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内战爆发 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内战爆发 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21 06:5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内战爆发 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2.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欺骗广大人民
C.争取和平民主 D.加强国共合作
3.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4.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其内容不包括( )
A.改革土地制度 B.修改宪法草案 C.整编军队 D.召开国民大会
5.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不顾舆论谴责,大肆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其爆发的标志是(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6.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7.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作出的预判是( )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战争是持久的战争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8.“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战役最能够充分体现该战略思想精髓的是(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转战陕北 D.孟良崮战役
9.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后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战士们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据上述材料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群众渴望和平 B.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D.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10.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其中写道“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中国人高兴”是因为毛泽东重庆来有利于( )
A.土地改革运动 B.彻底摆脱美国的干涉
C.实现和平建国 D.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1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和会 B.国共第二次合作 C.北平和谈 D.重庆谈判
12.与“避免内战”“和平建国”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一大 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 D.重庆谈判
13.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与此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一大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4.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折射了不同时期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下列人民军队名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工农红军②中国工农革命军③人民解放军④八路军、新四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5.“雄才大略睨时艰,只为和平义凛然。傲弃钢枪临虎口,轻携铁笔入龙潭。豪情震撼山城动,暗政昏浊雪幕翻。气势如虹神若定,狂风恶浪笑谈间。”与该诗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重庆谈判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6.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毛泽东“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1945年的( )
A.南京谈判 B.重庆谈判 C.西安谈判 D.北平谈判
17.下图是近代中国漫画家张漾兮1945年发表的漫画《小距离》,据此可知作者
A.讽刺了民主党派的和平迷梦 B.赞赏了蒋介石团结抗日的努力
C.谴责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D.揭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的真面目
18.张治中将军在某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国共达成《双十协定》
C.国民革命取得阶段胜利 D.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
——摘自中
材料二 1927年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之后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摘自中
材料三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历经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四 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曲爱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1)材料一中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分别指什么?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一次武装起义”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中的“论断”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提到的“谈判桌上的较量”是指哪一事件?
(5)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的学习,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20、下面是小刘同学收集的一首赞颂某次起义的诗歌:
枪声骤响鬼神惊,破碎江山起救兵,几点星光千里火,一条赣水五旗城。
滕王阁上云霞暗,纪念碑前日月明,紧握长缨天地稳,任它虎豹露狰狞。
(1)这古诗赞颂起义行什么重要意义?
小刘同学利用双休日参观了农民将军甘祖昌的故居,发现是这样介绍甘祖昌将军的:
甘祖昌(1905年3月23日—1986年3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江西省莲花县人,被称为“将军农民”。1926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副科长……全面抗战时任第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解放战争时任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祖昌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7年,甘祖昌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职务后,带着家人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从此开始了29年的“农民生涯”。
请分别写出甘祖昌参军时、在第三五九旅时、第一野战军时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名称。
2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走向和革命前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北伐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材料三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 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上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 ______ 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两大主要成果。
(2)参看材料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补全材料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 ______。其中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和最终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分别是哪两次战斗?
(4)材料四中的“双十协定”是哪一事件取得的成果?全力围攻哪一解放区?
答案
1-5BADAC 6-10BDCCC 11-15DDDDB 16-18BDB
19、(1)军事院校:黄埔军校
革命战争:北伐战争
开始的标志:国民党一大
(2)名称:南昌起义
会议:八七会议
(3)事件:七七事变
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或者建立了抗日名族统一战线
(4)事件:重庆谈判
(5)启示:国共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20、.(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
21、(1)成果:创建黄埔军校;领导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南昌起义。
(3)战略转移;四渡赤水和巧渡金沙江。
(4)重庆谈判;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