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21 21:2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决定首战东北。为此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
A. 平津战役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3.下列描述与军事行动的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挺进大别山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辽沈战役
C.分割包围,瓮中提鳖﹣﹣淮海战役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渡江战役
4.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 )
A. 北伐战争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D. 北平谈判
5.打退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平津战役
6.1945年,《新华日报》编辑部刊印:国共谈判,不只是国共两党的问题,而是全中国国民的问题,是中国走民主道路呢,还会相反的问题。这次谈判的结果是( )
A.促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C.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D.签署了“双十协定”
7.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经过艰苦作战,最终将胜利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南京总统府。下列诗词中反映这一事件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属于结论的是( )
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
C.国共双方在重庆签署“双十协定”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9.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粉碎敌人进攻 (转战陕北) 转入战略进攻 (挺进中原) 进行主力决战 (三大战役) 推翻反动统治 (渡江战役)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其强调了哪一战役胜利的原因(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1.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
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2.邓小平在论述某一战略行动时说:“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这个战略行动(  )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13.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沙家店战役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4.毛泽东曾称赞他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北平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的榜样。他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傅作义 D.杨虎城
15.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的东北解放纪念碑,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与东北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16.为了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土地会议,通过了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资政新篇》 D. 《土地改革法》
17.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签署了《双十协定》
C.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通过了《共同纲领》
18.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④平津战役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③②①④
19.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在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孟良固战役 D.辽沈战役
2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有关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和平解放北平②井冈山会师③参与北伐战争④进行重庆谈判
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请回答:
(1)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文中的“陪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3)类似的电报他发过几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2.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推进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这一事变的方针是什么?确定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由内战到联合抗日”还做了怎样的努力?
(3)从1948年9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包括哪几次战役?战略决战的意义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抗战胜利后,又通过三年解放战争战胜了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而建立了新中国,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4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时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三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了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材料二: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1)材料一国共主要领导人60年前的会谈应该是国共两党进行的谈判,请问这次谈判的名称?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
(2)材料一中的这次谈判中共派出的代表都有谁?这次谈判中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战争名称?这次战争决战中的三大战役名称?
(4)这场战争的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5DCCCC 6-10DDDDD 11-15ACCCA 16-20BBCDC
21、(1)蒋介石。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2)重庆。
(3)三次。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就定了,但是,为了进一步获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他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22、(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意义: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推动中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方针:和平解决。出发点:民族利益努力: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同各方协商。
(3)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意义: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23、(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2)毛泽东、周恩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3)解放战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4)得民心者得天下(其他符合题意亦可)