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15.31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15.31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22 21:3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的主要音乐主题。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图片 相关资料 教材 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
二.导入新课:
1.导入:俄罗斯风光图片《俄罗斯一景》及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导入。
(或者是俄罗斯风光短片及教师范唱俄罗斯民歌导入。)
2.名人名言:
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而已。
——【俄】格林卡
3.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俄罗斯相关知识简介: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俄罗斯风情。
2.作曲家格林卡简介:
格林卡(1804—1857)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奠基者。自幼受到乡村民间音乐的熏陶。格林卡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却为后来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大路:1836年完成的第一部歌剧《伊万·苏萨宁》,首开俄罗斯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先河;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42年)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1847年)则树立起运用民间素材交响化自由变奏的典范。1857年病逝于柏林。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3.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分析及欣赏: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于1847年,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但通过二者的交替对比和变奏,通过威严庄重、活泼欢快等不同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一幅生动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
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 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
不 同 点 速 度 速度缓慢 相当快速
第一组变奏 主题和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用木管乐器;第二个变奏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变奏又增加了铜管乐器,形成整个乐队的全奏。 主题的呈示和它的13个变奏。
第二组变奏 只有三个变奏 结尾段的18个变奏
想象的画面 人们一边唱歌,一边把新娘的处女式发辫梳成已婚妇女的样式,新娘告别双亲,在歌声的陪伴下送到新郎家去。 仿佛宣告婚礼仪式已经完成,正式喜宴开始了。急速、活跃而热烈的音乐开始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人们沉浸在这宴饮欢舞的场面中。
体裁、性格 抒情,富于歌唱性,若有所思 欢快而活跃
音乐情绪 这段婚礼歌音乐悠长、抒情,略带哀伤情绪。这种悠长的长腔歌曲,多用于表现俄罗斯民族性格和生活中深沉和悲痛的方面。 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相 同 点 旋律结构的共同特点 在四度音程范围内的下行音阶式进行,这一点使两个旋律在发展过程中能相接进并相结合。
艺术价值 格林卡运用这两个音乐主题,确是找到了足以反映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那些最本质的方面,用交响音乐的形式把它体现出来。因此,他的这首《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不但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体现了他们的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4.唱一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最好把他们背下来。
主题一:《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
主题二:《卡玛林斯卡亚》
5.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时,你联想、想像到了什么?柴可夫斯基说:“《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一件多么玄妙异常的作品。”柏辽兹说:“他的作品在旋律中有着出乎意料的,美妙出奇的音和句子。”你有同感吗?
6.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简介:
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自幼从母亲学习钢琴,进入中学后从钢琴家赫尔凯学钢琴。1852年在近卫军士官学校的四年间开始作曲。毕业后入御前近卫军。后加入五人团,从巴拉基列夫学习作曲。1858年辞去军职,专事作曲。
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以歌剧和歌曲为主。其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俄狄浦斯在雅典》、《鲍里斯·戈都诺夫》;歌曲《跳蚤之歌》等。
7.《荒山之夜》分析及欣赏:
《荒山之夜》写于1867年。是一部标题性的单乐章乐曲。作曲家原稿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狂欢作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传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清晨。”
第一段:
乐曲开始,由第1、2小提琴(相隔八度)以极微弱的音量,快速的演奏一连串的三连音,其效果有如嗡嗡之声。
由长号和大号齐奏出威严而阴沉的音调,这是黑暗之神----车尔诺波库登场了。乐队在短促而紧凑的全奏后突然停顿。
主部主题(代表黑暗之神的形象)
第二段:在木管组(用高音区)奏出短促的切分节奏后,所出现的戏谑性的舞曲般的音调:
副部第一主题(舞蹈性的)
副部第二主题
铜管乐组吹出诙谐的、进行曲风的、号角般的音调:
副部第三主题
第三段:
黎明赶走了黑暗,瞬间一切都变得那样宁静,在竖琴奏出的琶音衬托下,单簧管用它那甜美的音色唱出了具有乌克兰民间音调的抒情牧歌,这是青年农民的主题,它蕴含着他们那质朴而真挚的情感,对人间充满着幸福的向往,它象征着光明和幸福战胜了黑暗。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人们质朴而真挚的追求,蕴含着美好而崇高的情感。
8. 聆听《荒山之夜》,感受、体验并评论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
四.音乐知识了解:
1.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文艺评论家斯塔索夫曾撰写文章称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这个作曲家小组为“强有力的小团体”。
“强力集团”的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实际上,这五个人中只有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也与作曲家。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独特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巴拉基列夫 1837—1910 鲍罗丁 1833—1887 居伊 1835—1918 穆索尔斯基 1839—1881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
身世背景 虽是位专业作曲家,音乐教养仍主要得自自学。 生于彼得堡,自幼显示出音乐才能,9岁尝试作曲。终身担任彼得堡女子医学院化学教授。 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又是军事工程学家,曾任陆军工程兵大将。 俄国作曲家。自幼从母亲学习钢琴,进入中学后从钢琴家赫尔凯学钢琴。 生于官吏家庭,6岁开始学习钢琴。1871年开始任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教授。
代表作品 两部交响曲,具有标题性构思的《以三首俄罗斯民歌为主题的序曲》,交响诗《塔马拉》,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 歌剧《伊戈尔王》,两部交响曲,两部弦乐四重奏以及一些室内乐,钢琴曲和歌曲。 歌剧《威廉·拉特克夫》《安哲罗》和歌曲,钢琴小品等。 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俄狄浦斯在雅典》,《鲍里斯·戈都诺夫》;歌曲《跳蚤之歌》等。 管弦乐曲《萨特阔》和《第二交响曲》,歌剧《五月之夜》和《雪娘》,《金鸡》,教学论著《和声学实用教程》和《管弦乐法原理》等。
创作特点 建立义务音乐学校,主张深入学习民歌,收集民歌,并出版民歌集。 它很少直接引用民歌,却使自己的音乐具有俄罗斯史诗般的境界和特有的气质。 作品较少民歌风格,撰写的评论文章宣传了强力集团的音乐思想和创作成就。 宗教音乐,创作了数首十分有特点的歌曲。 风格明快,富于色彩星和幻想性,客观描绘多于主观感受。旋律精致,具有民间特色。
五.拓展与探究:
1.在俄罗斯音乐史上,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在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上却与“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相异。你能说出他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吗?如果不能,请查一查相关资料,或者向老师请教。
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他的创作基本上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其创作前期,正值俄国民主阶层普遍觉醒,反对农奴制的斗争走向高潮的时期。此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明朗、乐观、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其创作后期,则处于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年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的影响着俄国的知识分子。柴科夫斯基这个时期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苦闷彷徨、不知所措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第六(悲怆)交响曲》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世界观。
他一生创作了10部歌剧,6部交响曲,3部舞剧,4首交响组曲,12首大型的交响管弦乐作品,3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4首重奏曲,以及大量的钢琴曲、浪漫曲、合唱曲等。其中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一八一二年序曲》,钢琴曲《四季》,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等已成为世界音乐经典,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六.作业:
1.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试着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七.小结:
八.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