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1张PPT)
第15课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答司马谏议书
预习任务
生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
抚州临川区邓家巷)人,晚年封荆国公,世人称其为王荆
公。逝世后追赠谥号“文”,世人又称其为王文公。中国杰
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元祐元年(1086),病逝于江宁钟山。他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善于运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作品 作品集:《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
诗词:《登飞来峰》《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散文:《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
评价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列宁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1.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2.窃:谦辞,私下,代指“我”。
3.区区:谦辞,小,用于自称。
4.盘庚之迁:商王盘庚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
“辨”同“辩”,分辩、辩解
“卤”同“鲁”
写回信,回复。
书信往来。
表凭借、依靠,用来……的。
谦辞,小,用于自称。
名词,缘故
名词,旧的、原来的知识
副词,故意
副词,详细地
动词,具有
副词,全、都
动词,准备、备办
动词,修订、修正
动词,修建、修造
名词,身高
名词,事物的名称、概念
动词,出名
动词,说出
动词,命名
介词,给
介词,向
介词,从;介词,比
介词,对于
名词作动词,施加恩惠
形容词作名词,好事
名词作动词,办、做(事)
5.特殊句式
(1)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必不蒙见察(_______________)
(3)故略上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________________)
(5)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应为“故(我)略上报(君实)”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应为“如君实以在位久责我”
必学任务
《答司马谏议书》针对司马光对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进而对指责一一进行反驳。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反对派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答案 (1)司马光指责王安石的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从而造成“天下——怨谤”“众——汹汹然”的混乱局面。
(2)劝告王安石“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1.由王安石这封回信,我们可以推知司马光写给王安石信的主要内容,请分条列举。
我的答案:﹍﹍﹍﹍﹍﹍﹍﹍﹍﹍﹍﹍﹍﹍﹍﹍﹍﹍﹍﹍﹍﹍﹍﹍﹍﹍﹍﹍﹍﹍﹍﹍﹍﹍﹍﹍﹍﹍﹍﹍﹍﹍﹍﹍﹍﹍﹍﹍﹍﹍﹍﹍﹍﹍﹍
答案
2.针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是如何回应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完成下表。
答案
答案
答案 ①人:习于苟且。②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③上:欲变此。
3.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我的答案:﹍﹍﹍﹍﹍﹍﹍﹍﹍﹍﹍﹍﹍﹍﹍﹍﹍﹍﹍﹍﹍﹍﹍﹍﹍﹍﹍﹍﹍﹍﹍﹍﹍﹍﹍﹍﹍﹍﹍﹍﹍﹍﹍﹍﹍﹍﹍﹍﹍﹍﹍﹍﹍﹍﹍
答案
答案 (1)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2)①“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③“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4.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我的答案:﹍﹍﹍﹍﹍﹍﹍﹍﹍﹍﹍﹍﹍﹍﹍﹍﹍﹍﹍﹍﹍﹍﹍﹍﹍﹍﹍﹍﹍﹍﹍﹍﹍﹍﹍﹍﹍﹍﹍﹍﹍﹍﹍﹍﹍﹍﹍﹍﹍﹍﹍﹍﹍﹍﹍
答案
5.通过本文,你领悟到作者怎样的人格精神?
我的答案:﹍﹍﹍﹍﹍﹍﹍﹍﹍﹍﹍﹍﹍﹍﹍﹍﹍﹍﹍﹍﹍﹍﹍﹍﹍﹍﹍﹍﹍﹍﹍﹍﹍﹍﹍﹍﹍﹍﹍﹍﹍﹍﹍﹍﹍﹍﹍﹍﹍﹍﹍﹍﹍﹍﹍
答案 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权贵们“汹汹然”又如何?为了天下黎民,王安石毅然站在了大地主、大富豪以及权贵的对立面,哪怕落得群情愤激,骂名无数也毫不在乎,这正体现了他的担当精神。二、革故鼎新的革新精神。“如曰今日……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文章充分体现了王安石敢于冲破儒家“天不变,道亦不变”等传统观念的革新精神。三、务实有为的实干精神。“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王安石对于尸位素餐这种现象的反对态度正体现了他的实干精神。王安石关于为官必须“大有为”,必须“膏泽斯民”的观点也反映了他为官从政的一种实干精神。四、追求真理的无畏战斗精神。“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自己认为对的,就勇敢去做,绝不后悔,这体现了王安石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答案
击中要害,以理服人
《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文章笔力遒劲,文字精练而富有说服力,语气委婉而严正,既不伤害私人的友谊,也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作者的修辞和逻辑推理是根据具体的人、具体的场合,运用了反驳、引导、对比、证明、启发、类推等方法,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层层递进进行的,它是驳论性政论文的典范之作。这篇驳论文的字里行间,理足而气盛,真是有理走遍天下了。
写好驳论文“五要求”:
(1)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作为反驳的靶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错误观点,树靶子,确立攻击目标。
(2)揭露对方论点的要害,揭露其本质。反驳如作战一样,也要讲究战略战术,对错误的论点给予充分的揭露和详细的剖析,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据理力争。
(3)用事实说话,用理论证明。既然已经抓到了对方论点的要害,就要用确凿的事实和翔实的理论加以论证,可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也可采用归谬法、反证法进行批驳。
(4)联系实际,论证其危害。写文章要联系实际来丰富反驳的素材。
(5)破中有立,立中总结。议论虽分立论、驳论两种,二者却是辩证统一的。在驳论文中,一般是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做到“破中有立”。
答案 (示例)《老子》中有这么一个名句:“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把治国比作烹调小鱼。既然是“烹”,就要研究烹调的方法,或红烧,或汆汤,就要考虑需要放哪些调味品。由此可见,老子并非主张完全无所作为。他主张用烹调小鱼那样的方法来治国,念念不忘这个“治”字,怎么能说是“无为”呢?
