上段河流没有封冻,流向下段河道,遇到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
咸潮
枯水期时,河流水量少,中上游由于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多而使得海水顺河道上溯的现象。
生物
措施
工程措施
行政
措施
③治理措施
拓展延伸
①等潜水位线
潜水的流向:垂直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潜水的埋藏深度:将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绘于同一幅地图上,找到潜水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两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50
51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50
51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
3
知识梳理 1、海水的性质
①海水的温度
表层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0-1000m 深度,水温随深度增加迅速降低;
1000m 以下,水温随深度增加变化不大,
保持低温状态。
②海水的盐度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是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
拓展延伸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纬度因素)
河川径流
洋流
结冰与融冰
海区封闭程度
红海: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
4.1%
波罗的海: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
低于1%
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远大于
降水量;两岸无河水
注入;海区相对封闭,
与外海水体交换差。
纬度高,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两岸多河水注入;海区相对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差。
2、海水的运动
海浪
潮汐
洋流
知识梳理
钱塘大潮
钱塘江外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
海湾。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农历八月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
4
1、洋流的概况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寒流
①概念: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叫海流。
②按性质分类: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通常较低纬度
较高纬度
通常较高纬度
较低纬度
知识梳理
③按性质分类:
风海流:行星际风带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密度流:由重力和密度差异所引起静压力导致的高密度流体向低密度流体下方的侵入。
一般是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城流向海水密度大的海域,底层海水由密度大的海城流向海水密度小的海域。
太平洋
大西洋
补偿流:一处海水流出,周边海水流向海水缺失的地方造成一股海流。
补偿流按方向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平补偿流,另一种是垂直补偿流。后者亦称升降流,包括上升流(寒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
拓展延伸
判断洋流性质及流向
22℃
20 ℃
18 ℃
A
B
20℃
22 ℃
24 ℃
C
D
南半球
北半球
结论: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
寒流
暖流
寒流
暖流
90
90
60
30
0
30
60
知识梳理
2、洋流的分布
①以副热带海区(南北纬30°)为中心的中低纬度反气旋型洋流。
规律: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②以副极地海区(北纬60°)为中心的中高纬度气旋型洋流。
规律:北逆南无,东暖西寒。
③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
规律:冬逆夏顺
分析索马里夏季寒流的原因
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洋流向东流,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冷水上泛,在上升流的影响下,形成索马里寒流。
①南纬40°~60°西风漂流顺时针环流是寒流
拓展延伸
②南极大陆形成逆时针环大陆的洋流,是寒流。
③地理分布模式图
说出洋流名称
知识梳理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②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③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寒暖流交汇海区:海水搅动使海底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上升流汇海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大陆架海区:水深不超过200米,光照充足,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热带海区:纬度低,热量充足,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④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顺流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海雾天气,风大浪急,对海上航行不利。
洋流带来的冰山对海上航行不利。
1
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由于冷却作用,下部温度降低,形成雾。
2
中低纬度寒流流经海域,海区水温较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易凝结形成雾。
3
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域,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而湿的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
拓展延伸
海雾的形成
当堂检测
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完成第1~2题。
1.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
B.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冬季
C.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D.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夏季
2.此洋流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秘鲁寒流
3.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右图所示的国家为非洲第一大产鱼国。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入海河流众多
B.距离欧洲市场近
C.寒暖流交汇
D.盛行上升补偿流
5.洋流N(  )
A.减缓南下渔船航速 B.使附近海域夏季多雾
C.增加沿岸地区湿度 D.促进海陆间水热交换
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6.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7.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8-9题。
8.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9.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