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立在地球边放号》课件(共1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立在地球边放号》课件(共1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21 22:2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他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 。由于对句不凡, 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 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对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习目标:
1.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
2.通过了解写作背景,领悟诗歌的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
3.鉴赏写作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任务一: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而且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
“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
——周恩来(对鲁迅和郭沫若的革命作用和文学成绩的形象括)
(二)任务二:通过了解写作背景,领悟诗歌的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
1.朗诵诗歌,请思考,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主要意象:(怒涌)白云、(壮丽)北冰洋、(无垠、面积达、力量大)太平洋、(排山倒海般)洪涛
意境特点: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2.诗中描绘太平洋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义?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背景:“五四运动”的狂飙,震动了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舞,他在日本福冈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此时他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受其影响,几乎每天写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1919年9、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4月底,和会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悍然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明确: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
3.根据我们对滚滚洪涛的象征义和写作的背景的理解,你觉得,毁坏的、创造的是什么?努力的是谁?
在这首诗中,诗人主张破旧立新。“不断的毁坏”是毁坏帝国主义、旧政府、旧世界、旧文化,“不断的创造”是创造新民主、新政府、新中国、新世界、新文化。不断努力的人是爱国的仁人志士。
诗歌主题:赞美眼前壮丽的海景,也由此赞美五四运动的精神,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愿望。
(三)任务三:鉴赏写作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问题:本诗作者的情感浓烈、奔放,他是怎样做到的?
明确:(1)运用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象征、拟人)
(2)运用叠词“啊啊”,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自由体新诗。这首诗采用了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
(4)丰富而大胆的想象。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又通过展示巨人站在地球边上见、闻、感的描写,表现出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感谢支持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工作总结/毕业答辩/教学课件/通用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