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聆听民族乐派代表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二、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能够从节奏、旋律、音色、调式方面说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点.
三、完整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主题音乐,能够在讨论以及教师提示下总结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四、通过了解作者斯梅塔那,学习他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方面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音响、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了对祖国、民族的热爱,才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我们才有幸听到贝多芬的伟大的《合唱交响曲》、肖邦极具震撼的《革命练习曲》,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同样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的音乐家,和他的交响诗套曲。
二、新课
(一)《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1)学生自主学习活动:阅读书P128、P134的文字。
总结民族乐派是怎么兴起的?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2)简介斯美塔那和作品《我的祖国》(书P131)
引出第四乐章《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3)逐段欣赏
①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一
提问:旋律的行进有何特点 用什么乐器奏的 作者用这样的音乐表现手法描绘出捷克什么样的风景
②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二
提问:引子二与引子一对比音乐表现有何不同
③欣赏主题一
提问:音乐的声部行进有何特点 具有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特点
④看谱学唱主题二,再聆听主题二的三次演奏
提问:每一次音乐都发生怎样的变化 每一次出现在情绪上有哪些变化?
⑤欣赏主题三
提问:与主题一、主题二对比音乐在哪方面更有特色
师总结:主题二具有歌唱性的旋律,主题三具有民间舞蹈的节奏都体现出了捷克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另外在调式上、体裁上、旋律的创作技巧上结合了欧洲音乐的特点,使民族乐派音乐独树一帜。
(3)完整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在欣赏过程中再一次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讨论并说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从题材内容、音乐风格方面来论证。
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① 在题材的内容方面,可分为4类作品:第1类是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和传说。第2类是描写祖国的瑰丽山河、人民的生活风俗和伦理道德、民间的美丽传说等。第3类是直接抒发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情的作品。第 4类虽然数量不多,却是直接表现现实的民族阶级斗争的作品。
② 在艺术风格方面,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并创造性地与西欧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相结合,因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并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作品的体裁和音乐语言上。
③ 在音乐语言上,民族乐派作曲家除了直接引用民歌或民间舞曲进行加工、创作外,更多的是提炼和吸收民间音乐的音调、节奏、调式、结构、演奏技法等,创造出作曲家自己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语言。
(二)《芬兰颂》
(1)简介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和作品《芬兰颂》
学生阅读P133
(2)聆听音乐主题
认真聆听,分析每个音乐主题表现的音乐情绪。
提问:每个主题表达什么音乐情感?
你们认为音乐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分析通过节奏、配器、和声等音乐要素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表达的音乐情感。
(3)演唱“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
学生感受主题的音乐情绪。
(4)完整听赏《芬兰颂》
完整感受全曲,体验音乐情感变化,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拓展
导语:民族乐派独有的风格影响了以后其他国家的音乐创作,我国在交响诗创作方面尽管还很年轻,但不乏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欣赏《嘎达梅林》主题音乐
学生回答:旋律取材哪首民歌?作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民族乐派的特征 从题材内容、音乐风格方面来论证。
四、小结
民族的音乐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音乐,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会用鲜明的民族风格把它发扬光大,并影响着后人的民族意识,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这个课题来欣赏。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下来比较顺利,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重难点基本解决。在课前我认真地去分析教材,并通过课外的知识补充,让自己先吃透这堂课。上课过程基本比较流畅。上课语言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气氛活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