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含13年真题、模拟)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单元测试:必修2 第8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含13年真题、模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01 12:0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规定:“……缔约国领土的产品在进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其反映的宗旨是(  )
A.国际贸易自由化
B.各国商业贸易互通交流
C.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D.平息关税之争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②使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纱线拧成绳,团结力量大。右图是瑞士1957年发行的欧罗巴专题邮票,7根细绳正在拧成一根粗绳。其寓意是(  )
A.欧洲国家正在走向联合
B.东盟各国团结合作
C.北约和华约的对立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5.(2013·湛江模拟)196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批评越南战争是“一个伟大国家蹂躏一个小国”的“可憎”的战争。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A.美国霸权地位逐渐确立
B.欧洲共同体的实力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
D.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6.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两极格局瓦解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7.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  )
A.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B.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C.美国对加、墨两国进行剥削
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8.历史探究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这一国际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东南亚国家联盟
9.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10. 2005年6月,在美国-欧盟首脑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布什说:“当美国和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时,世界就会听得更加清楚。”这不免令人有些诧异:“欧洲一个声音”怎么变成“美欧一个声音”了?这说明(  )
A.欧盟放弃了对多极化目标的追求
B.欧盟借美国之力寻求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C.美国想与欧盟一起称霸世界
D.美欧合作体现了双方各方面利益的需求
11.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8月12日报道,在就保护美国图书、音乐以及电影的对华出口问题上,WTO裁定中国败北。12日,世贸组织裁决称,中国政府不得硬性规定要求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控管的公司做交易。由此可见,世贸组织(  )
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C.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2.(2013·扬州模拟)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统一的“世界国家”中,这种一体化能让整个人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这个“世界国家”的建立必须与以往的“统一帝国”的建立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以往“统一帝国”建立采用武力的方式,而“今天这个世界上,武力统一世界的尝试,只能自取灭亡”。由此看来,汤因比认为(  )
①“世界国家”的建立依赖于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②克服全球性危机只能依靠和平而非武力方式③“世界国家”的建立使世界各国能获得均衡利益④“世界国家”从本质上和传统民族国家没有区别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13.(2013·南京一模)下面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
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组织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14.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15.《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曾指出:“全球化……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②全球化是发达国家资本的新一轮扩张③全球化巩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2013·潍坊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原动力是什么?概括指出全球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2)据材料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材料三 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③是________。简要说明该组织的作用以及后来的沿革。(4分)
(4)四五百年以来的全球化使任何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如何应对的?(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7月,英国、法国以及美国的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长岛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试图稳定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主动调低利率,引导资金回流英国,维持英镑汇率稳定;增加美国产品出口,用低利率促进纽约金融中心地位的提高。
——节选自《大庆晚报》2009年4月25日
材料二 美国通过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霸权意识猛然醒悟,同时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美国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额的一半以上,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高达200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59%,这为建立一个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创造了必要条件。
——百度网
材料三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摘自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及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元的世界地位及其维护措施。(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和完成的,故选D。其他选项与国际货币的协议无关,可排除。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从材料中一国产品到另一国领土销售,“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反映出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要求国际贸易自由化。
3.【解析】选C。从材料中“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可知,这适应了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
4.【解析】选A。根据材料和图片中的关键信息“1957年”“EUROPA”“7根细绳正在拧成一根粗绳”可知,欧洲国家正在走向联合。
5.【解析】选B。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后陷入战争泥潭,经济霸权地位受到动摇,欧洲共同体的实力发展也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故选B。
6.【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一个经济组织,没有军事功能,所以可以排除C、D。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成立的,此时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7.【解析】选B。“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形象地说明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也说明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8.【解析】选B。亚太经合组织从地域来看,属于亚太地区;从成员看,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故B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有北美三国;欧洲联盟只是欧洲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组织。
9.【解析】选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和所学史实,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用意是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10.【解析】选D。美欧合作应从双方利益角度考虑,有利于双方共赢。
11.【解析】选D。本题考查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规范世界贸易行为,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
12.【解析】选A。“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统一的“世界国家”中,这种一体化能让整个人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表明①正确。“今天这个世界上,武力统一世界的尝试,只能自取灭亡”表明②正确。③④说法本身都有误。
13.【解析】选C。经济全球化也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D项错误。从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区域集团组织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项正确。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14.【解析】选A。材料说明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至于达到整个世界,说明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
15.【解析】选A。“一些民族国家(发达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表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巩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故①③正确。②指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也是正确的。④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16.【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第(1)问推动力主要依据时间15、16世纪回答,积极影响主要是结合对世界各地的联系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的作用回答。第(2)问由“廉价商品、洋枪洋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商品输出等回答。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主要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等方面回答。
答案:(1)原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积极影响:加强了不同文明的联系、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2)主要因素:工业革命;殖民扩张(武力威逼);商品输出。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作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沿革:后来演变为世界贸易组织。
(4)应对: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加入世贸组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答对2点即可)
17.【解析】本题以世界货币为主题考查英镑、美元、欧元等相关史实。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1中的“引导资金回流英国,维持英镑汇率稳定”来概括特点;第二小问要根据材料1中的时间所对应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原因。第(2)问要根据材料2中的“这为建立一个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创造了必要条件。”来说明地位及其维护措施。第(3)问直接根据材料3中的“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和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来分析说明。
答案:(1)特点: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崩溃。
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超过英国,世界贸易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带来一定的创伤。
(2)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维护措施: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3)原因:欧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
影响:欧元冲击了美元,促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