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丑小鸭》
1.你知道吗?
安徒生——________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________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168篇,有《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2.文学常识。
童话是________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________、幻想和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________、________,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________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简答题。
(1)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
(2)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3)怎样理解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是自己不懈追求的结果?
(4)为什么说丑小鸭的形象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文字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
(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
(3)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
5.“丑小鸭”在现实生活中被赋予什么新的含义?
6.反复阅读本文,完成下面练习。
(1)搜集、整理安徒生的生平、创作资料,看他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不妨在班上交流。
(2)讨论: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丹麦 《即兴诗人》
2.儿童文学 想象 夸张 通俗 生动 拟人
3.(1)在鸡群和鸭群中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大家都要赶走他,连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欢迎他,喂鸡鸭的女佣人也用脚踢他
(2)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艰难困苦,他相信即使身处逆境,经过不懈追求,努力进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幸福一定会来到身边。
(3)略(只要结合书本,发表自己的评论、想象即可)
(4)简介作者生活经历。
4.(1)略 (2)略 (3)略
5.“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3丑小鸭
【导学目标】
1.了解童话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理解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精神。
【导学重点、难点】了解安徒生的生平,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预习导学】
1.什么是童话?
2.介绍作者.作品
3.给加点字注音:
丑陋( ) 讪笑( ) 骇人( ) 沼泽( )
木屐( ) 嫉妒( ) 飕飕( )
4.词语解释:
来势汹汹:
沮丧:
恭恭敬敬:
【合作探究】
8.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9.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拓展提升】
10.怎样理解“小鸭认出了三只美丽的白天鹅时为什么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这句话?
11.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12.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3课 丑小鸭》
学情分析 :
本文是初一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学习“堆、等、钻、剩、特、瘦、除、咬、越”9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把握其基本意思。
2.运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暖烘烘”、“特别”、“洁白”、“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等词句的意思。感受依据问题,分段阅读,把握意思,准确回答问题的方法。
3.了解丑小鸭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竟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依据教学目标1、2点制定教学重点为: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
运用所学方法理解词句段的意思,感受依据问题、分段阅读、把握意思、准确回答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导入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每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有许多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你们还记得他们吗?看一看。(课件)我想在我们印象中还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吧,这个故事你听过吗?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2、初读:课件演示丑小鸭动画及朗读??? 听完故事,你们喜欢这只丑小鸭吗?那就带着这些生字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读课文吧。
3、课件显示生字。下面我们的美丽的小天鹅就要考考大家了,生读字,组词,同学们再用开火车的形式认识一下我们的生字朋友。同学们真是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了这么多字,美丽的小天鹅一定很喜欢你做它的朋友。
4、分小组读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 分段指读课文。师生交流,适时点拨。相机表扬5、质疑:
??? 同学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故事。为什么把这只小鸭子叫丑小鸭呢?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丑呢?(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所以大家都叫他“丑小鸭”)。真是够丑的了,看到这么丑的一只鸭子,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6、小组讨论:
讲到这,老师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丑小鸭应不应该离开家呢?课件出示问题。分成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那现实当中的我们如果在家里受到了委屈应不应该离家出走呢?
7、拓展延伸(课件):
同学们想一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会对曾经欺负过他的那些人说什么呢?丑小鸭见到救过他的农夫会说些什么?
8、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到了一个丑小鸭的故事,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吗?下面就练习一下你讲故事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