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内战爆发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内战爆发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21 06: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内战爆发 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2.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在加紧准备内战,国民党军队进攻下列哪一个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
A.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华北解放区
3.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凭借其兵力上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向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东、东北、中原等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依靠抗战前后的布局,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制定的作战方式是(   )
A.破袭战 B.阵地战
C.运动战 D.游击战
4.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5.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人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人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一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羊马河战役 D.台儿庄战役
6.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①中原解放区 ②陕北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东北解放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7.1945年10月,《大公报》发表了题为《团结会谈的初步成就》的社评,其中写道:“我们检读《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一遍,思绪起落,虽百感交集,却一时难以一言说出满意或失望。”下列内容属于《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是(   )
①坚决避免内战 ②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③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区政权 ④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合法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8.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面漫画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表明(   )
A.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
B.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共产党在战场上接连打败国民党
D.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0.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民党)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1.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军兵团的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
A.吴起镇会师
B.百团大战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12.右图所示是某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封面。当时(民国三十四年),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的主题应该是(   )
A.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
B.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D.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3.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4.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机场讲话时说:“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毛泽东以弥天大勇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目的是(   )
A.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B.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C.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D.与国民党妥协求和
15.陈毅元帅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
A.粉碎了敌人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D.一举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16.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不顾舆论谴责,大肆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其爆发的标志是(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7.经受抗日战争考验的人民军队已掌握了多种作战方式,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
A.运动战 B.阵地战 C.游击战 D.蘑菇战
18.1947年4月,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与之有关的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孟良崮战役 D.青化砭战役
19.如图,此图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
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
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国民党与共产党战略决战开始
20.20世纪40年代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国共合作宣言》的签署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谈论重庆谈判时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给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条件都要由我们提出。……我们的任务就是坚持这个协定,要国民党兑现,继续争取和平。”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表面理由是什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面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什么决定 为什么
(3)重庆谈判的结果如何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撤离延安前,告诉部队指战员:“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材料二 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蒋介石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延安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2)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你认为材料二中蒋介石的说法对吗 为什么
(4)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有什么相似之处 其结果如何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撤离延安前,告诉部队指战员:“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材料二: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蒋介石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延安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但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
(2)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你认为材料二中蒋介石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4)材料二中的两个“长征”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答案
1-5DACAB 6-10DBBAC 11-15CCACB 16-20CABBC
21、(1)表面的理由是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真实目的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2)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因为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去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
22、(1)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及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
(2)1934—1936年的红军长征;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3)蒋介石的说法不对。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和红军长征的原因、目的不同。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而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是主动撤离,以运动战的方式消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所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不能说是“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4)路线比较曲折,过程也比较艰辛;等等。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3、(1)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及敌强我弱的实际。(2)1934—1936年红军长征。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3)蒋介石的说法不对。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和红军长征的原因、目的不同。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而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是主动撤离,以运动战的方式消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4)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1947年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