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微切口热练2 实验条件的多维控制 课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高考化学三轮冲刺 微切口热练2 实验条件的多维控制 课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20 20:17:05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微切口热练2 实验条件
第四篇 热点多维集训——练关键能力
的多维控制
1.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制备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
称取一定量的废铁屑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在通风橱中置于50~60 ℃热水浴中加热,充分反应。待锥形瓶中溶液冷却后加入氨水,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制得浅绿色悬浊液。
(1)废铁屑在使用前需要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洗涤,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选择50~60 ℃热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确保获得浅绿色悬浊液,实验过程应注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保持铁屑过量 B.控制溶液呈强酸性 C.持续升高温度
答案 (1)除去废铁屑上的油污 (2) 使受热均匀,加快反应速率,防止温度过高,氨水挥发过多,原料利用率低 吸收氨气、二氧化硫等杂质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AB
2.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Δ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的装置如下:
(1)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
(2)为了使SO2尽可能被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答案 (1)品红(或溴水、酸性KMnO4溶液) 颜色很快褪去(或其他合理答案)
(2)减慢SO2的通入速率(或适当升高装置A的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3.LiMn2O4是一种无污染、成本低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某研究小组利用柠檬酸配合法制备LiMn2O4。
(1)按一定配比将醋酸锂(CH3COOLi)和醋酸锰[(CH3COO)2Mn]溶液混合后,加入柠檬酸(分子式C6H8O7)溶液中配成混料。用6 mol·L-1氨水调节pH至6.5~9,在75 ℃~85 ℃水浴中加热,制得柠檬酸配合物(其中Mn为+2价)。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调节pH至6.5~9是为了促进柠檬酸电离。pH不能大于9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制得的配合物在烘箱中真空干燥得到固态柠檬酸配合物前驱体,研磨后焙烧,得LiMn2O4。
①柠檬酸配合物前驱体应放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焙烧。
②焙烧需要在空气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碱性太强锂和锰离子会转化成沉淀 ②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2)①坩埚 ②产品中的锰化合价比柠檬酸配合物高需氧气氧化
4.(2022·宜宾二模改编)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行业,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按下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实验室用铜屑、NaCl溶液和稀HNO3在50 ℃左右制备Na2[CuCl3]溶液,进一步处理得到CuCl。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制备Na2[CuCl3]时,对三颈烧瓶宜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
(3)将CuCl粗产品洗涤、干燥后密封保存。洗涤时,选择的最佳洗涤液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蒸馏水 B.稀硫酸
C.95%乙醇 D.饱和食盐水
答案 (1)分液漏斗 (2)水浴加热 (3)C
5.Cl2与NO在常温常压下可合成亚硝酰氯(NOCl),它的熔点为-64.5 ℃,沸点为-5.5 ℃,常温下是黄色的有毒气体,遇水易水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NOCl的装置如图所示,连接顺序为:a→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为了使Cl2与NO恰好反应生成NOCl,理论上NO和Cl2两种气体的流速比为________。
(4)装置A和B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O+Cl2===2NOCl (2)e,f→c,b→d (3)2∶1
(4)干燥NO和Cl2 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流速
(5)冷凝亚硝酰氯,便于收集 防止装置E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F
6.(2022·山东联考)正戊醚可用作油脂、生物碱的萃取剂,Grignard反应的溶剂。以正戊醇为原料制备正戊醚的反应原理、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如下: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性
正戊醇 88 0.82 137.5 微溶
正戊醚 158 0.78 186.7 难溶
实验步骤: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3 mL(约0.4 mol)正戊醇
及6 mL浓硫酸,摇动使混合均匀,再加入几粒沸石。
②按示意图连接装置,向分水器中预先加少量水(略低于
直管口)。维持反应约1小时。
③待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60 mL水、3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20 mL水洗涤。
④分离出的产物加入约3 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过滤除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戊醚15.8 g。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
A.100 mL B.150 mL C.250 mL D.500 mL
(2)将实验步骤②补全:按示意图连接装置,向分水器中预先加少量水(略低于直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反应约1小时。
(3)装置中分水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反应已经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
(4)洗涤粗正戊醚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通入冷却水,加热三颈烧瓶至110 ℃
(3)分离出反应生成的水,使正戊醇回流至烧瓶中继续反应 水层高度不变
(4)分液漏斗 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和反应生成的Na2SO4
7.(2021·浙江6月选考改编)Cl2O是很好的氯化剂,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高纯Cl2O。已知:
请回答:
(1)①装置A的作用是去除原料气中的少量水分,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②将上图中装置组装完整,虚框D中应选用________。
浓H2SO4
a
(2)有关反应柱B,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将HgO粉末热处理除水分、增加表面积后填入反应柱
B.调控进入反应柱的混合气中Cl2和N2的比例
C.调控混合气从下口进入反应柱的流速
D.将加热带缠绕于反应柱并加热
(3)装置C,冷却液的温度通常控制在-80~-60 ℃。反应停止后,温度保持不变,为减少产品中的Cl2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抽气(或通干燥氮气)
Thanks!