『针对练笔』
多年以来,老子的名声一直不好。一个时期内,他一直被当作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而受到批判,一谈到老子,人们就联想到“无为而治”。对此观点你将如何驳斥呢?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
答:﹍﹍﹍﹍﹍﹍﹍﹍﹍﹍﹍﹍﹍﹍﹍﹍﹍﹍﹍﹍﹍﹍﹍﹍﹍﹍﹍﹍﹍﹍﹍﹍﹍﹍﹍﹍﹍﹍﹍﹍﹍﹍﹍﹍﹍﹍﹍﹍﹍﹍﹍﹍﹍﹍﹍﹍﹍
答案
选学任务
群文任务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明·张溥《宋史论》节选)
材料三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清·梁启超《王荆公》节选)
参考答案 ①朱熹肯定王安石的文章、品行、才干,赞扬他以崇尚道德、经世济民为己任,而否定他在变法中迫不及待地将财物货利、征战作为国家首要事务以及用人不当造成恶果的做法。②梁启超高度赞美王安石,认为他是盖世英杰,有杰出的才能,并为他遭受世人的诟骂和误解叫屈。
探究任务:
1.朱熹和梁启超分别是如何评价王安石的?请简要说明。
答:﹍﹍﹍﹍﹍﹍﹍﹍﹍﹍﹍﹍﹍﹍﹍﹍﹍﹍﹍﹍﹍﹍﹍﹍﹍﹍﹍﹍﹍﹍﹍﹍﹍﹍﹍﹍﹍﹍﹍﹍﹍﹍﹍﹍﹍﹍﹍﹍﹍﹍﹍﹍﹍﹍﹍﹍﹍﹍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以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王安石变法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再加上王安石的性格原因,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并且反对他,甚至后世有人说宋朝之亡始于王安石变法,认为任用王安石是宋朝的不幸。这种结果和王安石变法的初衷相悖,也可以说是安石之不幸。
2.结合三则材料和你对王安石的了解,回答问题:如何理解“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这句话?
答:﹍﹍﹍﹍﹍﹍﹍﹍﹍﹍﹍﹍﹍﹍﹍﹍﹍﹍﹍﹍﹍﹍﹍﹍﹍﹍﹍﹍﹍﹍﹍﹍﹍﹍﹍﹍﹍﹍﹍﹍﹍﹍﹍﹍﹍﹍﹍﹍﹍﹍﹍﹍﹍﹍﹍﹍﹍﹍
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朝臣都持不赞同的意见,王安石引经据典,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辄就是好几百字,众人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变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
材料二 (史作者)评论:朱熹曾评论王安石“以文章、节操品行享誉一世,更突出的是以崇尚道德、经世济民为己任的品格。承蒙宋神宗恩遇,官至宰相位,世人才有机会得以景仰他的才干作为,(本来,社会)或许可以重新出现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时期的那种强盛。而王安石竟迫不及待地将财物货利、征战作为国家首要的事务,任用凶邪小人,排挤忠良正直之士,狂躁冒进,致使天下的人,忧愁不安丧失了安居乐业的平和心态。最终导致众多奸邪小人相继为虐,毒害流传天下(贻害社会),到了崇宁、宣和年间,祸乱达到了极点”。这种观点是社会共识。当时宋神宗打算任命宰相时,问韩琦说:“王安石怎么样?”韩琦回答说:“安石任翰林学士则才学有余,而担任宰相身处辅弼的地位则不可。”神宗没有听取(这个意见),最终用王安石为相。悲哀啊!这虽然是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的不幸呀。
材料三 如果是在夏商周三代之后寻求完美的人,差不多只有王安石能够担当这个盛名。悠悠千年,偶尔产生一个伟人,这是国家历史上的荣光,国内百姓应该买丝线为他绣像或者给他铸像来祭祀他。距离王安石死到现在,将近千年了,在这千年之中,国民怎样看待你,我每次读宋史,未曾不放下书悲痛万分。凭借世间少有的杰出才能,却蒙受世人的诟骂,时代变迁,罪名却没有洗雪,在西方有克林威尔,而在我国有王荆公。
直击高考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用作动词/状语)
文言文中的名词活用,就是在句子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把名词临时转化为别的词类。一般有两种情况: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如:(1)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
其中的“貌”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表面上”。
(2)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其中的“膏泽”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施加恩惠”。
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名词作动词,摆酒
名词作动词,作歌
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名词作动词,流下
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
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
名词作状语,亲手
10分钟基础练
答案
素养分层作业
解析 D项,强:勉强。
解析
答案
解析 B项,均为连词,来。A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更。
解析
答案
解析 A项,“乐”为意动用法,“以……为乐”。其他三项中加点字均为使动用法。
解析
答案
解析 D项,“生事”古今义均为“制造事端”。A项,古义:写回信。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B项,古义:书信往返。今义: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②颠过来倒过去,翻悔。C项,古义:路人。今义:走路。
解析
5.下列对课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太宗”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B.“疏”指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书,也称“奏疏”或“奏议”。
C.“可畏惟人”的“人”实为民,这里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避讳”是古代为了显示君王威严,规定人们说话时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
