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第二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11月学情检测
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35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江山如此多jiāo( )。访名山大川,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切地写下来,是一大乐事。祖国大地,风光旖nǐ( ),西双版纳的密林里,神奇秀丽;海峡那边的阿里山,风光如画;古人笔下的小石潭,水清境yōu( );黄州承天寺,积水空明;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别具mèi( )力。一山一水,一潭一溪,莫不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
jiāo( ) (2)nǐ ( ) (3) yōu ( ) (4)mèi( )
找出下列错别字并订正(4分)
色彩斑斓 思古忧情 别具匠心 恍如隔世
风糜全国 恬淡和谐 自出新裁 心弛神往
默写(10 分)
,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不畏浮云遮望眼, 。
C.纵使晴明无雨色, 。 D.人生自古谁无死, 。
E.四面竹树环合, , , 。
F.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富春江两岸初秋的山光水色,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
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在设计上结合了充分的地形地貌特点。
仿照下面句式,写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3分)
涵养是一盆火,融化了结冰的心;涵养是一杯酒,温暖了陌生的人;涵养是一阵春风, ;涵养是一道阳光,照亮了前进的路。一颗纯净的涵养之心,是一泓清泉,它涵养着人类文明最纯净的思想;一颗美丽的涵养之心,是一朵蓓蕾, ;一颗缤纷的涵养之心, ,它牵引出的是彩霞满天。
口语交际。假如你是导游,带外地旅游团在大丰游玩,你将怎样介绍家乡的风景、习俗……让游客了解大丰,热爱大丰。(不超过100字) (4分)
8、综合实践。(4分)
互联网上,流行一种快速交流的方式,即不使用汉字,而是以数字和英文字母代表一个确定的意义进行交流,如“88”代表“拜拜”,“516”代表“我要溜”,“MM”代表“妈妈”或者“妹妹”或“美眉”等。再比如一个“囧”字用在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指代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其网络语言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现在请你参加我们班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认为这种网络语言是对中华文化的丰寓,还是对中华文化的冲击?(2分)
(2)请再举一个能够证明你所持观点的网络语言的例子,并解释其含义。 (2分)
阅读理解(55分)
古诗鉴赏(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泰山 的形象。(2分)
10.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4分)?
①晓雾将歇 ( )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 )
③月色入户 ( )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1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1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答。(4分)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2分)②甲文中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乙文中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17分)
陕北的山
祁玉江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像,想像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选自2009年4月1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5.第①段画横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2分)
16.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让人感到“温馨”而“甜蜜” (2分)
(2)走进大山,心灵为什么会得到“净化” (3分)
17.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任选一题)(3分)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章《安塞腰鼓》)
【A】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
……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杨朔《画山绣水》)
【B】面对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你的想像是否相同 为什么
18.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 (3分)
19.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 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9分)
天 窗
江南月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20.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3分)
21.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5分)
(1)赏析下面句子。(2分)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3分)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22.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4分)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 温馨。
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24文章结尾写“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现这一哲理的事例,请简要叙述一例。(4分)
《童年》 《名人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 》
事例:
三.作文。(60分)
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100
200
300
八年级语文(上)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答案
积累与运用(35分)
1、(4分)
娇 旎 幽 魅
2、(4分)
忧 糜 新 弛
幽 靡 心 驰
3、(10分)
A. 乱花渐欲迷人眼 B. 自缘身在最高层 C. 入云深亦沾衣
D. 留取丹心照汗青 E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F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分)
4、(3分) ( D ) 5、(3分)( A )
6、(3分) 吹绿了人生的季节 它将吐露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是一片云雾
(4分) 略
(4分)(1) 略。(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连贯即可。)(示例:“丰富说”:网络语言是在一定的网络交流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有特定的交流对象和和语言环境。而且,这些语言大都被交流双方认可。使用起来简单快捷,此外,网络语言中还有许多工作严于汉字的语言,而且赋予了新意,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丰富。
“冲击说”:网络语言仅仅是在网络交流环境中使用的语言,其流行范围也比较有限,并不被社会大多数人所知晓,尤其不为中老年人所认可。而且,还有许多网络语言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所以网络语言的使用反而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内为地造成了社会交流的障碍。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冲击。)
(2)略。(所举例子与自己所持的观点一致并能够解释其含义得分)
17、(3分)【任选一题】A.陕北的山和“安塞腰鼓”均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 评分标准:能答出“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得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B.不同。因为陕北的山是雄壮的(磅礴的、强劲的),而桂林的山是瘦峭的(玲珑的),所以想像是不同的。 评分标准:第一问回答正确,得1分;第二问能结合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的特点回答,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8、(3分) 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答出“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得2分;答出“更加强烈地表达对山的赞美之情”,得1分。共3分。
19、(4分) 陕北的这一切都是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陕北的山是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
评分标准:能答出是“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山是“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得3分;语言通顺,语意完整,得1分。计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0、(3分) 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衣服。(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21、(1)(2分)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或:运用叠词,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2分,意对即可)
(3分) 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3分,意对即可)
22、(4分) 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意对即可)
23、(3分) ( D )
24、(4分)示例一:《童年》 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外祖母给予他无私的爱,使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示例二:《名人传》 贝多芬面对耳聋的痛苦不幸,用创作音乐来为自己打开心灵之窗,最终成为不朽的音乐大师。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双目失明,他以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克服重重困准,以顽强的毅力写作。(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