本讲内容结束微切口热练2 实验条件的多维控制
1.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制备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
称取一定量的废铁屑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在通风橱中置于50~60 ℃热水浴中加热,充分反应。待锥形瓶中溶液冷却后加入氨水,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制得浅绿色悬浊液。
(1)废铁屑在使用前需要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洗涤,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选择50~60 ℃热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确保获得浅绿色悬浊液,实验过程应注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保持铁屑过量
B.控制溶液呈强酸性
C.持续升高温度
答案 (1)除去废铁屑上的油污 (2) 使受热均匀,加快反应速率,防止温度过高,氨水挥发过多,原料利用率低 吸收氨气、二氧化硫等杂质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AB
2.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Δ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的装置如下:
(1)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
(2)为了使SO2尽可能被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答案 (1)品红(或溴水、酸性KMnO4溶液) 颜色很快褪去(或其他合理答案)
(2)减慢SO2的通入速率(或适当升高装置A的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3.LiMn2O4是一种无污染、成本低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某研究小组利用柠檬酸配合法制备LiMn2O4。
(1)按一定配比将醋酸锂(CH3COOLi)和醋酸锰[(CH3COO)2Mn]溶液混合后,加入柠檬酸(分子式C6H8O7)溶液中配成混料。用6 mol·L-1氨水调节pH至6.5~9,在75 ℃~85 ℃水浴中加热,制得柠檬酸配合物(其中Mn为+2价)。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调节pH至6.5~9是为了促进柠檬酸电离。pH不能大于9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制得的配合物在烘箱中真空干燥得到固态柠檬酸配合物前驱体,研磨后焙烧,得LiMn2O4。
①柠檬酸配合物前驱体应放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焙烧。
②焙烧需要在空气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碱性太强锂和锰离子会转化成沉淀 ②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2)①坩埚 ②产品中的锰化合价比柠檬酸配合物高需氧气氧化
4.(2022·宜宾二模改编)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行业,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及稀硫酸,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按下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实验室用铜屑、NaCl溶液和稀HNO3在50 ℃左右制备Na2[CuCl3]溶液,进一步处理得到CuCl。
已知:[CuCl3]2-(aq)??CuCl(s)+2Cl-(aq)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制备Na2[CuCl3]时,对三颈烧瓶宜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
(3)将CuCl粗产品洗涤、干燥后密封保存。洗涤时,选择的最佳洗涤液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蒸馏水 B.稀硫酸
C.95%乙醇 D.饱和食盐水
答案 (1)分液漏斗 (2)水浴加热 (3)C
5.Cl2与NO在常温常压下可合成亚硝酰氯(NOCl),它的熔点为-64.5 ℃,沸点为-5.5 ℃,常温下是黄色的有毒气体,遇水易水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NOCl的装置如图所示,连接顺序为:a→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为了使Cl2与NO恰好反应生成NOCl,理论上NO和Cl2两种气体的流速比为________。
(4)装置A和B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O+Cl2===2NOCl (2)e,f→c,b→d (3)2∶1
(4)干燥NO和Cl2 观察气泡控制气体流速
(5)冷凝亚硝酰氯,便于收集 防止装置E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F
6.(2022·山东联考)正戊醚可用作油脂、生物碱的萃取剂,Grignard反应的溶剂。以正戊醇为原料制备正戊醚的反应原理、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如下:
2CH3CH2CH2CH2CH2OH
CH3CH2CH2CH2CH2OCH2CH2CH2CH2CH3+H2O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性
正戊醇 88 0.82 137.5 微溶
正戊醚 158 0.78 186.7 难溶
实验步骤:①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3 mL(约0.4 mol)正戊醇及6 mL浓硫酸,摇动使混合均匀,再加入几粒沸石。
②按示意图连接装置,向分水器中预先加少量水(略低于直管口)。维持反应约1小时。
③待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60 mL水、3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20 mL水洗涤。
④分离出的产物加入约3 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过滤除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戊醚15.8 g。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
A.100 mL B.150 mL
C.250 mL D.500 mL
(2)将实验步骤②补全:按示意图连接装置,向分水器中预先加少量水(略低于直管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持反应约1小时。
(3)装置中分水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反应已经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
(4)洗涤粗正戊醚在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通入冷却水,加热三颈烧瓶至110 ℃
(3)分离出反应生成的水,使正戊醇回流至烧瓶中继续反应 水层高度不变
(4)分液漏斗 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和反应生成的Na2SO4
7.(2021·浙江6月选考改编)Cl2O是很好的氯化剂,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高纯Cl2O。已知:
①HgO+2Cl2===HgCl2+Cl2O,合适反应温度为18~25 ℃;副反应:2HgO+2Cl22HgCl2+O2。
②常压下,Cl2沸点-34.0 ℃,熔点-101.0 ℃;Cl2O沸点2.0 ℃,熔点-120.6 ℃。
③Cl2O+H2O??2HClO,Cl2O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请回答:
(1)①装置A的作用是去除原料气中的少量水分,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
②将上图中装置组装完整,虚框D中应选用________。
(2)有关反应柱B,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将HgO粉末热处理除水分、增加表面积后填入反应柱
B.调控进入反应柱的混合气中Cl2和N2的比例
C.调控混合气从下口进入反应柱的流速
D.将加热带缠绕于反应柱并加热
(3)装置C,冷却液的温度通常控制在-80~-60 ℃。反应停止后,温度保持不变,为减少产品中的Cl2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①浓H2SO4 ②a
(2)ABC
(3)抽气(或通干燥氮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