D.“盘庚之迁”,商王盘庚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殷”,即今天的河南安阳,故商也称“殷”“殷商”。
答案
解析 C项,“‘避讳’是古代为了显示君王威严”错误,应该是“为尊长或显示君王威严”。
解析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屈原痛心楚王听信谗言,被奸臣迷惑。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太宗“ , ”可以避免自己被奸臣迷惑。
(2)《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 , 。”
(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表达了对“变法致怨”的坚决回击,他提到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自己的计划,因为盘庚“ , ”。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0分钟提升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安石变法,一开始便收效颇丰,但 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御史中丞吕诲气冲冲地在皇上面前历数王安石的十大罪状。面对吕诲强辞,王安石并不在意。让王安石寒心的人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写下接连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自此,王安石与司马光昔日的友情、信任已 。也因为这样,王安石与友人决裂,开始反击。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使新法免受非议,王安石写下了《答司马谏议书》。他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 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名实问题。他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然后再“授之于有司”,交付相关主管部门去执行。这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名实已明,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全是谬论。王安石面对责难,如果就事论事地一一加以辩解,那就很可能会因为对方抓住了一些表面现象或具体事实而陷于被动招架,越辩解越显得理亏;必须站在高处,( ),为变法正名。
答案 触犯 荡然无存 高屋建瓴
1.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此处是说王安石变法侵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可用“触犯”。触犯:冒犯;冲撞;侵犯。第二空,语境是说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友谊和信任不复存在,可用“荡然无存”。荡然无存:原有的东西消失净尽,不复存在。第三空,此处是说王安石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居高临下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名实问题,可用“高屋建瓴”。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比喻居高临下的形势。
解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王安石寒心的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写下接连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
B.让王安石寒心的人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接连写下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
C.让王安石寒心的人是友人司马光,在推行新法后,司马光写下接连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
D.让王安石寒心的是,在推行新法后,友人司马光接连写下三封公开信指责反对他。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应将“让王安石寒心的人是”改为“让王安石寒心的是”;二是语序不当,应将“写下”与“接连”互换位置。综上,D项修改最为恰当。
解析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事情的本质才能被深刻揭示出,对方的责难才能从根本上被驳倒
B.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
C.对方的责难才能从根本上被驳倒,事情的本质才能被深刻揭示出
D.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有利于揭示出事情的本质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括号所在语句分号前边讲如何对待“责难”,由括号后的“为变法正名”可知,所填语句必须落脚到“驳倒司马光的指责”的意思上。据此,可以推断出所填语句应先说“揭示出事情的本质”,后说“驳倒对方的责难”,排除C、D两项。对比A、B两项,B项采用主动句写王安石应该怎么办,着眼于分析他对待指责的态度,表述更自然流畅。故选B项。
解析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B.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C.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共”修饰“取天下”,作其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两项。“征与吾共安天下”,“共”修饰“安天下”,作其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
解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中国古代帝王谥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谥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的谥号多为太宗。
