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 内战爆发 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1945年8月,民主人土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2.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3.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4.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对报社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反映了国民党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在于( )
A.和平建国 B.“假和平,真内战” C.共商国是 D.结束内战
5.下面知识卡片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
A.中共七大 B.重庆谈判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6.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下列口号能反映出当时人们普遍愿望的是( )
A.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土豪,分田地 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7.1945年8月28日,《大公报》记者子冈在报道中说:“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以下与报道中的“喜讯”关系最密切的是( )
A.“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 B.毛泽东抵达重庆参加谈判
C.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D.解放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8.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说明国民党( )
A.内战是真,和谈是假 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 D.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9.毛泽东认为“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要充分估计到蒋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签字之手在我。”材料中,毛泽东准备“去”( )
A.上海 B.西安 C.南京 D.重庆
10.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合作成立国民政府 B.实现合作共同抗日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11.1945年8月,民主人土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12.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要和平,争民主”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3.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14.尽管重庆谈判的政治闹剧本质和它注定破产的历史结局,几乎毫无正面意义而言。但在谈判中两党公开倡言和认同的和平建国原则,是对中国几十年深重灾难的沉痛反思,是中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和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基础。材料旨在强调重庆谈判
A.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B.反映了人们要求和平的愿望
C.有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D.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15.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和核心领导成员,他曾参与发动了南昌起义,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参与重庆谈判,他是( )
A.周恩来 B.朱德 C.彭德怀 D.陈毅
16.某班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出现了如下版块:“五四风雷”“开天辟地”“星火燎原”“万里长征”“内 战烽火”。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7.与下列言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④“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18.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蒋介石举起屠刀,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A.签订《双十协定》 B.刘邓挺进大别山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进攻中原解放区
19.在电视剧《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西北野战军的青化砭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D.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
20.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二、非选择题
21.从图像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下列图像,回答问题。
图1武汉民众赠送给第四军的“铁军”盾牌 图2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图3八路军的臂章 图4解放军的臂章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铁军”独立团团长姓名,以及第四军为统一全国参加的战争名称;盾牌左边有“民国十六年一月五日”字样,请把“民国十六”换算成公历年份。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2中国工农红军前身的名称。
(3)图3是八路军的臂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编为八路军的部队名称及改编背景,同时指出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后的名称。
(4)图4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臂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军名称的由来。
22.美国用军用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中国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 美国用军用飞机空运
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中国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图一注:图一为美国用军用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中国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谋取本国利益,扶蒋反共,帮助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这里的“内战前线”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当时国内的大城市;二是主要交通线的沿线城市;三是东北地区。
图二注:这张照片摄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谈判在延安机场与前来迎接的张治中、赫尔利合影。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的公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获得了广大中间分子的同情。
(1)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图二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有关的信息点?(写出三点)
(3)从图一及文字介绍中你能推断国民党对待重庆谈判是否真心?
23.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因素是什么。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分别带来哪些重大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分裂带来什么危害?材料三中的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面对今天的台海形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1-5CBABB 6-10DBADC 11-15CCBBA 16-20CCDCD
21、(1)团长:叶挺。 战争:北伐战争。 公历:1927年。
(2)工农革命军。
(3)部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背景:抗日战争。名称:新四军。(答“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亦可)
(4)由来:解放战争。
22、(1)A
(2)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共产党前去进行谈判的有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3)不真心;国民党一直在为内战作准备,国民党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只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时间
23、(1)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一次合作成果:创办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成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日本乘机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946年6月,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3)和平统一;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灾难和战争,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