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塘沽一中高三毕业班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 Ⅰ 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第 Ⅰ 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4 至 8 页。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40 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 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靠墙静蹲是一种流行的健身运动,除了靠墙的静蹲,背靠瑞士球的静蹲也很流行。如图,一 女士借助瑞士球做靠墙静蹲运动,女士后背部保持挺直且倚靠在瑞士球上,瑞士球则倚靠在 竖直墙面上,此时女士和瑞士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女士对瑞士球的弹力是由于女士的背部发生形变产生的
B .女士的脚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C .墙受到的弹力是球对墙的压力和女士对墙的压力之和
D .瑞士球总共受到 3 个力作用
2 .如图所示,虚线 Ⅰ 、 Ⅱ 、 Ⅲ分别表示地球卫星的三条轨道,其中轨道 Ⅰ 为与第一宇宙速度 7.9km/s 对应的近地环绕圆轨道,轨道Ⅱ为椭圆轨道,轨道Ⅲ为与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对应 的脱离轨道,a 、b 、c 三点分别位于三条轨道上,b 点为轨道Ⅱ 的远地点,b 、c 点与地心的
距离均为轨道 Ⅰ 半径的 2 倍,则
A .卫星在轨道 Ⅰ上处于平衡状态
B .卫星在轨道Ⅱ 的运行周期为轨道 Ⅰ周期的 倍
C .质量相同的卫星在 b 点的机械能等于在 c 点的机械能
D .卫星在 a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在 c 点加速度大小的 4 倍
物理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3 .如图所示是一对不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图中两点电荷连线长度为 2r,左侧点 电荷带电荷量为+2q ,右侧点电荷带电荷量为-q ,P 、Q 两点关于两电荷连线对称。 由图可知
A .P 、Q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M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N 点的电场强度
C .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
D .同一试探电荷在 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N 点的电势能
4 .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 左右,体液的主
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因此容易导电,而体内
脂肪则不容易导电,我们可以用某型号脂肪测
量仪 (如图甲所示) 来测量脂肪率,脂肪测量
仪根据人体电阻的大小来判断脂肪所占比例,
模拟电路如图乙所示。测量时,闭合开关S ,测试者两手分别握住两手柄M、N ,则 A .体型相近的两人相比,脂肪含量高者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较小,电压表示数较小
B .体型相近的两人相比,脂肪含量高者对应的电源输出功率小
C .体型相近的两人相比,脂肪含量高者对应的电源效率高
D.当M 、N 间电阻逐渐增大时,以电压表示数为横坐标,电流表示数为纵坐标,绘制的I U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5 .一物块在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 (足够长) 上受到方向与斜面平行恒定拉力作用,由静止开 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若0 ~ t0 时间内,物
块滑动过程中动能、摩擦产生内能和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分别如图曲线① 、②和③所示,
则
A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 0 ~ t0 时间内,物块的加速度为12m/s2
C . 0 ~ t0 时间内,机械能增大4J
D .若t0 时刻撤去拉力,则再经过时间3t0 ,物块速度减到 0
物理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 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
6 .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中微粒的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
B .图乙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 r0 <r<10r0 时,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C .图丙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 V 图线,由图可知气体由状态 A 变化到 B 的过 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 .图丁 0 ℃和 100 ℃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
7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 :1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 为 热敏电阻 (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 R0 为定值电阻。当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0.01s 时电压表V2 的示数为 0
B .R 温度升高时,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少
C .R 温度降低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 的示数不变
D .原线圈输入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 = 220sin100t (V )
物理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8.电磁泵在目前的生产、科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所示,泵体是一个长方体,ab 边长为L1 , 两侧端面是边长为L2 的正方形;流经泵体内的液体密度为p ,在泵头通入导电剂后液体的电 导率为G (电阻率的倒数),泵体所在处有方向垂直向外的磁场B ,把泵体的上下两表面接在
电压为U (内阻不计) 的电源上,则( )
A .泵体上表面应接电源负极
B .通过泵体的电流 I = UL1G
C .仅将磁场方向反向,电磁泵仍能正常工作
D .增大液体的电导率G 可获得更大的抽液高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三、实验题 (本题共 1 小题,共 12 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9 .(12 分)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水平向左拉,使 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
录 O 点的位置和细绳的方向。