B.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全国或全世界。
C.“远夷”中的“夷”,是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我国古代居于中原的人,自称华夏,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指代边远少数民族。
D.“远夷朝贡”中的“朝”与“朝服衣冠”中的“朝”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太宗:中国古代帝王谥号”错误,“太宗”是庙号,“太祖”和“高祖”亦为庙号。
解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概括了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的历史教训,得出了“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结论。
B.乙文中唐太宗说对于守成之难,现在应当慎之又慎,房玄龄听了之后拜服,改变了自己“创业难”的观点。
C.丙文中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恩泽声威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唐太宗对此很不理解。
D.三篇短文围绕治理国家阐述了主张,甲文作为奏疏,言辞诚恳急切;乙文和丙文利用对话,塑造了进谏和纳谏的典型形象。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房玄龄“改变了自己‘创业难’的观点”错误,原文只说“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并没有说房玄龄改变了观点。
解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译文:﹍﹍﹍﹍﹍﹍﹍﹍﹍﹍﹍﹍﹍﹍﹍﹍﹍﹍﹍﹍﹍﹍﹍﹍﹍﹍﹍﹍﹍﹍﹍﹍﹍﹍﹍﹍﹍﹍﹍﹍﹍﹍﹍﹍﹍﹍﹍﹍﹍﹍﹍﹍﹍﹍﹍﹍﹍
(2)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译文:﹍﹍﹍﹍﹍﹍﹍﹍﹍﹍﹍﹍﹍﹍﹍﹍﹍﹍﹍﹍﹍﹍﹍﹍﹍﹍﹍﹍﹍﹍﹍﹍﹍﹍﹍﹍﹍﹍﹍﹍﹍﹍﹍﹍﹍﹍﹍﹍﹍﹍﹍﹍﹍﹍﹍﹍﹍
答案 (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发威动怒威吓他们,(人民)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
(2)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谁不在艰难中取得天下,又在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难啊!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关键点:(1)“虽”,即使;“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以严刑董之”;“董”,督责;“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以威怒振之”;“振”,同“震”,震慑、威吓;“苟免”,苟且免于。(2)“得之于艰难”,状语后置句,“于艰难得之”;“失之于安逸”,状语后置句,“于安逸失之”。
解析
答案 ①因国内平安无事而逐渐骄奢自满。②对待谏言的态度发生变化,由劝导提意见,到喜欢听取意见,再到勉强听取意见,并且这种变化自己并没有察觉。
8.丙文中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之后说自己“过失堪惊”,“过失”指什么?
答:﹍﹍﹍﹍﹍﹍﹍﹍﹍﹍﹍﹍﹍﹍﹍﹍﹍﹍﹍﹍﹍﹍﹍﹍﹍﹍﹍﹍﹍﹍﹍﹍﹍﹍﹍﹍﹍﹍﹍﹍﹍﹍﹍﹍﹍﹍﹍﹍﹍﹍﹍﹍﹍﹍﹍﹍﹍﹍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可知,唐太宗是听了魏征的话之后才知道自己过失已经很大,那么魏征前文说的话就是其过失,找到“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可概括出:①因国内平安无事而逐渐骄奢自满;②由劝导提意见,到喜欢听取意见,再到勉强听取意见,并且这种变化自己并没有察觉,即对待纳谏的态度发生变化。
解析
参考译文
(甲)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保持到底的大概就少了。难道夺天下容易守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处在深深的忧虑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实现理想之后,就放纵欲望轻视臣民。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轻视臣民,
至亲骨肉也会变成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发威动怒威吓他们,(人民)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外表恭顺但心里并不顺从。怨恨不在于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心怀怨恨);人民能拥立帝王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来驾驭,难道可以忽视不理吗?
(丙)
贞观十二年,太宗对魏征说:“近来我所做的事的得失及政治教化,与以前相比如何?”魏征回答说:“如果就恩泽声威所能达到,远处的外族前来朝贡的情况来说,与贞观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从德义与百姓暗中相通,百姓高兴诚服来说,比贞观初年又相差很远。”太宗说:“远方外族来归服,应当是由于施与德义。过去的功业为什么反而更大呢?”魏征说:“过去天下未安定,常把德义铭记在心。不久,因国内平安无事,逐渐增添骄奢自满的情绪。所以功业虽然盛大,德义始终赶不上贞观初年。”太宗又说:“所做的事比以前有哪些不同?”
魏征说:“贞观初年,担心别人不进言,引导大家进谏。三年以后,见有人进谏,能高兴采纳听从他的意见。最近一两年来,不喜欢别人进谏,虽然努力听取和接受,而内心始终不高兴,确实有为难的样子。”太宗说:“的确如你说的,除了你是没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觉毛病,你刚才未讲时,我自认为所做的事没有变化,等到听你论说后,我的过失已很惊人。你只要保持这样忠心,我终究不违背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