①本实验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②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
物理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③从 OB 水平开始,保持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夹角及 O 点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 A 和 B 均逆时针缓慢转动至弹簧测力计 A 竖直,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读数 变化情况是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A 增大,B 减小
B .A 减小,B 减小
C .A 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
D .A 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
(2) 如图 1 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 、C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 O 的距离分别为hA 、hB 、hC 。重物质量用 m 表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打点计时器打点 的周期为 T。则从打下 O 点到打下 B 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ΔEk = ______。
②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错误的是______。
A .重物下落的起始位置靠近打点计时器
B .做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物
C .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物的速度 v ,可测量该点到 O 点的距离h ,再根据公式 v = 计算,其中 g 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D .用刻度尺测量某点到 O 点的距离h ,利用公式 mgh 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中 g 应取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物理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③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初速度为零的起始点的距离h ,并计算出打相 应计数点时重物的速度 v,描点并绘出 v2—h 的图像。若实验中重物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 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 v2—h 图像是图 3 中的______。
四、计算题 (本题共 3 小题,共 48 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10.(14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1=0.2kg 的“T”形杆 P 竖直放在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m2=0.4kg 的金属圆环 Q 套在“T”形杆 P 的直杆上很难分离。某工程师设计了一个方法成功将金属环 Q 与“T”形杆 P 分开,该工程师在“T”形杆 P 与金属圆环 Q 间装上适量的火药,火药爆炸瞬 间化学能中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系统的机械能 E,已知 E=5.4J ,金属圆环 Q 与“T”形杆 P 的直 杆间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8N,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10m/s2 。
(1) 求火药爆炸瞬间“T”形杆 P 和金属圆环 Q 的速度大小;
(2) 求火药爆炸后瞬间“T”形杆 P 和金属圆环 Q 的加速度大小。
(3) 若要求金属环 Q 与“T”形杆 P 分开,则直杆长度的最大值是多少?
物理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11.(16 分) 如图甲所示,MN、PQ (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 L ,电阻 不计,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9 = 30。,上端 N、Q 连接一个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两导 轨间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一长为 L ,质量为 m , 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AC
放置在导轨上。现将 AC 由静止释放,同时对 AC 施加一个方向沿导轨向下的恒定拉力,下
滑距离 d 后,AC 的运动状态达到稳定。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AC 的加速度大小随速率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图上字母已知) 。AC 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求:
(1) 拉力 F 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2) 从开始运动至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q;
(3) 从开始运动至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中,金属棒 AC 产生的焦耳热 Q。
物理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12. (18 分) 如图所示,在 xoy 平面内,有一以坐标原点 O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圆 周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a 、b 、c 、d 点。x 轴下方圆弧 bd 与 bpdp两个半圆形同心圆弧,bd 和 bpdp 之间的区域内分布着辐射状的电场,电场方向指向原点 O ,其间的电势差为 U;x 轴上方圆 周外区域,存在着上边界为y=2R 的垂直纸面向里的足够大匀强磁场,圆周内无磁场。圆弧 bpdp上均匀分布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粒子,它们被辐射状的电场由静止加速后通 过坐标原点 O ,并进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以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考虑粒子从磁场 返回圆形区域边界后的运动。求:
(1) 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v;
(2) 要使粒子能够垂直于磁场上边界射出磁场,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 B0 ;并求出 此时从磁场上边界垂直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3) 当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第 (2) 问中 B0 的 倍时,求能从磁场上边界射出粒子 的边界宽度 L。
物理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